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冬節,雨來

2022-01-14由 曲江家學 發表于 歷史

今天冬至,降了兩天溫,閩南終於像個冬天的樣子了,然後就下雨了。冬雨對於天氣溼熱、莊稼一年二三熟的閩南而言,是一個延續收成的好徵兆。

冬節,雨來

“冬至,下雨”如果用閩南語講,則是“冬節,雨來”。兩者意思雖近似,卻有著很有意思的語言意象比較。

至,更多是屬於自然角度的表達,意為到達某個極點,冬至意為冬天在此到達了白天最短的一天。而在四季節氣中,夏冬用夏至、冬至,春秋則用春分、秋分。

節,更多是屬於人的角度的表達,意為一年的生活階段進入到某個聯結節點,冬節意味著一年陰陽變化到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聯結階段。中國人把很多這種天時的聯結點,視為人間的節日,如清明節、中秋節。

下雨,更像是人仰望著天,旁觀著天時天候。雨來,更像是人俯視著地,迎接著雨水這自然饋贈。來字,在漢語的原字是一種有多個穂的麥子,預示著一種上天對於五穀豐登的恩賜。演化成今天的來字,頗有一種人張開雙手迎接來到的事物的意象。

冬節,雨來

冬至在閩南確實是個重要節日,也處處體現著這種人們對世間萬物來去過程的感受和呼應。

冬至有祭祖、給逝去的親人燒冬衣、掃墓等習俗,似乎喻示著在這個陰極而一陽生的關節,是最適合進行陰陽兩界的溝通的。冬至,要吃湯圓、丸子,圓、丸在傳統文化中既是陽氣的象徵,也有完滿的意思,冬至吃湯圓,既有補陽氣之義,也有添歲的寓意。

閩南很多地方還有做“雞母狗仔”的習俗,即用糯米、麵粉和色素做成不同顏色的家畜形狀作為燒香的供奉品,開啟對來年物阜民豐的美好祈願。這個環節是我們小時候的最愛,兄弟姐妹們圍著媽媽,一起搓揉和捏著各種形狀,等蒸熟用於燒香後,就來辨認自己捏的作品,把這些沒啥味道的東西當零食吃得津津有味的。長大後,每到冬節,吃著再好吃的東西,嘴裡還是在回味著那時“雞母狗仔”的味道。

冬節,雨來

現如今,傳統的農業文明和親族社會的因子漸漸消解了,其實,我們的安身立命之路終將還得從這種敬天法祖、鄉土生根中找到。

冬節,雨來。

鄉土,何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