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華神盾誕生記:海之星雷達研製秘聞(一)

2022-02-02由 943高地 發表于 歷史

本文作者為參加052C導彈驅逐艦相控陣雷達的技術人員,關於本雷達的敏感技術指標,本文儘量避擴音及,由於原文提到的人物名字都為真名,在此也進行了處理。

一.專案啟動

我當時的工作單位是電子部14所。

14所接觸052艦載相控陣雷達的論證始於1989年11月。 當時是老孫(原1461相控陣雷達的主持設計師)去三亞參加了一個海軍裝備部(簡稱“海裝”)主持的052B艦載雷達討論會,回來就開始了艦載相控陣雷達的初步論證,協助老孫論證的是老蔡。由於我和老孫老師在同一辦公室工作,他也讓我有空時幫他作些指標計算。經過初步計算,並比照美國導彈驅逐艦上的雷達,將雷達波段定在了S-波段。我當時的主要工作是參加“893”,“894”雷達的設計。

“893”,“894”是兩臺大型的多功能多目標相控陣雷達。 1989年中東戰爭時期,伊朗,伊拉克要中國幫他們造兩臺大型相控陣雷達, 國家把任務下達到了14所,雷達型號定名為“893”,“894”。由於這是兩臺非常複雜的先進相控陣雷達,而且要求兩年半到三年就要完成, 全所裡進行了總動員並抽調了最強的人馬參加設計工作。由總工程師張總(原7010大型相控陣雷達主持設計師)擔任技術總監,王總負責“893”-雷達(L波段)具體設計, 李總負責“894”-雷達(P波段)具體設計。 我和小張兩名從由理論部來的碩士協助具體的設計計算和總體協調工作,小張主要協助王總,我主要協助李總。然而,在我們完成了總體設計和分系統設計(均通過了嚴格的評審),就要進行投產加工時, 中東局勢有了變化,伊方不要這兩臺雷達了。

於是,我就轉到了“多功能空間目標監視相控陣雷達關鍵技術”——“863”高技術課題的研究。 記得1991年初夏, 我們到北京總參三部就“863”課題進行討論時,海軍裝備部長賀部長帶人與我們見了面,一起看了一些當時的現代戰爭錄影和有關我國海軍和臺灣海軍的裝備錄影。看完錄影,他對我們說:看看我們的艦載雷達,作用距離才幾十公里,而臺灣,日本的艦載雷達,作用距離都有200-300公里。我們怎麼與他們打?現代戰爭是視距以外的戰爭,我們還沒看到他們就被他們消滅了。 我們怎麼能夠解放臺灣?非常希望你們這些設計師們能給我們研製出先進的艦載相控陣雷達,提高海軍的戰鬥力。對於賀部長的話題,大家表示同意。而就雷達距離,張總根據已經研製出的雷達效能比對,指出如果按照目前052B允許的陣面面積(4米寬x 4米高),採用S波段,搜尋距離應該可以達到300公里。這點對海裝的影響是很給力的。

海軍裝備部最初提的雷達距離指標也就是200公里, 那是按照航天部的C波段方案,結合海紅旗-9 (簡稱海紅-9 或HH-9)導彈的制導要求,同時考慮將來052B艦的對於雷達的重量,高度及陣面面積限制,及國內的材料與工藝水平和條件等提出的。14所加入論證後,參考了美國的AN/SPY-1雷達,提出了一個S-波段相控陣主陣面(按200Km的距離要求, 主陣面只需3456個有源單元)加上一個小小的C-波段的HH-9信標應答陣面的初步方案。該方案得到海裝部的認可。然而,提出C-波段相控陣方案的航天部二院23所出於行業競爭和肥水不外流的目的(因為HH-9導彈是航天部造的),和14所展開了波段競爭。

產生競爭, 並最終有利於國家, 這本身應該是件好事。為此,海裝在北京香山組織了兩次論證會。 這兩次論證會,第一次是由老孫去參加的, 回來後,他跟我們說了23所方案。明顯的,航天部二院23所對多功能多目標相控陣雷達是沒有經驗的, 他們的計算和設計都存在有致命的錯誤。他們是搞跟蹤雷達出生的,就多功能多目標相控陣的資源分配不清楚。C波段雷達在多功能多目標情況下,根本連200Km的搜尋距離都無法保證(更不要說跟蹤了)。第二次是由所領導和老孫一起去參加的。經兩次論證,海裝部裡負責052B艦的專案組傾向於14所的方案。並且表示對14所有信心, 因為14所是國內唯一的曾經成功研製出多功能多目標相控陣雷達的單位。擁有一個龐大的,各專業健全的,並具備實際經驗的系統團隊。

按理,該相控陣雷達就應趕快落實到14所進行研發,並早日裝備海軍 (海軍希望專案一旦定下來,3-5年後就能裝艦)。

但是,事情並不是我們這些年輕的書呆子所能想象的。為了爭奪這個專案,航天部二院23所利用HH-9是他們部研發的有利條件,從HH-9的導引距離,應答訊號,以及導彈反射截面積下手, 對S波段雷達的設計製造了一個又一個人為的難題。我是後來才知道的,23所之所以拼命搶奪該專案,是因為如果哪個研究所能爭取到這個專案,除了可得到專案本身的研製經費外, 還可獲得很大一筆的基建改造費。

面對這些挑戰與壓力,海軍裝備部要14所組織人員進行全面的雷達總體設計調整和詳細論證,並在最短的時間裡突破關鍵技術。為此,1991年10月,王總和我就被所領導(包副所長,華副總工程師)通知要求先放下手上其他的課題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艦載相控陣雷達的總體方案修改和論證,利用計算機對雷達的各種可能的工作模式和各項指標要求進行計算和模擬模擬,找出最合理的能量分配(時間分配和功率分配)方案,全面滿足海軍和HH-9的要求。

這裡說明一下,老孫老師因年齡和身體原因,不再介入艦載雷達設計工作。 而改由相對年輕,又有衝勁的王總來主持工作。

王總是我的同校前輩,1964年的西軍電畢業生,和包副所長一起研製過超視距雷達, 擔任過“385”相控陣雷達總體負責人,及“893”雷達的電訊主持師。並與我一起承擔“863” 國家高技術雷達總體課題的研究。人非常好,雖然是女同志,但有事業心,有幹勁,做事潑辣幹練,我們年輕人私下說她像一挺機關槍。

為了展開全面設計和關鍵技術攻關,所裡於1992年3月初正式成立了S-波段艦載相控陣試驗雷達(產品代號,115)的設計班子(採用老同志指導,年輕人承擔主要工作的新老接替模式),任命了五師二員和各分系統負責人。所謂五師二員就是系統設計師(兼電訊主持師), 結構主持師,工藝主持師,可靠性主持師,標準化主持師, 檔案員和情報員。系統設計師(兼電訊主持師)是王總為正,我為副。具體的系統設計計算由我承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