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2022-01-11由 紀史 發表于 歷史

引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文化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儒學不再一家獨大,諸子百家的論點開始綻放光彩。多元的思想讓自然科學得到了較大的進步,

與此同時,醫藥文化在這個動盪的年代逐步發展,也為養生文化提供了基礎條件。

這一時期的戰亂、饑荒以及疾病直接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存,但另一方面卻為當時的醫生提供了較多的病例與經驗。

《隋書·經籍志》

中有關醫學方面的著作共有300 部,其中絕大多數是魏晉至隋代醫家所作,內容極為豐富。

而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僅醫學得到了發展,養生文化也同樣盛行。佛教道教在當時廣泛傳播,修習玄學的人在養生方面極為注重,並透過服藥的方式來進行保健。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醫藥學

醫學與養生之間既是獨立的,又是互相滲透的,二者之間到底有哪些內容值得我們去探究呢?今天我們就魏晉南北朝這一時期來探索其發展與聯絡,重回戰亂年代“尋靈丹妙藥,修養生之道。”

朝代更迭、戰亂不斷,動盪中碰撞出火花

頻繁的朝代更迭,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個鮮明的標誌。戰火從三國燒到北朝,人禍尚未平息,自然災害更讓本就受盡戰爭折磨的人們,生存更為艱難。且不說廣大平民百姓,即使身居高位的統治者們,也不敢保證能夠安穩的生活,人們的身心健康以及人身安全一直受到各方面帶來的壓力。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魏晉南北朝戰爭頻發

《三國志·魏志》記載,董卓之亂後的幾年間,中原各大豪強互相攻伐,戰火連綿,餓殍遍野,損害慘重。

東晉鹹康元年六月,

“天下普旱,會稽、餘姚特甚,米鬥值五百,人有相鬻者。”

天災與人禍不斷侵害人民的安全,這也使得他們對生存與安定的願望變得十分迫切。身體的健康得到了他們的關注,在這流離失所的歲月中,生命的重要性得到了十分鮮明的體現,強烈的求生慾望推動了這一時期醫學的發展與養生文化的繁榮。而擁有許多特權的門閥士族,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是文化上,都有著雄厚的資本與優越的物質條件,相較於尋常百姓,他們有能力去更加深入的探索醫學理論與養生文化的奧秘。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這時期的醫學進步很快,無論是對疾病的診斷還是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受到了統治階級的瘋狂鎮壓,而隨之發生的軍閥混戰又讓各種疾病開始流行。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自序記載,

張氏家族二百餘口,自建安元年(19年)以來,在疾病流行中就死亡了三分之二,其中患傷寒病死去的佔十分之七。

可見流行病對人們造成的傷害,急需有效的醫療方法來解決。若說那時期張仲景在內科上造詣頗高,那麼外科上就得看三國時期的華佗了。作為一個民間醫生,他很擅長針灸療法,多年在外行醫的經歷讓他的醫術突飛猛進,並用針灸的方法醫好了曹操的頭風病。然而曹操強留華佗不得,便將其殘忍殺害,可謂是同時期醫學界的一大損失。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張仲景

醫學的發展給養生帶來了新的思路。

南朝著名的醫藥學家陶弘景,著有《本草經集註》

一書,對各類藥物的詳細記載為服藥養生提供了參考。此外,他結合了多種醫藥書籍,總結了一些自己對養生的看法,為古代醫學與養生留下了重要的見解與理論。

朝代在醫學與養生的交織中更迭,人們的多元化的思想也開始逐步散發光彩。

衣食住行、文學藝術,醫學與養生滲透社會各個階層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時期。東漢末年以來,不斷的戰亂與紛爭讓各方勢力的兵力損失重大,軍閥與各地政權為了擴大軍隊的人數,開始招收少數民族的人民,致使周邊的少數民族接連流入中原,與此同時,中原地區得天獨厚自然條件以及生產力發展的優越性,也吸引著少數民族主動內遷。

多種文化的相互融合讓醫藥養生的文化得到了多元的發展,

少數民族帶來的獨特傳統養生方式,溪水一般匯入中原養生文化的河流中,讓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舉步維艱的人們有了更多就醫與養生的選擇。

衣食住行開始變得豐富多彩,人民對醫療與養生的認識深入了許多,日常的穿著打扮更為適合身心的需要,

改良後的服飾也有著明顯的養生與護生的功效

。隨著時間推移,服藥養生成為了一種流行的方式。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醫學養生

若要從身體的角度來看,嵇康的那句“

服食改姿容”

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服藥養生之風興起。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嵇康

口服藥物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們的外表,或是治癒疾病改善面容,或是延年益壽強健身體。在這一時期,各個思想流派都有諸多修身養性之人,道教的興盛推動了服藥養生的發展程序,魏晉的修行名士中,很多人都希望能透過服用

“靈丹妙藥”

來尋求長生,但他們並不是追求飛昇成仙,更注重的是藥物的養生功效。

秦承祖曾言,

“夫寒食之藥,故實製作之英華,群方之領袖。雖未能騰雲飛骨,練筋易髓,至於補生養壽,無所與讓。”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民族文化的融合促使各階層的人民從醫學角度改善生活,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跪坐的習慣逐漸變化,這也讓坐具以及床榻的設計隨之改變,改良後的坐具更為符合身體的機能,有舒展筋骨、疏通經脈的效果。

醫學理論的完善豐富了人民的生活,甚至有文人雅士隱居山林修身養性,或是深入群山尋找治病良藥。尋醫與尋藥的足跡遍佈各地,共同促成了同時代醫學的諸多成就。

多種多樣的民生習俗讓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得到開化,就醫尋藥以及養生充斥著社會各個階層。戰爭的逼迫以及文化的繁榮使得魏晉南北朝的醫學更上一層樓,醫學的進步又為養生提供了階梯。在醫學與養生的共同發展中,處於戰火與天災中的人們得以為自己的生命做出努力,以便捱過這時代的寒冬。

魏晉南北朝的醫學與養生文化經久不衰

縱覽古今,無論在哪個朝代,

醫學與養生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及思想上的開放,讓醫學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對於疾病的預防以及保健養生也有著豐富的方法,同時也提供了許多醫學病例與經驗。

豐富的醫學例項不僅催生了多位醫術了得的名醫,也為中國醫書寶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西晉時期王叔和編撰的《脈經》是我國醫學史上現存第一部有關脈學的專書,為後世對脈學知識的探索提供了依據;

《針灸甲乙經》的著成,對於針灸學的發展與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宋、金、元、明、清時期的重要針灸學著作基本上是在此書的基礎上加以充實;

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記錄了多種簡單易懂的療法,其中對青蒿素可治瘧疾的記載,更是為屠呦呦團隊對抗瘧疾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東晉時期葛洪和《肘後備急方》

魏晉南北朝養生文化在中國養生史上有著

承前啟後

的地位。魏晉南北朝養生文化不僅繼承了先秦時期養生文化的主要內容,在戰火紛飛的時代下,進行了多方面的創新與發揚傳播,達到了中國養生文化史上第二個高峰。

與醫學的發展一樣,這一時期的養生文化也為後世的養生開創了更多新的局面, 其中對隋唐的養生文化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唐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

,以及後來所產生的相關著作中,都存在著這一時期的各種養生方式的影子,後世對這時期的養生術不僅傳承了,還因此得到了新的啟發和思考,對原著進行擴充和創新。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孫思邈

此外,從各種服藥養生的方式來看,

魏晉南北朝時期所記載的丹方也是保健養生行業的雛形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夠透過靜下心來冥想打坐得到修身養性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希望透過快捷又直接的方式保養身心,那麼前人透過實踐留下的養生藥方則幫了大忙。百忙之中抽空服用幾個藥片,便可讓身體獲取多種需要的元素,屬實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採藥靈山㟽,結駕登九嶷”——從魏晉南北朝看醫學與養生

養生文化

雖然這一時期產生的豐富多彩的醫學與養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記,但我們在傳承和享用這些文化帶來的成果時,切記不要脫離了時代的特徵,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日子裡,人們已經為保護和延續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十足的努力。

結語

醫學與養生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養生是指人們透過各種方式來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預防疾病,進而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它們在許多方面共同促進與發展。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發展方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人的求生本能如火焰一般引燃了思維的火花,肉體上的病痛反向延伸了醫學與養生的範疇。

如此多彩多樣的醫學養生文化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在朝代更迭、衣食住行、政治經濟還是文化融合方面,其中的內涵與價值都是值得後人不斷探索的。

充斥著人們生活的此類文化,不再為統治階級所獨享,而是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人民的參與和創造中發揚光大。我們在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醫學造詣以及養生方式時,其實也揭開了當時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人們最真實的想法。

參考文獻

《魏晉南北朝醫學研究縱覽》

《魏晉南北朝養生文化研究》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醫務體系及疾病防治》

《魏晉南北朝醫藥與服食養生之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