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2022-01-22由 王建勳書法篆刻 發表于 歷史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上的印章。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這是唐代書法家

顏真卿

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關於《祭侄文稿》的故事,要從唐代一場浩劫說起。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時任平原太守顏真卿聯絡其堂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安祿山叛軍,叛軍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顏季明被捕,兩人拒絕向叛軍投降,慘遭滅門,顏氏一門有30多人被害,可謂是滿門忠烈。公元758年,唐軍收復失地,顏真卿回去尋找家人的屍骨,費盡周折,最終只找到侄兒顏季明的頭骨。顏真卿悲憤交加,在幾乎失控的情緒中,為死難的侄兒寫下了這篇《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顏真卿《祭侄文稿》區域性

《祭侄文稿》上大大小小鈐蓋的印章眾多,經過歲月的洗刷,有些已經模糊不清了,但經過多方努力找出了其中部分印章,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祭侄文稿》中都有誰留下了印記吧。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在古代有這麼一位皇帝,他被大家譽為“蓋章狂魔”,他就是清代皇帝——

乾隆

。據說乾隆最喜歡用蓋印來刷“存在感”。下方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此印乃乾隆最愛,因喜得玄孫所刻。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御書房鑑藏寶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宜子孫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三希堂精鑑璽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乾隆鑑賞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石渠寶笈

嘉慶帝

(即:愛新覺羅·顒琰)高宗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嘉親王。六十年(1795)策立為皇太子。次年正月受禪,改元嘉慶。尊高宗為太上皇帝,訓政。四年(1799)親政,在位二十五年。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嘉慶御覽之寶

愛新覺羅·溥儀

(1906。2—1967。10),字曜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宣統御覽之寶

徐乾學

:字原一、幼慧,號健庵、 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學者、藏書家,江蘇崑山人。徐乾學在文學上有不俗的造詣,與弟弟“徐元文、徐秉義”皆官貴文名,故人稱“崑山三徐”,家有藏書樓“傳是樓”,是中國藏書史上著名的藏書樓。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傳是樓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徐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乾學之印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乾學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健庵

王永寧:字長安,生年未詳,山西太原人,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他,但一定知道他的岳父吳三桂。有關王永寧的生平在正史中幾無記錄,從而使他的身世頗具神秘色彩。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王永寧印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王永寧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長安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王長安父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瞻近堂

吳楨

(1328—1379):字周生,南直隸歙縣(今屬安徽)人,明天啟崇禎間書法篆刻家。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吳楨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周生

吳廷

:字用卿,號江邨(村),安徽歙縣人,是晚明有名的書畫收藏家。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用卿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吳廷書畫之印

王鴻緒:清代官員、學者、書法家。初名度心,中進士後改名鴻緒。字季友,號儼齋,別號橫雲山人,華亭張堰鎮人。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鴻緒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儼齋

陳定

:字以御,直隸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明末清初鑑藏家。明清之際的古董販子。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陳定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陳定平生真賞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陳氏世寶

張晏

(元大德 —— 延佑年間):字彥清,邢臺沙河人,張文謙之子。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端本家傳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張晏私印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世所希有

楊明時

:字存吾,號不棄,別署未孩子,南直隸歙縣(今屬安徽)人。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不棄

鮮于樞

(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樞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樞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鮮于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鮮于樞伯機父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箕子之交

張雨

:原名澤之,又名嗣真、天雨,字伯雨,號貞居之,又號句曲外史、幻仙、山澤臞者、登善庵主、靈石山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海寧(今屬浙江)。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句曲外史

趙孟頫

: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鷗波、水精宮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趙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趙氏子昂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大雅

袁廷檮

(1764—1810):字壽階,號又愷,長洲人。有藏書樓小山叢桂館,後易名三研齋、五研齋。貞節堂原是廷檮奉母之所,母卒,變藏書之地。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貞節堂印

喬簣成

(約1244-1313年):字達之,號仲山,燕山人,齋號澹軒。

《祭侄文稿》上的印章

△ 喬氏簣成

《祭侄文稿》從誕生以來就一直深受歷代書法愛好者的追捧,上面鈐滿了收藏家的鑑藏印章。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雖然只有小小的部分,但它們卻見證了“天下第二行書”在歷史的長河中所經歷的命運流轉,為我們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