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五胡十六國與五代十國

2022-01-14由 趙鑫灝 發表于 歷史

五胡十六國與五代十國,現在很多朋友對五胡十六國不清楚,還容易與五代十國混淆。五胡十六國與五代十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902年—979年 )的合稱。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溫,唐帝賜名全忠,受禪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禪讓,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 [4]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接受周恭帝禪讓,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楊吳、桀燕等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楊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馬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為止。十六國是指,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的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十六國”之稱源出於北魏史學家崔鴻所撰的《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併成、夏為十六。”範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南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漢末三國時期胡人內遷導致了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在五胡十六國諸國混戰期間,前秦天王苻堅一度統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邊六十二國皆來朝拜,文教、漢化最為先進,自此前秦成為十六國最富強的國家,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羌族、鮮卑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珪、拓跋嗣及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華北方地區,五胡十六國結束。此時的南方是劉裕建立的宋政權,史稱劉宋,與北緯對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