首頁歷史 > 正文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2022-04-01由 紙證鑑史 發表于 歷史

清代,官場重視出身,以科舉為正途,因此,官員多是從縣學、州學、府學,然後縣試、鄉試、會試等一步步考上來的。

考慮到科舉一途畢竟有疏漏,難以全面地網羅人才,再加上時不時要賑濟饑荒、大河清淤修堤、用兵打仗,也需要一定的途徑來增加收入、彌補費用的不足,清政府允許捐納買官或升官。清朝自從大舉賣官以來,導致異途出身的官員數量猛增,因為實缺有限,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候補官員群體。

候補官員根據官階班次又分為道班、府班、同(同知)通(通判)州縣班、佐雜班。清代是捐納最氾濫的一個朝代,基本貫穿了整個清代,尤其是清代末期,有的人不但自己捐官,還為未成年的兒孫捐官,有些襁褓之中的乳臭小兒就已是品級頗高的候補官了。 我購得的這件清未的封條木印板,正面刻“候選府同知黃 月 封”。府同知為正五品官員,是一個府的二把手,協助知府分管一個府的若干事務。大致相當於現在地級市的黃副市長,後面刻“高等小學畢業黃 月 封”,高調標榜自己的學歷,也就是高等小學畢業的知識分子。一目瞭然點明瞭這件文物的年代就是清未。因為高等小學堂是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 年 1 月),清政府頒佈《奏定高等小學堂章程》,明令設立,為初等小學堂畢業生升學之所。“以培養國民之善性,擴充國民之知識,強壯國民之氣體為宗旨”;修業 4 年。科目有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操等,手工、農業、商業為隨意科目。新式學堂以培養當前和未來社會急需的各類人才為主,其教學內容大為豐富,清末最後10年形成了一個興辦新式教育的高潮,此舉使得新學堂順利取代舊科舉,培養了大批各類人才,也造就了大批革命志士,對中國近代社會變革發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由此看來,這件尺寸較大(17*91cm)的封條木印板十分珍貴罕見,體現在:一,正反面都有內容,有別於一般只有單面雕刻;二,清代捐官制度的遺存和見證;三,極少見有把學歷(即高等小學畢業)鐫刻在封條木印板上面的,因為不倫不類,費夷所思,同時也是封建落後與文明開化的矛盾統一,反眏了西學東漸的這段歷史,十分地有意義!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一塊封條木印板與晚清的一段塵封往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