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笑裡藏刀還是圖窮匕見,一封書信暗藏了多少機鋒?

2022-02-16由 七月的雷聲 發表于 歷史

陪七哥學歷史——之二:樂毅列傳

陪七哥一起學歷史,今天你穿越了嗎?

今天我們讀的是史記卷八十——樂毅列傳第二十。

樂毅賢而好兵,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武能殺伐決斷,文能憑一封書信說服一國之君,讓自己安全著陸,令子嗣得以封君。

樂毅以燕之大將軍、趙之配印相國身份統一指揮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攻齊。關於攻打齊國的過程描述,太史公寫了兩次樂毅之”獨“,一處是:“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毅獨追,至於臨菑。”另一處是:“樂毅獨留徇齊,齊皆城守。”明明是聯軍集體行動,最後卻成為了獨狼。這些集中體現了樂毅作為軍人驍勇果敢的一面。後來樂毅在齊國巡行作戰5年,為燕國攻佔了大小城邑70多座,掠回珍寶無數。

恰逢燕昭王死了,事情出現轉圜。新任的燕惠王做太子時就對樂毅有所不滿,即位以後又被齊國施了反間計,就決定臨陣換將,讓樂毅回國。樂毅害怕回國被殺,只好投奔了趙國。

中計的燕惠王在軍事和外交上吃了大虧,才想起樂毅的好。有心召回樂毅輔佐自己,可就是放不下面子,對樂毅既有責備又有道歉,忙不迭給自己找臺階,說是左右人誤導了自己,還抬出已故的老爸打感情牌,想讓樂毅回心轉意。

樂毅粗中有細,知道回去並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於是修書一封給燕惠王。樂毅將計就計,你不是抬出死去的老爸打感情牌嗎?那麼我就專門拿你老爸說事兒。信的前兩段最後一句都是,“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信無罪,故(是以)受令而不辭”。無非是強調自己沒有任何過錯,燕惠王,你老爹都不能無故找茬兒,你就更不能對我有任何怪罪之心。在列舉了自己為燕國所做的各項巨大貢獻之後,用“善作者不必善成,善使者不必善終”一句來表明自己去意已決,絕無妥協的可能。

就是這樣一封言辭懇切,卻又暗藏機鋒的書信,讓燕惠王也不得不認同,無法再怪罪樂毅,反而討好地封其兒子樂間為昌國君,延續樂家的封號。而樂毅,後來也能自由往來於燕趙之間,充當起親善大使。樂毅力最後死於趙國,算是善終了。

可氣的是,後來樂毅的兒子樂間又被燕王逼得逃到趙國,簡直是歷史的悲劇再度上演。

這篇傳記裡提到的樂氏族人還有樂羊、樂乘、樂叔、樂瑕公、樂臣公等。這不是一篇簡單的列傳,可以稱得上樂毅世家了。

太史公在文末提到當初齊人蒯通和主父偃讀樂毅給燕王的信時,都感動得放下信而流下熱淚。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樂毅這封書信感人至深的力量。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明天再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