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明代醫學與官場的靠攏:醫學的逐漸興起

2022-01-29由 歷史大咖 發表于 歷史

前言

自古以來士大夫從醫的現象頻頻出現,但是在古代封建思想之中醫學是受到排擠的,醫學知識的傳播也是十分受限。但是在我國封建朝代的歷史上宋代是一個重視醫療事業的朝代,在這個朝代不是當官就是當醫生這種觀念下能夠促進醫學的傳播和醫學書籍的珍藏。醫學知識大量的傳播各個階層導致了人們認識到醫學的重要性,在明代商品經濟快速的發展市面上的醫術也是十分的多但是現實醫療條件卻滿足不了社會需求,於是乎許多的官員開始自學醫術。

明代醫學與官場的靠攏:醫學的逐漸興起

宋代名醫劉完素

明代的儒學家對於鑽研醫術成為了自然常態,甚至成為了自身職業選擇,醫學的價值也在明代得到了逐漸的肯定,明代計程車大夫和明代的醫學者大力倡導醫學在社會的地位於是乎繼宋朝以後醫學再次興起。醫學在印刷術普及之前是沒有大規模的流傳在社會之中,在印刷術出現之前大部分的醫學流傳都是靠師傅和徒弟之間的師傳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宋代印刷術發明之後對於科學技術的傳播擁有了極其大的推動作用醫書更是琳琅滿目,醫學書籍種類繁多。《傷寒論》等著名醫書在市面上傳播,除此之外還有了很多的日常的家庭必備醫藥。醫療是國家政治體系中十分重要的體系,人類一直面對兩個最大的敵人,飢餓和疾病,這兩個一直威脅著古代的封建國家,所以醫療體系在古代的政治體系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在明太祖沒有建立大明王朝的時候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已經發現了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於是乎在明代建國之後明代的醫學政體發生了多個階段。中央上出現了太醫院,但是太醫院的服務的範圍是有限的太醫院的職能在於帝王以及皇室貴族提供醫療服務。在地方上設立地方醫政隸屬於太醫院管轄,但是地方上的醫政醫生皆不入流大多都是自生自滅中央不管轄。

明代醫學與官場的靠攏:醫學的逐漸興起

宋代印刷術

一、明代官員學醫的動力

明代在我國醫學史上是中醫藥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士大夫學醫的浪潮也是一波接著一波。養生是我國傳統中醫藥所帶來了保健型別,人吃五穀雜糧感受四季的變化,患病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常常拖著輕病不去治療到最後拖成重病。這些情況下醫生無論擁有多麼高超的醫術也是無力迴天,所以醫生在官員當中是十分興盛的。養生之術講究的是藥食同源,不僅僅在於醫藥等補品還要是平時的起居、飲食才是重點的養生物件。

《古今醫統大全》記載:“論養生引導,誠古人治未病之方。今人惟待病而求醫,殊不知善攝生者,譬猶曲突徙薪,自無焚燎之患矣”

明代醫學與官場的靠攏:醫學的逐漸興起

《古今醫統大全》

孔子帶來的儒家思想核心就在於“仁”這個字,對於人們要保持慈愛和關愛之心,待人接物都需要仁,成為仁愛之心的人就需要踐行孝悌之心。孝道是中國優秀的傳統美德,更是儒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身為人子如果不學習醫術通曉醫藥那就是不孝之舉,而對於學習醫術的人要表彰孝道。

除了自身親屬有疾病而成為醫者,也有是因為自身體弱多病而自己學醫成為自救者,久病成醫帶來了自身複雜的醫學狀況,自身的狀況沒有其他人比自己更瞭解。如果能夠自己學習藝術就能夠掌握自己實際的身體狀況掌握必備的醫療技能能夠隨時的自救。

明代醫學與官場的靠攏:醫學的逐漸興起

孔子

二、明代官員學醫的特點

學醫的官員往往不是因為相同的原因而去學醫反而是很多複雜的原因而帶來的學醫的風潮,在儒家的思想領域上士大夫們在從小就開始學習十分多的內容,琴棋書畫更是必備。而且家庭好的更是能夠提供醫療資源,在另一個程度上看學習醫療知識是產業儒家士大夫學習的內容之一。明代的文人在學習科舉考試的時候自主學習醫學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如果中科舉可以轉變為專職醫生或者是在太醫院工作成為御醫提供自身的技術和理論知識。

《古今醫史》記載:國朝休寧人程國輔,“通儒術而尤長於醫”,公侯之家往往延請療病,廣受愛戴。

士大夫以儒學來學醫能夠擁有更高的文化素養也就是人們所稱的儒醫,因自身文化水平高能夠提提高醫學理論甚至是提升整體的醫療水平。官員階層大多是考科舉之路才能考取功名,文化水平必然是保持一定的高度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醫術僅僅是其中一項技能除了治病救人還能夠成為自身的興趣愛好。

明代醫學與官場的靠攏:醫學的逐漸興起

古代儒醫

官員學醫並不會因為自身醫者的身份而自豪,人們在一個社會文化環境下才行為才會被接納,科舉為仕一直是士大夫畢生所追求的比起做官來說是不願意做醫生的。官員學醫看似是醫學和官位逐漸的靠攏但是這都是儒家倫理所導致的。所以說單單看只會醫學計程車大夫在社會地位上是不夠上升的。

結論

士大夫入朝為官是他們畢生的追求,即使是文化素質十分高計程車大夫也是將官位看的比醫學重要,但是這種士大夫加入了明代的醫療隊伍也是間接的提高了儒醫的社會地位。憑藉著自身文化素質的高對於醫學研究更加的透徹能將明代的醫學逐漸的專業化、系統化和理論化大大提高了明代醫學隊伍的知識素養促進了中醫藥的發展。

官員研究醫術目的是為了救治父母或者是好友,是因為自身需要而去從醫並非因為感興趣而去學醫。醫術僅僅是官員多才多能的表現之一,在儒家倫理的束縛下醫生的社會地位還是處於比較低的,儘管醫學和官員互動頻繁甚至擁有了相同的價值理念,但是仍然是沒有扭轉社會風氣人們對於醫學的不齒。

參考文獻:

《古今醫統大全》

《古今醫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