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辛辛苦苦生了六個兒女,到最後卻被送進了養老院,是兒女不孝嗎

2022-03-07由 葉子藝原創 發表于 歷史

最近幾天,鄰居家張爺爺被送入養老院的事情在小區內傳了開來,這可引爆了小區內的養老話題,每到傍晚時分,廣場上閒談的大爺大媽們一堆一簇、七嘴八舌的,談論的全是關於張爺爺去養老院的話題,有人表示贊同,也有人表示反對,還有人直接表達了極大的憤慨,說張爺爺家兒女不孝順。原因也簡單:就因為張爺爺一生生了六個子女。

張爺爺一共有四個女兒兩個兒子,其中兩個女兒不在身邊,其他的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都在本市,老人本身有房子,有不錯的退休金,後來老伴過世後,隨著老人年齡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又與兒女們離得遠,兒女們不放心,就把老人接了過來。這些年來老人就一直在兩個兒子家來回換著住,兩個女兒每到週末也經常來看他,兩個兒子家庭條件都不錯,對待老人也都很好。他的大兒子與我們家是對門,張爺爺又與我爺爺關係特別好,只要他住在大兒子家的時候,兩人就經常一起散步,一起曬太陽,有什麼話也都跟爺爺說,除了偶爾聽張爺爺抱怨在家裡悶得慌、閒得慌,從來沒聽他說過兒女對他不好的話。這次去養老院,也是張爺爺主動提出來的,據說是聽了另一個關係很好的老頭的話才決定去養老院的。兒女們也覺得送老人去養老院自己面子上不好看,勸了好多次也沒勸住,只好送他去了。不想這次進養老院的事,卻引發了小區內老人們熱烈的討論。

辛辛苦苦生了六個兒女,到最後卻被送進了養老院,是兒女不孝嗎

生了六個兒女,最後卻被送進了養老院,真的是兒女不考嗎?

其實,老年人進養老院,真的不一定是兒女不孝。

1、去養老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上綱上線,上升到孝與不孝這個敏感的問題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經成為整個社會比較關心的話題,特別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到了“四二一”式家庭結構,這種結構最大的特點是:兩個年輕人需要贍養四個老人,同時需要撫養一個孩子,但隨著近幾年計劃生育政策的放開,這種“四二一”式家庭結構開始變成“四二N”式,兩個年輕人不光需要贍養四個老人,還需要撫養一個甚至幾個子女,年輕一代肩上的擔子也變得越來越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分擔年輕人的壓力,各種養老機構就應運而生了,養老院便是其中之一。

當然,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決定的,是中國特色的養老體系,它與西方國家的養老模式則完全不同。中國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把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家庭中的代際關係進行了比較,對老年人贍養問題和代際關係的研究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費孝通教授認為:

中國和西方國家在代際關係上權利和義務的分配是不同的。在西方是甲代撫育乙代,乙代撫育丙代,那是一代一代接力的模式,簡稱“接力模式”。在中國是甲代撫育乙代,乙代贍養甲代,乙代撫育丙代,丙代又贍養乙代,下一代對上一代要反哺的模式,簡稱“反哺模式”。而在我國當前的廣大地區,傳統“反哺”式代際關係存在的經濟、文化條件已經開始逐步消失,但“接力”式代際關係所需的經濟、文化條件尚未具備,這就導致我國老年人養老方式和養老制度處於一種“斷裂”或“過渡”狀態,“

養老院”就是這種過渡狀態下的產物。所以老年人的養老,選擇養老院是一種新型趨勢。

辛辛苦苦生了六個兒女,到最後卻被送進了養老院,是兒女不孝嗎

2、選擇去養老院,能極大的滿足老年人心理和情感的雙重需求

現代醫學表明,對老人而言,如果情感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會很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容易產生孤獨、憂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所以在對待老人問題上,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滿足他們的衣食住行上,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精神需求。換言之,老年人需要的是被尊重和存在感。

在衣食住行極大豐富的今天,作為老年人,他們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單純為了滿足衣食住行的人已經少之又少,大多數老年人在衣食無憂的今天,更注重心理和情感的滿足。

在“家庭養老”模式下,好多子女在老人身上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和財力,卻未必能博得老人的歡心,這讓他們困惑不已。其實,作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身體上發生了許多的變化:比如視覺聽覺嗅覺變得越來越弱,記憶力變得越來越差,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人格也變得越來越敏感多疑固執,部分老年人甚至會出現偏執、孤僻和冷漠。這就讓平常與他們共同生活的子女越來越摸不透他們的脾氣,明明有時很正常的一句話,一個舉動,會無緣無故的惹到老人生氣,甚至惹惱老人。其實,這或許與他們的自我認知出現偏差有關。隨著他們各項器官功能越來越退化,雖然他們嘴上不說,心裡卻預設自己已經老了,在社會上越來越不被承認,在家庭中也越來越不被重視,在人際交往上也越來越不被關注,久而久之,慢慢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對別人無用的人,越來越體現不出自己存在的價值,越來越沒有了存在感,於是可能會透過惱怒、生氣等情緒的宣洩來排解壓抑在心裡的負面情緒,並獲得關注,更有甚者甚至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讓任何人靠近。這也是好多人覺得人老了就越來越難侍候的原因。甚至被叫做“老小孩”。有時我們還會發現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管我們在一起說話或做事,明明與老人無關的話題,但老人們卻頻繁的插話,積極的表達意見,表現得參與感極強,給人一種努刷存在感的感覺,這也是他們排解孤寂的一種表現,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一項調查發現,中國老年人的精神慰籍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是靈魂不滅的宗教信仰;其二是對於子孫的精神寄託;其三是統治權和管理權的把握。在家庭制度畸形發展的中國,第二條又尤為重要。所以大部分老年人會把精神慰藉放在子孫身上,然而子孫們卻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又要為了生活勞苦奔波,也不能經常抽出足夠的時間陪著老人聊聊天說說話,有時難免忽略老人的心理需求,從而導致老人感到被無視,沒有存在感,從而產生諸如孤獨、寂寞、無耐等負面情緒,厲害的甚至會影響身體健康。而選擇去養老院,則可以很好的解決老人們的社交需求,差不多年齡,差不多背景的老人們在一起,反而有了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愛好,如果能在養老院找到三兩知己,可以互訴衷腸,也有了可以隨時陪自己說話的人,不象在家裡想跟孩子們說說話還得趁著兒孫們不忙的時候,所以老人的內心需求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共同的愛好興趣讓他們很快融入到一個新的大家庭中,象找到了組織一樣,因為有了廣泛的社交,有了全新的朋友,有了更多的愛好興趣,有了可以傾訴的物件,他們也就走出了自我封閉,使情緒得到慰藉和疏導,煥發更加年輕的心態。

所以去養老院,並不是兒女不孝不得已而為之,而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他們迴歸社會,參與集體,並在社會活動中找到自我的存在感與價值感,從而得到心理和情感的滿足。

辛辛苦苦生了六個兒女,到最後卻被送進了養老院,是兒女不孝嗎

3、中國的社會學家們也認為:中國的養老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長期並存的現象。

我國許多社會學、經濟學學者在研究中國傳統家庭關係和家庭職能的同時,都曾極力肯定家庭養老存在的合理性,併力圖使這一形式得以永久的維持和保留,但這種形式能否永久地在我國維持和保留呢?恐怕不像人們期望的那樣。實事求是地講,我國的家庭結構、家庭職能、家庭關係不可能永久不發生變化,家庭養老逐漸弱化,社會養老功能逐漸加強的社會發展趨勢無法逆轉。在未來我國的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供養的方式無論從經濟方面,還是從日常照顧方面,傳統的、分散的以家庭中子女為主要承擔者的養老,逐漸會被現代的、統一的、以社會力量為主的養老方式所替代。所以老年人的養老,在目前的國情下,選擇去養老院這種養老模式也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對於老年人,我們一定要注重他們的心理需求,儘量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價值,尊重他們的自主權,協助老人制定人生目標,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話動,不要過多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老人身上,盡最大努力滿足老年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不管透過哪種養老方式,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幸福的度過自己的晚年!

辛辛苦苦生了六個兒女,到最後卻被送進了養老院,是兒女不孝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