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8、稻盛和夫想為靈魂找一條出路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

2022-03-27由 平和世界 發表于 歷史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不斷成長為更好的人,永無止境。簡單來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昇華自己的靈魂。

8、稻盛和夫想為靈魂找一條出路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

今天我們來講稻盛和夫對人生意義的看法。稻盛先生是一個我非常敬佩的人,他所寫的《活法》,我應該讀了六遍以上。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並在日航破產重建時,臨危受命擔任董事長,僅一年就讓日航扭虧為盈。1983年創辦盛和熟,向企業家塾生義務傳授經營哲學。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同年創設京都獎,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

稻盛先生在《活法》這本書的開篇就寫到了他對人生意義的看法。他認為人生的意義就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

在書中,他多次提到,要帶著一顆比降生時稍稍善良,稍稍美麗的心靈離開人世,從生至死都要盡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終點時,靈魂的品格比起點時有所提升。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們生命,就出於這一目的,如此而已。

稻盛先生的人生意義曾經在很長的時間裡,也成了我的人生意義。

但是現在的我,對人生意義有了新的看法。就是我在最前面提到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不斷成長為更好的人,永無止境。簡單來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昇華自己的靈魂。

其實我所說的與稻盛先生說的人生意義,相似度應該在80%以上,本質上是一致的。但是其實這兩者也有很多不同,主要是兩點不同。

第一點,對靈魂的看法不同。稻盛和夫認為靈魂永存不滅。而我卻清醒地認識到靈魂終將隨軀體而逝。

在《活法》一書中,他提到:

多年前,,我就打算60歲時退出經營第一線,轉入佛門。但臨近花甲之年,手機事業方興未艾,身不由己,我無法抽身。直到65歲,再也不能拖延了,我決定退居二線,僅擔任京瓷和DDI的名譽會長,剃度進入佛門。

我原本就把自己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如果壽命為80年,第一個階段20年,是從誕生起到獨立邁入人生這個時期。

第二個階段,從20歲到60歲的40年,是悉心鑽研、奮發努力,為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時期。

第三個階段,從60歲開始的20年,應該是為死亡(靈魂新的旅程)做準備的時期。如同從出生到踏入社會,要花20年的準備時期一樣,我認為迎接死亡也需要20年的準備時期。人死後肉體消亡,但靈魂永存不滅,我有此信仰。在我看來,現實的死亡,歸根到底無非是意味著靈魂開始新的征程。所以對於這新的旅行,應該做好周到的準備,我決定出家就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

我在前面文章《佛陀所說的人生意義——涅槃寂靜》中已經說明了,靈魂永存不滅這件事,用佛陀給出的“四法印”來衡量,是不存在的。

《熊逸佛學五十講》裡說到,佛陀深知萬事萬物都有成、住、壞、空的過程,佛法也不例外。

為了使佛法的傳播儘量晚一點墜入壞、空的階段,他為佛法欽定了三個基本原則,分別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合稱“三法印”;也有加上“有漏皆苦”的,合稱“四法印”。為了簡便起見,我們就說“四法印”好了。

佛陀叮囑弟子,等自己涅槃之後,大家就用這“四法印”當作標準來辨別教義的真偽。如果有人雖然打著佛陀的旗號,但宣講的內容只要違背了“四法印”當中的任何一項,大家就可以很有信心地判斷這不是正法,而是異端邪說。

“四法印”第一條——諸行無常,說世上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這就說明靈魂是不可能永久存在的。另外,佛陀還提到了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佛法也不例外。那麼,靈魂也必定存在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是不可能永遠存在的。

所以,稻盛先生想要為靈魂找一條出路,這件事可能要落空了。其實我曾經有很多年,也想為自己的靈魂找一條出路,想著如果面臨死亡的時候,要為靈魂找個好的去處。但是隨著我對佛法和科學的深入瞭解,我發現根本就沒有靈魂轉世這回事。我們的靈魂最終要隨著軀體而消逝,凡事抱著要為靈魂尋找出路的人,希望可能要落空了。

我在人生的意義系列文章第一篇中,提到了一個不證自明的道理,那就是我們不會想成為更壞的靈魂,也不會想成為普通或者平庸的靈魂,我們只會想成為越來越好的靈魂。自甘墮落和平庸的,只能稱之為生命,而不能稱之為靈魂。

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麼對於靈魂來講,只能是永遠要比之前的境界更好才對。

第二點不同,是用詞上的不同。稻盛先生用的是磨鍊靈魂,我用的是昇華靈魂。雖然只有一詞一差,但對待人生的態度卻有很大不同。

稻盛先生認為靈魂可以轉世,所以他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拼命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為的就是能夠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好帶著更好的靈魂轉入來世。

可是如果靈魂不能轉世的話,這麼拼命,把幾乎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還是正確的活法嗎?

我的答案是有點過了。即使稻盛先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也不是人們應該普遍過的生活。 人人如此的話,這世上家庭的離婚率必然高得嚇人,單親的孩子比比皆是。稻盛先生在如此高強度工作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家庭的穩定,實屬幸運了。現實情況是,創業應該是離婚率第一的職業。廣大創業者因很難顧及家庭,離婚率非常高。

我們可以從稻盛先生在回答盛和熟熟生的問題中,看到其家庭的生活情況。

當父親的不參加學校的課堂觀摩活動,不參加學校的運動會,更不帶她們出去玩,我覺得我的孩子們也挺可憐的。

但是,我想告訴她們的是:我之所以拼命工作,是因為我承擔著公司的全部責任,同時我也是為了這個家。

但是,孩子們長大了之後對我說:“當時我們覺得父親太過分了。”面對幼小的孩子們,我描述公司倒閉的情景:要傾家蕩產,只能留下鍋碗瓢盆。孩子們聽後膽戰心驚,覺得很恐怖。

我講話的本意是:“我在為這個家拼命努力,所以,沒空帶你們去玩,對不起了!”

然而,他們告訴我說:“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我們誰都沒有想到那層意思,我們只覺得父親太過分了。”

雖然有過這樣的誤會,但是,我覺得必須同家人建立一體感,讓他們對我的事情感同身受。所以,我時常告訴家人公司的情況。因此,從未出現過家庭危機。

對於塾生的提問,我做了上述回答。

稻盛先生的家庭生活應該不能用好的形容,至少可以看出,家人對他始終心存抱怨。他所說的從未出現過家庭危機,我猜測應該是指未離婚才對。如果無數人都非常欽佩,甚至是膜拜稻盛先生所取得的成就,而其家人卻對其抱怨,那麼他的靈魂是不是應該因此有一點缺憾才對呢?

我所認為的,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昇華自己的靈魂,是迴歸人性的。我認為人應該從四個方面不斷的成長,不斷的超越自己,成就更好的靈魂。這四個方面就是身體、精神、人際和環境,四個方面都要不斷的成長,才是更完善的成長。

在後面的文章中,我會詳細地說明一下,怎樣從這四個方面獲得成長。

從這四個方面來看,稻盛先生所給出的成長,只是從精神方面來說。這樣說來,用磨鍊靈魂這個詞,我覺得有些不合適。我認為應該讓靈魂不斷得到成長和昇華,這樣才是迴歸人性的人生的意義。

稻盛先生身上有非常多的值得學習的東西,我所做的事情不及其萬一。本篇文章可能對稻盛先生有些不敬,也可能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但全是肺腑之言。

稻盛先生剃度進入了佛教。佛法認為四大皆空。那麼稻盛先生的成就也是空,我對稻盛先生的評價也是空。大家如果覺得我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也全不用在意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