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超越原生家庭:成長就是走出傷痛,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2022-03-02由 薇話 發表于 歷史

“悲觀也沒用。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東野圭吾在《時生》裡曾這樣說。

“原生家庭”近年來已成為一個流行標籤,不僅在自媒體、新聞報道里頻頻出現,影視劇也瞄準這一主題,從《都挺好》《小歡喜》,大家很難不關注它。

超越原生家庭:成長就是走出傷痛,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早在10多年前就有一個非常活躍的豆瓣小組名為“父母皆禍害”,很多組員將自己的人生困難和性格問題不加辨別地歸咎於父母,足以瞥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

誠然,在多數人的經驗裡,原生家庭是其成長中代表“家庭是什麼樣子的”唯一模板,去原生家庭裡尋找問題的根源,也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但這絕不是在提倡“原生家庭決定論”,尤其是成年之後的人生軌跡更不能簡單歸咎於父母。

每個人在成年後都有著來自原生家庭的烙印,但如何看待這種烙印以及如何自我成長,就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態度和選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納德·理查森的《超越原生家庭》,結合了在作者從業過程中遇到的大量典型案例以及他個人的實際經歷,提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他在一開篇就提到“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從心理和情感上擺脫早期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再重複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與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這提醒我們,

一方面請把關注的重點放在自己身上,不必勞神費心地試圖改變他人;另一方面,你必須有充足的動力。

這一改變過程尤其困難,而並不適合每個人,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大量的思考。

但對那些在原生家庭上備受困擾的人來說,其回報也極其豐厚。在這個改變的過程中,你可以像觀察一個剛認識的人一樣去觀察自己,並提醒自己改變是件困難的事,它甚至是一生的功課,這或許能讓你的成長之路走得更順利一些。

超越原生家庭:成長就是走出傷痛,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當一對夫妻結婚之後,大家傾向於認為他們的婚姻是一種獨立關係。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幸福或不幸似乎完全是由他們二人的個性造成的。

但實際情況往往非常複雜。任何婚姻都是處於動態平衡中的兩個家庭的結合。他們各自家庭中所發生過的事、家庭內部應對問題的方式,都會對他們二人造成極大的影響。

書中有這樣一對夫妻,家庭背景對其婚姻關係的影響可以從他們在金錢觀上的分歧體現出來。

妻子薩拉說:“喬總是大手大腳,錢到他兜兒里根本存不住。”薩拉想把更多的錢存進銀行。

而喬會說:“薩拉手太緊了,根本不懂得花錢享受。有了錢卻不能用來享受生活,那還有什麼意思?”

薩拉和喬的金錢觀也許跟其父母相同,也許完全相反,但無論如何,他們對待金錢的態度都受到了其父母金錢觀的影響。

薩拉的父母艱難的熬過了“大蕭條”時代,特別強調儲蓄的必要性,薩拉認同這一點。

喬的父母也這樣教育過他,還曾嚴格限制他的開銷,以至於無論喬花錢多節儉,父母都認為他在經濟上不負責。現在,薩拉重提舊事,喬會想起他跟父母在金錢上的爭執。

於是,喬對待薩拉的態度就跟當年他對父母的態度一樣了。

不僅如此,他們二人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還學到了處理矛盾的不同方式。當薩拉知道喬不想存錢時,她很生氣,指責喬不關心他們的未來。

喬想讓薩拉平靜下來,就對她說:“等你平靜下來我們再談吧。”薩拉以為喬是要她改變主意,否則就不跟她說話。這讓她更加惱怒,於是開始摔東西。

超越原生家庭:成長就是走出傷痛,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好,停在這裡,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什麼——在喬的原生家庭中,發生矛盾時,家人只會稍微對抗一下,然後各自回到角落裡調整心態,最後笑著回到大家庭中。

之後再也不會有人提起這個矛盾,更不會做什麼共同決定。相反,在薩拉的原生家庭中,當矛盾出現時,大家會立即展開討論。

爭吵過後一切都會過去,大家的關係仍然穩固,還通常會一起做出一個結論或決定。顯然,喬和薩拉在解決家庭矛盾上存在極大分歧。

原生家庭說到底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人際關係圈,家庭關係的執行有著其特殊的執行原理,即內在的規則。

這些規則說明了哪些行為是被允許的,而哪些不被允許,也說明了當規則被遵守或被違背之後會產生什麼後果。

規則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能公開討論、就事論事的“顯規則”,比如父母告訴孩子“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不要把音樂開得太大聲”等。

另一種則是“潛規則”,是針對個人的、有明顯情感傾向並帶有懲罰性質的規則。比如,有些家庭的潛規則就是,不允許表露“恐懼”情緒,尤其是針對家庭中的男性。

這樣一來,當這個家庭中的男性感到害怕時,他們必須否認自己害怕這件事,然後用“憤怒”代替“恐懼”,甚至會在憤怒之下做出極端行為。

超越原生家庭:成長就是走出傷痛,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在喬和薩拉這對夫妻之間,他們都認為自己處理家庭矛盾的方式是正確的,認為對方“破壞了規矩”。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在學習相應的規則了。

孩子一般會透過兩種方式學會這些規則:一種是當他破壞規則之後會感到焦慮;另一種是當他破壞規則之後,會感受到父母的焦慮。

我們都知道,焦慮會讓人感到虛弱無力、容易受到傷害等。能讓你感到焦慮的人往往是處於控制地位的人。

在跟孩子打交道時,父母很早就能發現這一點。孩子破壞家庭規則之後,父母通常採用的最為有效的一種懲罰就是對孩子置之不理或威脅要遺棄孩子。

孩子深知自己依賴父母,所以寧可壓抑自己性格中不討大人喜歡的一面,也不願忍受焦慮的痛苦。

這樣一來,孩子從小就學會了——顯露出自己的真實性情常常是一件危險的事。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這一點:一位父母告訴2歲的兒子時間不早了,應該離開公園回家。孩子卻紋絲不動。父親本可以把孩子抱起來直接帶走,但他使用了心理戰術。

他逐漸走開,還對兒子說:“好吧,你留在這兒,我要走了。”父母走了幾步,孩子也跟了上來。

這種管教方式就是家庭內部的一種“潛規則”,表面上看的確達到了管教的目的,實質上是利用了孩子的焦慮情緒、犧牲了他的安全感。

超越原生家庭:成長就是走出傷痛,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即使父母沒有對孩子實施心理上的懲罰,孩子也會因為父母的焦慮而認識到這種規則的存在。如果孩子的某種行為讓父母感到不快,他自己往往也感到難過。

如果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孩子很有可能從此以後再也不做那種行為了。

另一種與“潛規則”類似的模式,是

“親疏舒適度”

。通常情況下,伴侶雙方往往表現出的是一方想要親近一些,另一方則試圖疏遠一點。

“我們再聊聊吧!”

“別來煩我!”

其實雙方都在試圖維持人際關係的平衡,只不過一方扮演“追逐者”,另一方扮演“疏遠者”。如果其中一方發生了轉變,另一方常常也會隨之轉變,這樣才能維持家庭關係的平衡。

但過分的“親密”和過分的“疏遠”都有可能產生不良後果。

在家庭關係中一個極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學會親密、開放、包容,並同時保持自己獨特個性。

總結一下:

看清楚原生家庭的執行原理,就像瞭解汽車裡的剎車和油門一樣重要,摸清了原生家庭的門道,我們才能有目的地進行超越原生家庭的計劃。

這一執行原理具體體現在家庭中的規則上。

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你的原生家庭中,有哪些是可以公開討論、大家都承認的“顯規則”,有哪些是關於情感的、不能說的“潛規則”。

其次,在心裡問問自己,在當前的家庭關係中,你使用的規則跟原生家庭中“老規則”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第三,思考伴侶原生家庭的規則是如何與你的規則發生衝突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