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創造就業4082萬 央媒稱阿里平臺效應助力緩解就業供需矛盾

2022-01-31由 中文聚焦 發表于 歷史

阿里巴巴平臺的社會價值正在引起廣泛關注。4月16日,《經濟參考報》報道,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搜尋和匹配成本,促進就業和稅收增長,同時降低了資源消耗。未來幾年,數字經濟將在創造就業和稅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上帶來更多價值,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新華社也在4月16日報道指出,發展數字經濟、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平臺的作用,對於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特別的意義。“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而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特別是發揮數字經濟平臺創造、吸納就業的能力,正是落實這一政策的重要途徑。”

3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釋出報告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創造的就業崗位4082萬個。近日,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三部門聯合釋出13個新職業,其中數字化管理師等7個類別的新職業都在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平臺上湧現出來。

創造就業4082萬 央媒稱阿里平臺效應助力緩解就業供需矛盾

釘釘數字化管理師成為人社部公佈的13個新職業之一。

4月16日,中新社觀察到,“‘就業難’與‘用工荒’同時存在”,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平臺經濟創造了數千萬就業崗位,“緩解了就業供需矛盾。”

《人民日報》4月17日刊發評論文章《讓新就業形態更好地生長》,列舉了數字化管理師等阿里巴巴平臺上誕生的新職業,並指出新就業形態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還呈現出巨大的分散式效應,有助於減緩經濟與就業的波動。“藉助這種分散式、彈性大的工作形態有效地減緩經濟外生衝擊對就業的影響。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新就業形態有助於培養從業者自我負責精神與工匠精神。”

伴隨著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綠色”稅收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亮點。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6日稱,數字經濟在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的同時,也形成了龐大的綠色稅基,有學者將其稱之為“低熵經濟”。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教授認為,“數字經濟不僅創造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還創造生態價值,是生態友好型稅收的重要支柱,例如阿里巴巴創造的鉅額納稅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

創造就業4082萬 央媒稱阿里平臺效應助力緩解就業供需矛盾

全國人大代表鄭傳玖也是農民工返鄉入淘創業的代表,帶動1。4萬人就業。

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伴隨著平臺效應持續擴大,還帶動上下游產業納稅2581億元。

《經濟參考報》也注意到了數字經濟帶來綠色稅收,並於4月17日再次報道稱,阿里巴巴516億納稅是典型的“綠色”稅收:產自數字經濟,是傳統經濟盤子之外的增量稅基,既沒有資源消耗也沒有外部環境汙染。它依託平臺共享資源、加速資訊流通,擴大了製造、流通、金融、服務等行業的產能。此外,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綠色納稅增量,也是數字經濟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證明。

中小微企業的活力是中國經濟的活力源泉。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8年,阿里巴巴主動為中小企業減負250億元。新華社進一步指出,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的作用,能夠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2018年,網商銀行為小微經營者提供了超過1萬億元資金支援,其中96%發放給了貸款金額100萬元以下的微型商家。截至2019年3月1日已經累計服務超1500萬小微經營者。一份針對上萬名小微經營者調研顯示,近九成的小微經營者預計2019年收入將有所增長,其中近六成有信心獲得明顯增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