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2022-01-24由 匕日禾天頁 發表于 歷史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比干的存在和歷史地位,他是商末周初華夏族,子姓,比氏,名幹,沫邑(今河南淇縣)人,林姓始祖。生於公元前1125年,卒於公元前1063年,享年63歲,諡號:文曲星,後世人尊稱東方位文財神。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商紂王)的叔叔。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師(丞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商王帝乙,受託孤重輔帝辛(殷紂王),先後輔佐殷商兩代帝王,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被稱為“亙古忠臣”。從政40多年,主張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一說起比干,對於70 、80、 90後來說腦海裡必定浮現一部電視劇,由港臺大陸共同合作,郭信玲導演,主演傅藝偉飾妲己版的《封神榜》。可謂是伴著自己童年記憶走過歲月的經典之作,裡面人物衣著,突兀而又貼切那個時代。相信大家很多情節都依然清晰記得,而我在眾多印象中最深的卻是比干剜心那個片段,奪命空心菜。還記得當時年幼的自己,守著電視螢幕緊跟劇情,揪心的希望比干皇叔能夠安然回到家中,不為妲己之黨所擾,卻……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為什麼忠臣比干能夠被後世稱為財神,其實也跟他剜心傳說有關。

我們先想了解一下比干因火燒狐狸洞遭妲己記恨,被商紂王處以剜心之刑,姜子牙封神時封為文曲星這個傳說:

傳說商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鹿臺完工後,紂王聽信妲己妖言,欲會見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計,於十五日夜請軒轅墳內眾妖狐變成仙子、神仙、仙姬來鹿臺赴宴,享受天子九龍宴席,迷惑紂王。席上,狐狸騷臭難聞,功夫淺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紂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後將此情告知武成王黃飛虎。經查,眾妖狐都是軒轅墳內的狐狸精。比干便與武成王黃飛虎領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將狐狸盡行燒死。比干還揀未燒焦的狐狸皮製成一件襖袍,嚴冬時獻於紂王,以懾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與君前。妲己見襖袍盡是其子孫皮毛製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一番思索之後,妲己找來雉雞精胡喜媚,兩人決心共同設計害死比干。

忽有一日,紂王正與妲己以及新納妖婦胡喜媚(雉雞精)共進早餐,忽見妲己口吐鮮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舊病復發,常有心痛之疾,一發即死。冀州有一醫士張元,用藥最妙,有玲瓏心一片煎湯吃下,此疾即愈,紂王便要傳旨宣冀州醫士張元,喜媚對紂王說朝歌到冀州路途遙遠,並推算說在朝歌惟有丞相比干是玲瓏七竅之心,可借一片食之,紂王信以為真,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聞之,既怒且驚,由於先前姜子牙離開朝歌時,曾去相府辭行,見比干氣色晦暗,知其日後必有大難,便送比干一張神符,叮囑在危急時化灰沖服,可保無虞。比干入朝前知己必難,便服飲姜子牙所留符水。比干來到鹿臺下候旨。紂王聽到比干來到,對比干說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瓏心可愈。聽說皇叔有玲瓏心,乞借一片作湯,治疾若愈,此功莫大焉。比干怒奏:“心為一身之主,隱於肺內,坐六葉兩耳之中,百惡無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則手足不正。我的心有傷,豈能救人!老臣雖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賢能盡絕。今昏君聽新納妖婦之言,賜我摘心之禍;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紂王說:“皇叔之言差矣!只借你一片心,無傷於事,何必多言?”比干厲聲大叫道:“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塗狗彘!心去一片,我就死了!比干我沒有犯剜心之罪,如何無辜遭此非殃!”望太廟大拜八拜,泣曰:“成湯先王,豈知殷受斷送成湯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帶現軀,將劍往臍中刺入,將腹剖開,其血不流。比干將手入腹內,摘心而出,望下一擲,掩袍不語,面似淡金,徑下鹿臺去了。

比干一言不發,騎馬飛奔跑了好幾里路,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比干勒馬即問:“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比干登時大叫一聲血如泉湧,一命鳴呼。

比干夫人媯氏甫孕三月,害怕禍及到身,逃出朝歌,於長林(今河南省衛輝市獅豹頭鄉龍臥村林堅出生地)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林姓始祖)。

周文王將伏羲的演卦滲入他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並進一步推演為64卦,使之成為六經之首,完成了《周易》。比干諫死後,周文王《易系詞》:比干“是故蓍之德,國而神”。

周武王克商消滅暴君殷商王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武王滅商後,為了收服鞏固新建的政權,在政治上採取了許多政策和措施,分而治之的辦法,安撫殷商遺民。天下大定,四處尋找比干後人,得知其遺孤生於長林,於是因林而命氏,賜林姓,改名為堅,並把他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縣),比干則為林氏之太始祖(而如今林姓後人在各個領域內,成績非凡)。此外,他下令釋放被紂王囚禁的百姓,修整商朝賢臣比干的墳墓,封比干為國神,命三千年後才可發揚光大,派閎夭立放銅盤銘,放出賢臣箕子並恢復其原職。姜子牙助周滅商後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干被追封為北斗七星中心的天權宮“文曲星君”。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忠肝義膽、以死諫君,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於道”,為天下明君所垂愛

比干是歷史上第二個的忠臣;比干是商紂王的叔父,又是他的丞相,比干對紂王倒行逆施的暴虐統治不滿,多次向他諫阻,紂王不聽,比干最後只好以死相諫。周武王封比干壟(壟為國神:國神與國家的人民同榮共辱是信仰的正義神):上報天神,下報地神,並留下銅盤銘:中華民族千秋令“齊封神雨,雷電照今;供幹師忠,慎為瞻遺。”命為宗祀,歷朝致祭,並令禁慎瞻遺;魏孝文帝元宏立廟宇;唐太宗下詔封諡“忠烈公”、“太師”;宋仁宗為《林氏家譜》題詩、元仁宗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復比干廟正殿等等,此外,還有比干嶺、比干墓(殷比干墓)。孔子說的周染與殷禮損益可以知道。可見,古今對比卻是事實。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可這和文財神有何關聯呢?比干是如何被後人供為文財神的的?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一是比干為中國裘皮的鼻祖。這得追溯到遠古時代中國人的衣著狀況,那時候的人們穿的都是天然獸皮。但是獸皮乾燥後會發硬、易斷、易遭蟲蛀,並散發出難聞的氣味,穿在身上也難以合體,甚至會磨損人的面板,實在是很不舒適。中國古人幾乎一直都用揉搓、捏咬的方法使其變得柔軟,這種情況一直到商朝末期。直到商朝丞相比干發明了熟皮製裘工藝的人,他曾“制裘於廣郡”,也就是今天的山東(今棗強大營)。他鼓勵民眾打獵食肉,將剩下的獸皮收集起來,在反覆泡製後發明了熟皮技藝,將生硬的獸皮變成柔軟的製衣材料,這也是有史料記載的。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當中也記載,比干將狐狸皮熟制後做成袍襖獻給紂王禦寒,這可以作為比干制裘的佐證。所以,比干被人奉為裘皮鼻祖是理所當然的。

二是比干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股,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在位期間富國強兵。

三是忠義正直。比干成為財神,並非本人是個頭號財主。而是因為比干是我國上古時期最早、也最有名的忠臣,他心地純正,率直無私。比干生前有七竅玲瓏心,忠臣正直,死後無心,沒有“心眼兒”,做生意大家公平交易,誰也不會坑騙誰,也就無偏無向,辦事公道,故不會心存偏袒成見,適合作為管理分配財富的神祇。顯然這是把公和正直當作理想中財神應有的特質,也表現出了一般大眾對於財富公平分配的渴望。把比干這位老幼都無欺的君子立為財神,人人敬服,也深受人們愛戴、稱讚。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四是比干死後受封文曲星君,掌管天下士人學子們科舉考試,而在科舉時代,這可謂左右著想步入仕途之人的功名利祿運,因此讀書人都視比干為財祿之神。後世將其奉為財神,當是因民間將一些歷史人物奉為具有某種功能的神明,有時並不一定與其生平、身份有關係,多數也出自民間對他的懷念和崇敬。

這也就是比干為何被人們追封為文財神的緣故。比干死後被封為文曲星,北斗第4星。另封為國神,即道門福祿壽中的祿。另封為正一福祿財神真君、天官文財尊神等,福祿壽中的祿即為比干。民間財神年畫中,有文官打扮,頭戴宰相帽,五絡長鬚,手持如意,身著鱗袍,足蹬元寶的財神,為文財神比干。

忠臣良相比干死後被姜公封為文曲星,為何後世卻稱他東方位文財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