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佛解人生:啟智明心》梁啟超著

2022-03-04由 明德至善慈悲和諧 發表于 歷史

十種德性(1)

《中庸》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大哉言乎!野蠻時代所謂道德者,其旨趣甚簡單而常不相容;文明時代所謂道德者,其性質甚繁雜而各呈其用。而吾人所最當研究而受用者,則凡百之道德,皆有一種妙相,即自形質上觀之,劃然立於反對之兩端;自精神上觀之,純然出於同體之一貫者。譬之數學,有正必有負;譬之電學,有陰必有陽;譬之冷熱兩暗潮,互衝而互調;譬之輕重兩空氣,相薄而相劑。善學道者,能備其繁雜之性質而利用之,如佛說華嚴宗所謂相是無礙、相人無礙。苟有得於是,則以之獨善其身而一身善,以之兼善天下而天下善。

朱子曰:“教學者如扶醉人,扶得東來西又倒。”凡我輩有志於自治,有志於覺天下者,不可不重念此言也。天下固有絕好之義理,絕好之名目,而提倡之者不得其法,遂以成絕大之流弊者。流弊猶可言也,而因此流弊之故,遂使流俗人口實之,以此義理、此名目為詬病,即熱誠達識之士,亦或疑其害多利少而不敢複道,則其於公理之流行,反生阻力,而文明進化之機,為之大窒。莊子曰:“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巨。”可不懼乎?可不慎乎?故我輩討論公理,必當平其心,公其量,不可徇俗以自畫,不可驚世以自喜。徇俗以自畫,是謂奴性,驚世以自喜是謂客氣。

吾今者以讀書思索之所得,覺有十種德性,其形質相反,其精神相成,而為凡人類所當具有缺一不可者,今試分別論之。

其一 獨立與合群

獨立者何?不倚賴他力,而常昂然獨往獨來於世界者也。《中庸》所謂“中立而不倚”,是其義也。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以此,文明人所以異於野蠻者以此。吾中國所以不成為獨立國者,以國民乏獨立之德而已。言學問則倚賴古人,言政術則倚賴外國;官吏倚賴君主,君主倚賴官吏;百姓倚賴政府,政府倚賴百姓;乃至一國之人,各各放棄其責任,而惟倚賴之是務,究其極也,實則無一人之可倚賴者。譬猶群盲偕行,甲扶乙肩,乙牽丙袂,究其極也,實不過盲者依賴盲者。一國腐敗,皆根於是。故今日救治之策,惟有提倡獨立。人人各斷絕倚賴,如孤軍陷重圍,以人各自為戰之心,作背城借一之舉,庶可以掃拔已往數千年奴性之壁壘,可以脫離此後四百兆奴種之沉淪。今世之言獨立者,或曰:“拒列強之干涉而獨立”,或曰:“脫滿洲之羈軛而獨立”。吾以為不患中國不為獨立之國,特患中國今無獨立之民。故今日欲言獨立,當先言個人之獨立,乃能言全體之獨立;先言道德上之獨立,乃能言形勢上之獨立。危哉微哉!獨立之在我國乎?

合群雲者,合多數之獨而成群也。以物競天擇之公理衡之,則其合群之力愈堅而大者,愈能佔優勝權於世界上,此稍學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國謂之為無群乎,彼固龐然四百兆人,經數千年聚族而居者也。不寧唯是,其地方自治之發達頗早,各省中所含小群無數也;同業聯盟之組織頗密,四民中所含小群無數也。然終不免一盤散沙之誚者,則以無合群之德故也。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對於一群,常肯絀身而就群;以小群對於大群,常肯絀小群而就大群,夫然後能合內部固有之群,以敵外部來侵之群。乃我中國之現狀,則有異於是矣。彼不識群義者不必論,即有號稱求新之士,日日以合群呼號於天下,而甲地設一會,乙徒立一黨,始也互相輕,繼也互相妒,終也互相殘。其力薄者,旋起旋滅,等於無有;其力強者,且將釀成內訌,為世道憂。此其故,亦非盡出於各人之私心焉,蓋國民未有合群之德,欲集無數之不能群者強命為群,有其形質,無其精神也。故今日吾輩所最當講求者,在養群德之一事。

獨與群,對待之名詞也。人人斷絕倚賴,是倚群毋乃可恥?常絀身而就群,是主獨無乃可羞?以此間隙,遂有誤解者與沃名者之二派出焉。其老朽腐敗者,以和光同塵為合群之不二法門,馴至盡棄其獨立,閹然以媚於世;其年少氣銳者,避奴隸之徽號,乃專以盡排儕輩、惟我獨尊為主義。由前之說,是合群為獨立之賊;由後之說,是獨立為合群之賊。若是乎,兩者之終不能並存也。今我輩所亟當說明者有二語,曰:獨立之反面,依賴也,非合群也;合群之反面,營私也,非獨立也。雖人自為戰,而軍令自聯絡而整齊,不過以獨而扶其群云爾;雖全機運動,而輪軸自分勞而赴節,不過以群而扶其獨云爾。苟明此義,則無所容其訖,亦不必用其避。譬之物質然,合無數“阿屯”而成一體,合群之義也;每一“阿屯”中皆具有本體所含原質之全份,獨立之義也。若是者,謂之合群之獨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