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2022-02-18由 黔東南生態環境 發表于 歷史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黔東南境內河網稠密,有河流983條,是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近年來,黔東南深入推進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河湖長制、水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水環境質量排名中,由2019年第10位上升至2020年第8位,更在2021年前10月躍升至全國第4位。

生態修復見成效 綠水又得見真顏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三板溪冬季增殖放流

12月10日,記者來到錦屏縣清水江三板溪庫區,只見一艘輪渡船運載著一輛大卡車,往庫區深處開去,船上的工作人員正忙著進行冬季增殖放流工作。一尾尾活力滿滿的魚苗奔向水中,它們的到來,將進一步補充和恢復清水江生物資源群體,改善水質和水域生態環境。

“我們主要投放的是鰱鱅魚,這種魚吃藻類、浮游動物和有機碎屑,能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同時又能保持魚產業的正常發展。”貴州省生態漁業錦屏分公司生產部管理人員王邦道說:“我們今年預計投放165萬斤魚苗,截止目前已經投放了80萬斤。”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三板溪冬季增殖放流

清水江是長江支流沅江的上游。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指出“三板溪庫區網箱養殖失控,過量投餌加重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後,錦屏縣多部門聯合行動,動員周邊群眾拆除網箱,整治流域生態環境。

“縣裡籌集了1。8個億,採取‘公司+漁民’的方式進行網箱整治和促進漁民轉產上岸,推廣‘零網箱’大水面生態養殖,並且每年投入100萬元對錦屏縣內水域進行常態化管護。”錦屏縣人民政府汙染物減排辦主任劉光熙說。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為持之以恆推進生態保護修復,三板溪庫區成立護漁隊,進行庫區日常巡邏和清理,防止偷捕、盜捕等行為。

“我們護漁隊有16個人,”從昔日的漁民變身如今三板溪水庫護漁隊隊長的李連坤自豪地說:“大家都想為家鄉做一點貢獻,環境好了,對我們的子孫後代也好!”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拆除後庫區廣闊湖面

黔東南將河湖長制體系向民間延伸,共招募2168名河湖民間義務監督員,聘請4323名河湖保潔員,大力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轉變。同時,加強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全州境內共清理拆除水面網箱9101畝,完成河道綜合治理長度271。9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2。7平方公里,整治河湖“四亂”問題278個。依法打擊非法採砂行為,嚴守生態環境質量底線,實現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源頭管理成體系 岸淨景美綠意濃

水汙染的問題在水裡,根源在岸上。黔東南實行岸上管、水裡治,透過技術手段加強對源頭的管理。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在雷山縣丹江鎮郎當村村口有一處“小花園”,美人蕉、菖蒲等植物生長繁茂,這些綠植可不是普通的園藝景觀,它們發達的根系之下,藏著農村汙水“變身”的秘密——郎當村汙水處理站,它覆蓋了90多戶家庭,每天可處理20噸生活汙水。

村民們的日常生活汙水透過管道統一收集到這裡,經過厭氧生物膜池、植草溝等生物技術處理後再進行排放,有效保證了周邊水體環境。

“自從有了汙水處理站,我們村寨的衛生環境得到極大地改善,老百姓的環境衛生意識提升了,村裡面的臭味也沒有了,村容也更加整潔了。”郎當村黨支部書記李再德說。

“目前,雷山縣已建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站93座,城鎮化汙水處理廠4座,縣城汙水處理達標率92。28%,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100%。”雷山縣人民政府汙染物減排辦主任文毅介紹道。

雷山縣境內有大小河流216條,地表水水質達Ⅱ類以上,是“貴州省水生態文明試點縣”。要保證水質優良常態化,動態化監測和精細化管理必不可少。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郎德水質自動監測站

在位於雷山縣郎德鎮的郎德水質自動監測站裡,一臺臺精密儀器全天候運作著。這個站點被納入長江經濟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路,主要監控屬於沅江水系的巴拉河水質。

“它可以24小時監測PH、溶解氧、濁度等多種引數和汙染物,及時準確地反映河流水質狀態、生態環境變化趨勢、突發環境災害,還有社會性汙染事故的環境影響,為職能部門科學決策和日常管理提供真實、準確、全面的資料支撐。”檢測站工作人員潘傑說。

據統計,全州已累計建成地表水水質自動站31個、飲用水源水質自動站25個,積極構建“4+12”黔東南州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形成較為完善的水生態環境自動監測基礎網路,為鞏固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監管保障。

黔東南:水岸共治多措並舉 水環境質量高位提升

巴拉河水清澈見底

如今,黔東南州以“黨政齊抓、部門聯動、上下共管”的河湖長工作格局,統籌河流上下游、左右岸,依法治河,全方位整治水生態環境。水環境質量治理工作正在實現從單一河道治理向流域綜合治理、從工程治理向生態治理、從階段性治理向常態化治理、從政府治理向全民治理的全方位轉變。

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潘瑞玲表示,下一步,我州將圍繞鞏固水環境質量,聚焦問題,按照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的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加強飲用水源環境保護、農村水環境治理、地表水聯防聯控、入河排汙口溯源監測及整治工作,保護好一方碧水,為建設百姓富、生態美的錦繡黔東南新未來不斷厚植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聶蕾 楊育森 吳鵬程

編審:吳國楨

統籌:張 傑

編輯:潘欣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