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防癌篩查不能缺少心理健康體檢

2022-04-01由 馬恩祥 發表于 歷史

送禮送健康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新時尚。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更讓家庭健康體檢健康成為假日消費的重頭戲之一。在一些盛行的體檢專案中,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和癌症篩查位列人們最為關注的三大健康問題。從癌症篩查來說,傳統的健康體檢只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卻不能做到有效預防癌症。

醫學與心理學家們早已達成一致,癌症屬於由社會心理因素與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身疾病,需要首先關注社會心理原因的消除。癌症是機體細胞變性而成為腫瘤細胞後,免疫系統不能及時清除而致腫瘤生長。正常人體內也會發生變異的機體細胞,能被人體的免疫系統及時清除,即使會有腫瘤形成,但在早期受到強大的免疫系統防禦作用,最終也可以自行消退而不至危及健康。國外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大約有10%的癌症會自然消失,而且極少復發。科學家們認為,至少有十幾種社會心理因素可使癌症自然消失。

科學家們認為,在癌症的發生中,心理因素起著“活化劑”的作用。他們假設,致癌因素在周圍環境中隨時隨地存在著,正常情況下,由於人體免疫功能的控制,使其不能發生作用。而生活事件這個外因,可透過某種個性特徵的內因,使人產生孤寂、憤怒、悲哀、絕望等負性情緒。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這種負性情緒狀態下,就會導致神經內分泌活動紊亂,器官功能活動失調,並使機體的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監視功能減弱,從而影響免疫系統識別和消滅癌細胞的監視作用,使癌細胞得以突然地發生增殖。例如,當人處於憤怒狀態時,人體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大量分泌,並與人體“衛士”——血液中的白細胞結合,使白細胞殺滅病菌、清除體內突變的細胞等異物的能力大大減弱,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促使潛在的癌細胞轉化。這就是許多人“禍不單行”、遭受精神打擊後又患絕症的原因之一。

在心理因素中,關係最密切的是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例如,湖南醫科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一些學者1987年調查245例癌症住院病人,並以232例住院結核人做對照,發現癌症病人66。9%病前有負性情緒,81。2%病前經歷了生活事件,而對照組分別為15。5%和69。0%,兩者差異顯著,說明生活事件與癌症關係非常密切。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 醫學模式逐漸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轉變,人們逐漸認識到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及預後過程所起的作用。A-型行為與冠心病、B-型行為與消化性潰瘍、 C-型行為與癌症的關係得到認可。許多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處於免疫抑制狀態,癌症患者在行為、情緒、焦慮、抑鬱、憤怒內洩等具有C-型行為傾向。C-型行為作為癌症易患行為,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致癌物質。

此外,在對癌症的臨床研究中,發現具有某種人格特徵的人與癌症的產生和預後存在一定的關係,比如具有孤獨、失望、情緒剋制、性格刻板特徵的人,癌症發病的可能性更大。1976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米勒教授說:“在200多篇醫學文獻中均表明人格、情緒及應激狀況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

人類也有部分癌症雖然由基因遺傳所致,但基因有結構基因與調控基因,後者可因人們飲食、環境和心理狀態而使其朝好的方向表達,比如可透過體內谷胱甘肽轉移酶及各種DNA修復酶起到保護身體和防病防癌作用。

保持良好的情緒及健康的行為方式,進行心理指導和治療,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對癌症的預防也具有重要意義。而能指導我們進行心理改善的前提與基礎就是做心理健康體檢。關於預防癌症的心理測驗專案主要有C型行為特徵量表、生活事件量表、人格量表、症狀自評量表(SCL-90)等。根據上述若干心理測驗量表的結果,運用大資料模型進行系統綜合分析,從而得出癌症發生可能性的機率預測。

由於癌症的發生與發展與心理密切相關,使得心理體檢作為有效預測和預防癌症的重要方法,且不像癌症篩查那樣有可能給體檢者帶來災難化的後果(查出癌症引起心理崩潰),而必將成為人們預防癌症的首要選擇。

附:C-型行為的特徵

腫瘤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多個步驟相互作用導致機體細胞 表形改變所致。綜合致癌的各種心理社會因素, Temoshok發現許多惡性腫瘤患者存在一種共同容易發生癌變的行為模 式,即易患腫瘤行為特徵。1985年,Baltrusch和 Temoshok共同提出癌症易感性行為特徵,即C-型行為模式(C-TypeBe- havior,C是癌症Cancer一詞的第一個字母)的概念,並且認為癌的厚度與假設的C-型行為密切相關。Baltrusch認為其特徵是:少年時形成的壓抑、內心痛苦不向外表達,過分壓抑自己的負性情緒,過分忍讓、稱為“情 感難言症”或情感表達不良;傾向於悲觀消極,易產生失望、無助的感覺;謙虛、調和行為、息事寧人、容易滿足,生活中沒有主意和目標,缺乏自信、這些個體常常因無力應對生活壓力 而感到絕望和孤立無援。具有 C-型行為的腫瘤患者一旦確診之後便悲觀失望,喪失生活的信心,不能坦然、勇敢地面對現實、不能樂觀豁達、接受挑戰,不能選擇積極生活。

參考文獻:

1。 卜志強:C型行為與腫瘤關係研究進展,中國實用醫藥 2008年 4月第 3卷第 10期189-191頁

2。 崔文姬,杜 彬:卵巢癌患者與健康者的C型行為特徵問卷調查

3。 蔡淑瓊:淺析腫瘤預防中的心理干預策略,現代預防醫學 2011 年第 38 卷第 16 期3255-3257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