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鬼谷子新解讀15——鬼谷子談內楗術的三大要點

2022-02-20由 花開兩枝 發表于 歷史

向君主進諫,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明明迎合了君主的想法,明明選擇了合適的時機,但是仍然得不到君主的認同。鬼谷子認為,這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君主的真實意圖。

“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順辭也;說來者,以變言也。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使鬼神,合於陰陽,而牧人民。見其謀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結者,陽親而陰疏。事有不合者,聖人不為謀也。”

鬼谷子認為:“凡是內情與君主不相符合,就不可以進諫。這時候就要琢磨形勢,改變策略。透過變化來爭取諫言被採納,就像鎖頭中用鑰匙一樣。凡是談論過去的事情,要順勢來說,凡是談論未來的事情要採用變化的言辭。善於變化的人,需要詳細掌握地理形勢,溝通天道,化育四時,驅使鬼神,符合陰陽,教化人民。要了解君主謀劃的事情,要知曉君主的意圖。所辦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為對君主的意圖還有不瞭解。意見一致了,謀略還不能施行,那是因為表面親近,而背地裡還有距離。如果與君主的意見沒有達成一致,聰明人是不會進諫的。”

謀略不符合君主的意圖,就不要進諫了。那下面該怎麼辦呢?君主居於上位,不符合君意,肯定就不能施行。所以鬼谷子提出內楗術的三個要點:揣切、求變、合事。

第一是要求“合”。

進言之難在於哪裡?最大的難處並不在於謀略內容,也不在於自己的表達,更不在於自己的勇氣。進言之難在於“合”,即是否合乎於君主的心意。

人家求名,你和人家談利;人家求利,你和人家言志。但很多時候。對方表面為了名,私底下是為利。沒徹底瞭解君主的真實想法就盲目進諫,詞不達意也就罷了,還會是南轅北轍。結果是除了諫言被駁回,還有可能因為逆意陷入危險的境地。

正是因為如此,鬼谷子將內楗術進一步具體化,“揣切時宜,以便所為”。要揣測君主的真實想法、琢磨進言的時機,建言獻策要直抵人心。

第二,要求變。

在鬼谷子的思想體系中,“變”佔據著重要的分量。鬼谷子不是墨守成規的人,絕不推崇死搬硬套生吃蠻幹的做法。講求循順,順勢而為,用“溫柔一刀”來解決問題。

為了表達“變“得重要性,鬼谷子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楗”,這裡的“管”就是鑰匙的意思。變通行事,就好像鑰匙開鎖一樣。鑰匙對了,緊閉的心門之鎖就會應聲而開。

鬼谷子在這裡講的“變”,不僅僅單純指字面上的變,而是大智慧。鬼谷子用了幾個大能的詞語來描述:“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使鬼神,合於陰陽,而牧人民。”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掌握四季變化,駕馭鬼神,懂得陰陽之道,還擅於教化百姓。這裡的“變”既是前因,又是結果。

第三,要求合。就是要順應君主的心理,站在君主的角度思考問題。

聰明人在說服別人時,一定要會順應對方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以一種“我在為你好”、“這事很靠譜”的思維來勸說。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以己度人,對方才會非常願意接受自己的觀點。

鬼谷子還提出了合事進諫兩條通則。

“言往者,先順辭也”,意思是說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這件事已經過去了、終結了,各人都有各人的看法,這時候我們就要順著對方的理解說話,給出一些總結性的觀點。

比如,有人失戀了、失業了,事情發生在對方身上,對方的感受和理解更強烈一些,這時候,我們說的就是“順辭”。也就是我們只需站在從對方的角度並幫忙分析一下,安慰一下對方。

“說來者,以變言也”,說未來的事情,要給自己留有變化的空間。當事情還沒有發生時,不要把話說得太死,要給自己留下回旋的餘地。

比如,有個朋友打算去創業,你可以跟他說這事成功率有多高,但你不能一定保證他能成功。一旦對方去創業,但失敗了,難免就會心生怪罪,覺得你這人判斷不靠譜,不值得信任。

傳說龍的脖頸下面有片鱗是逆著長的,叫作“逆鱗”。這“逆鱗”只要稍稍觸碰,龍就會疼痛鑽心,非得攪個海浪翻騰、地動山搖不可。在現實生活中,長有這種“逆鱗”的人有很多,在跟這些人相處時,切不可去觸動他們的“逆鱗”,否則不僅不會說服對方,還會招來麻煩。

1983年的時候,喬布斯的蘋果公司才剛剛起步,但他只用了一句話,就把百事可樂公司總裁的約翰。斯卡利挖到了自己公司。職務打動不了斯卡利,股份呢?人家更是不差錢。喬布斯說了一句名言:“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跟我們一起去改變世界?”

這句話激起了斯卡利的雄心壯志,於是,他辭去了當時已經國際企業的百事公司的工作,選擇加入了蘋果,跟喬布斯一起去“改變世界”。

說服斯卡利,勢不行,就用錢,錢仍然不行,用用志。仔細想想,如果喬布斯當時說的是“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跟我們一起去賣電腦?”那估計,斯卡利一定不會被說服了。

說服一個人,在於能否看透這個人的真正需求。生活中我們的累,來自於對環境的無知與前途的迷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