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李雲迪為何要自毀“羽毛”?

2022-01-31由 中年下午茶 發表于 歷史

李雲迪為何要自毀“羽毛”?

李雲迪為何要自毀“羽毛”?

10月21日,著名鋼琴家李雲迪因嫖娼被北京警方刑拘。

訊息一出,社會輿論一片譁然。這個曾經被華沙國家交響樂團的指揮驚歎為“肖邦回來了”且具有國際聲譽的“鋼琴王子”,今天卻在公眾唏噓聲中經歷了網際網路時代最快的“社會性死亡”:中國音樂家協會很快宣佈了取消其會員資格的訊息,他的社交賬號同時被禁言,有關他的各種平臺的影像和音像資料正在快速下架。

關於李雲迪的嫖娼行為,多數網民感覺措手不及並表達了極大困惑:上帝給予了他讓普通人嫉妒的一切,他不乏錢財聲望美貌,又不缺紅顏知己,可為何要在國家整頓娛樂圈亂象的“泰山壓頂”形勢下頂風作案、自毀“羽毛”呢?

然而,公眾似乎忽視了這樣的人物發展邏輯,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但亦沒有人能隨隨便便變壞。表面看起來,李雲迪似乎是“一夜變壞”的。但追溯其成長路徑,依然可以找到無數量變的“蛛絲馬跡”,導致其質變“人設坍塌”的軌跡。

助推李雲迪“高開低走”自毀前程,至少有兩個因素可以作為其觀察座標。其一,高度擠壓式的家庭教育,使其埋下了“童年缺失症”。

據媒體報道,由於李雲迪從小就展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所以父母為了把他培養成鋼琴家,給其施加了很大的壓力。他的母親每天晚上從7點開始,一直陪其練琴至晚上10點。他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不敢看電視、玩遊戲。可以說,鋼琴是李雲迪的光環,也是他一生的魔咒。從心理健康的視角分析,一個人快樂童年的缺失,必然需要在成年成長中找回來。這是個人成長路徑必然的平衡過程,也是心理學所說的“心理缺失補償”。這一點,我們從李雲迪一次接受媒體採訪的經歷中可以找到其心理依據:他曾對記者說,現在我找女朋友比較困難,一是沒時間,二是我這個人比較固執,在某些事情上又極端個人化,我怕女孩子難以接受,畢竟不能把女朋友當作工作團隊一樣要求,再說我現在還有很多興趣沒滿足,所以就沒考慮太多。

“很多興趣沒滿足”這是李雲迪的“童年缺失”,他渴望“補課”。從中年如日中天的李雲迪,我們依然可以找到其心理依據,他似乎開始厭倦鋼琴表演,疏於自己的專業,多次在自己熟悉的曲目出現“彈錯門事件”。他逐漸放棄自己擅長的嚴肅音樂,喜歡參與各大綜藝節目,熱衷各種明星秀表演。

其二,長期以來娛樂圈亂象生態對其負面影響極大。近年來,關於各大明星的“吸毒、嫖娼、偷稅、陰陽合同”的負面報道層出不窮,娛樂明星群體正成為新的社會生態汙染源。而李雲迪自從嚴肅音樂踏入“娛樂圈”後,關於其情感緋聞和負面新聞也是不斷,從被離異、同性緋聞與各大豔星的情感糾紛以及樂迷威脅編輯事件等,關於他的口水仗一浪高似一浪。如果說,“童年缺失”是李雲迪走向不歸路的“內因”,過去烏煙瘴氣的娛樂圈生態是他自毀未來的“外因”。

一個天才音樂家隕落了,需要反思的是:我們要樹立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構建一個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可以不讓“李雲迪們”的悲劇重演?今天,國家之手從“教育雙減”“整頓飯圈”等環節開始,正以雷霆萬鈞之勢重塑我們的教育和社會生態,“立德樹人”正成為新的教育共識和社會共識。這是社會公眾所樂見的,也是“李雲迪們”的父母和粉絲們所樂見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