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2020年文學文化常識專題訓練(含答案)

2022-01-11由 老謝語文堂 發表于 歷史

2020年文學文化常識專題訓練(含答案)

文學文化常識專題訓練

1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童子”,此處指童子科考試。童子科是古代選拔神童的制度,漢代已有,開始以薦舉為主,後來增加了考試,能夠透過考試的神童稱為童生。

B.“疏”,是古代臣下向帝王進畜的奏章的一種,用以向帝王陳述意見或進行說明,也可以用來陳情,與對經書作註解的註疏不同。

C.“大中祥符”是宋代的一個年號。在我國曆史上,一個帝王在位期間不一定只用一個年號,一個年號也不一定只有一個帝王使用。

D.《春秋左傳》是對《春秋》進行闡釋的一部經典作品,在古代典籍中,隸屬於四大部類中的經部。這裡的“傳”指解釋經義的文字。

(答案:A 沒有考取秀才的考生無論多大都叫童生)

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中國漢族男性年滿二十歲要舉行冠禮,表示成年。未冠又稱弱冠,即不到二十歲。

•B.擢進士,指被選拔為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稱為進士。

•C.浮屠,亦作浮圖、休屠。古人稱佛教徒為浮屠,都是佛陀的異譯。後人認為佛陀二字太麻煩,於是簡化成了一個字“佛”。

•D.“贊”是紀傳體史書中寫在篇末的評論性文字,可用來表達對傳主的肯定和讚美。

(A.“未冠”不是“弱冠”)

•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札,表示已經成人,但體魄還未強壯,所以稱作弱冠。

•B.道:文中指古代行政區劃名,在漢朝才開始出現,後各朝代“道”的管轄範圍不盡相同。

•C.義倉:舊時儲糧備荒的一種社會習俗。由國家組織、以賑災自助為目的的民間儲備。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春秋時期有五等爵位,分別是公、伯、侯、子、男。

(D應為“公、侯、伯、子、男”)

•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關,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意義,秦漢乃至隋朝,多指函谷關,如“先破秦入關者”中的“關”就是指此關。

•B。服闕,指守喪期滿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三年之喪滿稱之為服闕。

•C。有司,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

•D。母憂,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親憂傷,就是不孝。

(D “母憂”指的是母親去世。)

5、下列對文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長老指年紀大的人,與此不同的是,長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B.累遷又稱遷累,指多次升遷官職,遷的含意與授、拜、除相同。

•C.頓首指磕頭,是古時候的禮節之一,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

•D.燕見指古代帝王退朝閒居時召見或接見臣子,也泛指公餘會見。

(B 遷的含意與授、拜、除不相同)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本義是生兒育女。古時,男子二十歲結髮加冠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結髮及笄時取字。

•B.州,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單位。州與中國古代行政區劃路、府、省、道等,區域大小大致相同。

•C.閨,舊時特指女子居住的內室。闥,建築物內的小門。文中的“閨闥”,指女眷所居內室的門戶。

•D.徭,指古代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賦,田賦。“輕徭薄賦”指“減輕徭役,降低賦稅”。

B.州,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單位。州與中國古代行政區劃路、府、省、道等,區域大小不相同。

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進士是清代科舉的最高功名。經會試、複試和殿試取中後,方能稱進士。這三個階段的考試由皇帝圈題,欽定名次。

B.京師是中國古代對都城的稱謂。在中國古代,國家的首都通常稱為京師,近現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稱為首都。

C.總督是清朝時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又稱為“督憲”“制臺”,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

D.乞休,自請辭官退休。古代對此管退休有多種稱謂,如“掛冠”“乞骸骨”“乞身”“致仕”“解綬”“移病”“告老”等。

A(殿試才由皇帝圈題,欽定名次。)

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處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隱居不願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沒有做過官的讀書人。

•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職或官職晉升的詞語還有“拜、除、闢、徵、左遷”等。

•C.博士:文中指學官名。“博士”作為官名,始於戰國,後代相承,有五經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我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務。

B(“左遷”是降職)

9、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闢節度府,指被節度使徵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徵召名士大儒為官,地方長官也可自行闢聘,這是沿襲漢代的用人制度。

B.德宗是唐朝皇帝李適的廟號,廟號就是皇帝登基時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例如高祖、太宗、高宗、玄宗、肅宗等。

C.密詔是指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給大臣們下達的秘密詔書,相當下機密聖旨,區別於平常皇帝分封大臣與頒佈政令的聖旨。

D.贈戶部尚書持指加封戶部尚書官職稱號,贈官一般在原官銜基礎上加一級,古代朝廷對功臣先人或在本人死後追封爵位官職。

B(錯在“登基時”,廟號只能是皇帝逝後才有。)

10、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後唐是五代政權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陽。五代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文中“漢祖(南下)”指“後漢高祖(南下時)”。

B.稱疾,是古文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託詞,當事人本身或許沒有生病,卻以生病為由,以迴避某事某人,文中“稱疾不行”暗示傳主的微妙心態。

C.祭酒,古代學官名。晉武帝咸寧四年設,以後歷代多沿用,為國子學或國子監的主管官。劉溫叟當時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國子監主管。

D.丁內艱,是指遭遇父親去世。丁憂就是遭遇父母親去世。古代朝廷官員,無論任什麼官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喪一段時間。

D(丁內艱,是遭遇母親去世)

•1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掾,原為佐助的意思,後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根據分管事務的不同,有不同的掾史,如戶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倉曹掾史等。

•B.徵士指的是不就朝廷徵辟計程車人。可見,魏晉以後,選擇人才方面雖有九品官人法,但自漢代起存在的徵辟制還有保留。

•C.宗廟是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宗廟制度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D.崩,古時指皇帝死亡。古代等級森嚴,天子之死謂“崩”或“駕崩”,諸侯、皇室成員等之死謂“薨”,士之死謂“不祿”,庶人之死謂“卒”。

D 庶人之死謂死,大夫之死為“卒”。

1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諱”,古代對君主、尊長名字避開不直稱叫諱,規矩是“諱名”不“諱姓”,即在死後的君主或尊長的名前加“諱”字,以示尊重。

•B.“進士”,是指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殿試考取後進入會試的讀書人,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的統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C.“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唐宋時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以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D.“諡”,是指對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有地位名望的人死後加給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以總結他一生最主要的功業成敗和品德的優劣。

B(“透過殿試考取後進入會試”錯,“會試”與“殿試”互換)

•1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乾道”為年號,漢代武帝繼位後始有年號,始創年號為元狩,追稱“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形成制度。

•B.“進士”,透過殿試者稱為進士,進士一甲稱“進士及第”,二甲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

•C.“教授”是我國古代的學官名稱,宋代除宗學、醫學、武學等置教授傳授學業外,各路的州、縣均置教授。

•D.“丐閒”文中是指請求辭官歸家,類似的提法還有“乞休”“乞骸骨”等,而“致仕”是指出來做官。

D“致仕”也是指請求辭官歸家。

•1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幼年喪父稱為孤,老而無子稱為獨,老而無妻稱為鰥,老而無夫稱為寡。

•B.除、拔、擢都有授予官職的含義,但是拔是授予本無官職的人。

•C.諡號是人死後,朝廷根據他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給予一個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D.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

C (“諡號”不僅僅是朝廷給予的)

•1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燕,周朝諸侯國國名,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燕王,中國古代王爵之一。

•B。 “役”的本義是服兵役,戍守邊疆。如《歸去來兮辭》中的“既自以心為形役”的“役”就是它的本義。

•C。 節,符節,是中國古代君主派出的使節所持的憑信,用於代表君主出征、節制方面、監察、辦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國等重大事務的證明。

•D.郡,形聲字,形旁“阝”表示“郡”與行政區域有關。本義指古代的行政區域。

B(“既自以心為形役”的“役”是“役使,奴役”的意思)

•16、以下文化常識的理解中錯誤的是( )

•A。“紹興十八年”,是用皇帝的年號紀年的一種紀年方式。如“咸豐十年”、“德祐二年二月”等也是屬於此類紀年方式。

•B。 除。拜官授職,如本文的“ 除戶部侍郎”“除太府少卿”、“ 除知秀州”中的“除”,都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C。 “ 除戶部侍郎”中的“戶部”,屬於“三省六部”中的六部之一,戶部主要掌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和典禮、科舉、學校等工作

•D。 “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中的“右丞相”要大於“左丞相”,前者為正職,後者為副職。

C.典禮、科舉、學校等工作是屬於禮部的職權範圍。

•1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舉鄉試。舉,舉薦。鄉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又稱秋闈,由天子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考中者稱舉人,俗稱孝廉。

B。和親,與敵議和,約為姻親。一般來說,和親雙方都是為了避免戰爭,捐棄仇怨,轉而建立和平、友好、親睦的關係。

C。老莊,老子和莊子的並稱,老子和莊子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人性本善”“逍遙齊物”等思想。

D。景泰元年。景泰,是明代皇帝朱祁鈺的年號;元年,即他即位的第一年。年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

C“人性本善”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張。

•18下

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闢、拜、封”是表授予官職一類的字,“遷、轉、徙”是表調動官職一類的字,“罷、除、黜”是表罷免官職一類的字,“判”則表高位兼低職。

•B.古代紀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紀年法、王公年次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應屬於帝王年號紀年法。

•C.“受禪”是中國上古時期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文中指太祖被推舉而稱帝。

•D.古代對人“死”的稱呼不同,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等級制度,《禮記·曲禮》中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曰死。”

A “除”屬於授予官職一類

19、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庶吉士,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透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是為明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B.言官又稱諫官,職在諷議左右,以匡人君,監察方式主要是諫諍封駁,稽核詔令章奏。統治者既然把特權賦予言官,也就會對言官的政治素質提出特別的要求。

C.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人稱之為“六經”。其中《樂經》已失傳,所以通常稱“五經”。

D.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蓋指官員辭職歸家。按照封建禮法,官員欲退,則皇帝必稱社稷所倚而加以挽留,官員則以不能阻塞後人予以堅持,反覆數次之後,皇帝不再勉強,以優厚待遇讓官員回鄉安度晚年。“乞骸骨”“丁憂”也可理解為告老還鄉,退休之意。

D 古代官員為去世父母在家守孝

2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是( )

A。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科舉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分別賜“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一部分文人是進士出身,如王維,但仍有很多不是,比如李白,杜甫。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獄案件審理。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明清時期與刑部、都察院並稱為“三法司”。狄仁傑就曾在此任職。

C。服除,指守喪期滿。古制規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喪,是為丁憂,時間視親疏而定;丁憂期間不能為官,已為官者則需停職守制。

D。擢,提升官職,其他如“除”“遷”“拜”也指官職的提升,“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職的變動,而“出”特指離京外調,“入”則指入京為官。

D

“拜”“除”不表示官職的升遷。

•21、下列有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進士,隋唐以後的科舉取士打破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九品中正制對選拔人才的控制,科舉考試由“六部”中吏部主管,透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

•B.縉紳,原意是插笏(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的手板,有事就寫在上面,以備遺忘)於帶,是舊時官宦的裝束,轉用為官宦的代稱。

•C.納履,穿鞋,借指辭別。

•D.胄監,指國子監,亦指國子監的生員。國子監是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

A項,“科舉考試由‘六部’中吏部主管”表述不正確,科舉考試由禮部負責。

•2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抗疏,古代指臣子向皇帝上書直言。如“匡衡抗疏功名薄”中,以“匡衡抗疏”暗指自己因抗疏觸怒皇上。

•B.訟牒,訴狀,封建社會打官司的文書。訟,訴訟;牒,訴狀,也常指古代官府的往來文書。

•C.琉球,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出使琉球群島,詔書中稱其琉球,當時的琉球實際上是中國的屬國。

•D.御史,古代行政官職,自秦朝至清朝,專為史官性質的官職,是負責掌管文書、記錄時事的官吏。

D御史,古代行政官職,自秦朝至清朝,專為監察性質的官職,負責監察朝廷、諸侯的官吏。

23、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長官為吏部尚書,掌管所有官吏的任免、考選、調動等事務。

•B.祠亦稱祠廟,是舊時祭祀祖先的建築,相當於現在為紀念名人等修建的紀念堂。

•C.授為加授官職之意,表示這種意思的詞語還有拜、拔、除、擢,等。

•D.致仕,古人也常稱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員退休,回鄉安度晚年。

A 掌管所有官吏的任免不當,吏部主管文職官員事務。

•2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嘉祐二年進士第”中“第”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最後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調任官職的詞語很多,如“徙明、毫、滄三州”中的“徙”指“調動官職”,“拜中書舍人”中的“拜”指“授予官職”。

•C.“丁母艱”是指母親去世,回鄉守喪。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定,這在古代是一種孝順行為,表明當事人對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捨。

•D.“六經”指六部儒家經典著作,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們是《論語》《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

D 沒有《論語》,應該是《春秋》

•2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

•A.“僭於天子”,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義或禮儀、器物。

•B.御史大夫,從隋唐開始,中央行政機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最高長官叫“御史大夫”,相當於部長。排在“御史大夫”後的為“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C.蹕,古代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

•D.內史,官名。西周始置,協助天子管理爵、祿、廢、置等政務。春秋時沿置。

B 項中六部最高長官不是御史大夫而應是尚書。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沿置,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秩中二千石。通常謂御史職掌監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綏和元年(前8),仿古制設三公,改大夫為大司空。東漢又改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臺。“侍御史之率”的名義改屬中丞。晉以後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復置,專掌監察執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為臺長。明洪武中改御史臺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廢。

•2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殿試,是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宮廷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策問一場。

•B.中書舍人、給事中、吏部尚書是古代官職;“政和’’、“建炎’’和“紹興’’是皇帝年號。

•C.補,指官員由候補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職。

•D.行伍,我國古代兵制,十人為伍,五伍為行,後用“行伍”泛指軍隊。

D 項應為“五人為伍”

2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遷”在古代稱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如:升遷。也指貶謫,放逐,如“遷謫” 指貶官遠地,“遷客”指流遷或被貶謫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

C.“明年進都督僉事”中 “明年”指“今年的後一年”。“進”在文中指“晉升”“提拔任用”。

D.文中“諡武勇”的“ 諡”是諡號。古代王侯將相、高階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諡號,一般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進行一種褒揚的評價,也有表貶抑的評價。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徵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

C “明年“指“第二年”

•2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死了叫“薨”。後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漢代的國家中樞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組成,稱“三公”。其中御史大夫總管行政。

•C.“頓首”是古代的一種禮節,即拜跪於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再舉起。

•D.“乞骸骨”就是官員自請退職,字面意思就是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

B 其中丞相總管行政

•29、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歲幣,文中指北宋朝廷每年向遼國輸納的錢物。

•B.補外,指古代地方官員轉調其他地方任職。

•C.帷宮,古代帝王出行時以帷幕布置成的行宮。

•D.幸,舊指皇帝親臨,即封建帝王到達某地。

B “補外”應指“京官外調任職”。

3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字,古人幼時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絡。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於禮貌和尊敬。

B。太守,是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C。孝廉,是秦始皇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後代,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D。殺青,古人在竹簡上寫字,用火烤去竹簡的水分,以便書寫和防蟲蛀,這道工序稱為殺青。後來泛指書籍定稿。

C 不是秦始皇是設立的,而是漢武帝時設立的。

•3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

•A.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

•B.文中的“高宗”是乾隆皇帝的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高宗。

•C.禮部為六部之一,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以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D.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

D

古代被皇帝封為儲君的兒子稱“太子”;其餘的稱皇子、殿下,有的封王

3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熊概,字元節”,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別,名供長輩呼喚;字是供平輩和晚輩稱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職,“兼”、“領”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權”則表示暫代官職。

C.“海鹽民”“民”是對百姓的稱謂,常見的百姓稱謂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D.“蠻”,由於受時代的限制,古代學者對四方異族的瞭解十分有限,對他們的異同也沒有深入調查,認真識別,往往用蠻、夷、戎、狄、胡、越等來泛指四方異族。《史記,吳太伯世家》索引說:“蠻者,閩也,南夷之名,蠻亦稱越”。中原地區古人對南方各族通稱“百越”或“越族”。

B 選項“‘署’表示授予官職”說法錯誤。“署”表示代理、暫任官職。

•3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漕運”是指利用水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運送糧食的目的是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劑。

•B.“隆慶”屬於年號,“隆慶元年”指該帝王即位第一年。年號是我國從漢武帝開始使用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C.“致仕”是指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D.“卒”是古代稱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稱“死”。

D 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

•3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國子監,中國封建時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機構,有的朝代兼為最高學府。

•B.朔,農曆每月月末。古人用“晦”“朔”“望”既望等名稱來標識日期。

•C.衣冠,“衣”指衣服“冠”指帽子。“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紳。

•D.經傳,原指經典和註釋、闡述經義的著作,後來泛指比較重要的古書。

B(朔,農曆每月初一)

•35、下列對文中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丁憂,也稱“丁艱”。在我國古代,官員的父親或母親去世,官員則必須停職守制,處於丁憂期間的人皆不得為官,概無例外。

•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長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以為指畫及記事之用。

•C.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稱,都指官員辭職歸家。

•D.諡號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頒賜的一種稱號,帶有評定性質。

A( 處於丁憂期間的一些人由於國家需要,不必棄官去職,不著公服,素服治事,不預慶賀,祭祀、宴會等由佐貳代理,稱“奪情”。或有的守制未滿,而應朝廷之召出來應職者,稱起復。)

•3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讀書人。古代富貴人家穿絲織物,書生穿麻、葛織物。

•B.“日講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宮廷官職,負責記錄整理帝王的言行,作為撰修國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級或更多等級而晉升官員,一般用於特別有才幹或有特殊功勳的人。

•D.“詞科”是科舉名目之一,主要選拔學問淵博、文辭清麗、能草擬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A “布衣”指平民,非讀書人,且平民穿麻、葛織物。

3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監察,分別開府。西漢早期,設太尉官多半和軍事有關。

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集團,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後裔,從唐中期開始,就與中原征戰不休,也是後人詩句中的“胡虜”所指。

C.官器,指皇家專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許或賞賜不得使用。比如定窯、景德鎮官窯等,就是專為宮廷燒製瓷器的“官窯”,燒製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個種類:

D.史公,即太史公,西漢武帝時設立的官職名。文中史公為司馬遷,他繼任父職,寫出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B(從秦始皇時期開始,就有匈奴與中原征戰不休的記載。比如學生可以從司馬遷、蘇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漢朝時中原與匈奴就已經征戰不休了

•3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國子指國子監,文中指當時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入國子監學習的學生稱國子生。

•B.博士是我國古代的官職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屬官,與現代的學位“博士”不同。

•C.丁憂也稱“丁艱”,在古代指遭逢父親母親的喪事,丁母憂是指遭逢母親的喪事。

•D.遷在古代可指官職的調動,多指升官,文中涉及官職升遷的詞還有授、擢、升等;

D(“授”一般指授職、任命,不表示官職升遷。)

•39、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古人幼時取字,成年取名。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於禮貌或尊敬,如文中“劉文靜字肇仁。”

•B。高祖: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C。關: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如:關塞,關卡,關隘。

•D。踐:文中特指皇帝登臨帝位,如:踐作,踐極。

A(幼時取名,成年取字)

•4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崩”指帝王和王后的死。而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曰死。

•B.“稱制”指君主制時代在嗣君年幼、無法親自聽政的時候,由朝中權臣或輔政大臣代理皇帝執掌國政。

•C.“仗節”是手執符節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將出師的時候,皇帝授予他們符節,以此作為憑證和權力的象徵。

•D.“屯田”是封建王朝組織勞動者在官地上進行開墾耕作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透過這種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軍餉和稅糧。

B (將“權臣或輔政大臣”改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

•4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萬機,指當政者處理的重要事務,也可指大臣處理的重要事務。

•B.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

C.笞,指中國古代用竹板或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

D.陛下,是對帝王的尊稱,陛下原指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先呼侍者而告之,後來陛下就成了與帝王面對面的敬稱。

A(不能指大臣處理的重要事務)

•4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食邑即封地,其大小隨爵位黜升而損益,古代的卿、大夫以封地徵收的賦稅為食祿。

•B。列侯是秦漢時設定的二十種爵位中的一種,屬於“侯爵”,是異姓臣子的最高封爵。

•C。符是朝廷封官、傳達命令和調兵遣將的憑證,剖分為二,執有其中之一即可生效。

•D。尚,有匹配之意,多指高攀婚姻;文中指周勃的兒子周勝之娶孝文帝的女兒為妻。

C“符”合二為一方生效。

43、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薦舉”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薦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察舉。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薦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

B.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佈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C.“生員”即秀才,透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西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

D.“學官”是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選C “西漢”應為“東漢”

•4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漕運,水道運輸,唐宋以來,指東南各地經水路運糧食往京師或指定的公倉。

•B.先帝,指當朝皇帝之前已經去世的歷代皇帝,有時也指前朝皇帝。

•C.鴻臚寺,古代官署名,主官為鴻臚寺卿,掌管朝會、賓客、儀禮等事。

•D.閏月,農曆中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稱為“閏某月”。

B 先帝也就是古代人所說的前皇帝

4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是

•A。“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及第者,唐代始置進士科目。

•B。“封章”,言機密事之奏章,用皂囊重封以進,故名封章。

•C。“受禪”,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繼承舊帝讓給的帝位,泛指繼位。

•D。“蕭牆之難”,指由內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災禍,泛指內亂。

【A】“進士”科在隋朝時開始設立。

•4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是( )

•A.《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國文武官員的選用、任免、考核、調動等事務,主管是吏部尚書和吏部侍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國特定的歷史時代,還可指儒家經典,文中用以指年齡。

•D.“少牢”指我國古代祭祀時用羊和豬當祭品,“太牢”則指祭祀帝王時用牛、羊和豬當祭品。

B:吏部掌管全國文官,兵部掌管全國武官

•4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但體魄還未強壯,所以稱作弱冠。

•B.道:文中指古代行政區劃名,在漢朝才開始出現,後各朝代“道”的管轄範圍不盡相同。

•C.義倉:舊時儲糧備荒的一種社會習俗。由國家組織、以賑災自助為目的的民間儲備。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春秋時期有五等爵位,分別是公、伯、候、子、男

D 公、候、伯、子、男

•4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掾”原為佐助之意,後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如“掾曹,掾史,掾屬。“計掾”是古代州郡的計吏。

•B。“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轉達臣子進言意願的侍者,後發展為帝王的謙稱。

•C。 “表”是給呈帝的奏承,與之相關的詞語“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楚表文草稿。

•D。古代製作竹簡,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這個程式叫“殺青”,也叫“汗青”。選文 中“殺青”指書籍定稿。

B(陛下不是帝王的謙稱,而是對帝王的尊稱)

•49、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擢”,提拔,是古代官員任免升降的術語,“提,陟,拔,遷”也表示官員職務提升,而“罷,謫,解,黜”表示官員免職降級。

•B.“京畿”,古代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

•C.“檄”,古代的官方文書,用於曉諭、徵召、聲討,如駱賓王的《討武曌檄》。

•D.“朔”,北(方)。朔庭,指北方異族政權,本文指金人建立的政權。此外“朔”也用來指時間,即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D(朔,指農曆每月初一。)

•5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試”是古代科舉制度中考取貢士的中央考試。會試就是集中全國舉人會同考試之意。

•B.“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C。 六部是中國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機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總稱。

•D。 古代描述官員職務時,“入”指調入京城為官,“出”是指官員犯錯被貶離開京城做官。

D(“出”,離開京城任職,解釋為貶官理解偏差。)

•5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

•B.“丁母喪”指遭逢母親的喪事。舊制,父母死後,子女三年內要在家守孝三年;“服除”,是指守喪期滿。

•C.“年號”是我國古代帝王為記載和計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種稱號,如“元豐三年”。歷代帝王都有年號。

•D.“諡號”古人死後依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或褒貶或同情的稱號。例如諡號“文忠”就是一種褒揚。

C “歷代帝王都有年號”錯誤,是西漢武帝始創的)

•5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唐初設翰林院,作為文人和卜醫技術待詔的處所,並非中央機關。後來另建學士院,入院的稱為翰林學士,專掌皇帝的機密詔令。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帝王召見群臣時,都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後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 C.宰相指輔助皇帝、統領群僚、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其中宰是輔助、相是主宰的意思。

•D.禮部,為六部之一,主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務,長官為禮部尚書,副長官為侍郎。

C 宰指主宰、相指輔助。

53、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華”一詞來源於上古時期,因為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

B.“頓首”是古時的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

C.“博士”在古代為學位名稱,現為官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D.“序”是周代學校的名稱。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選C “博士”在古代為官名,現在為學位名稱。

54、 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宿衛,就是在宮禁中值宿,保衛、護衛皇帝;宿衛軍,是中國古代禁衛軍的一種,為帝王的親軍,負責警衛京畿與王官。

B.朔,又稱新月,指每月農曆初一,此時地面觀測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望,指農曆每月十五日,是從初一到月底之間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既望,一般在月末,這時月相已經殘缺,光線較暗了。

C.在古代,封建君主對妻妾的寵愛叫“幸”,比如“寵幸”“臨幸”“婦女無所幸”;君主駕臨某地,也叫“幸”,如本文中的“幸興元”“幸鳳翔”,後來也泛指皇族親臨。

D.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比如朝笏、象笏等。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B(既望是農曆十六日,表示滿月後一天。)

•5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刺史,古代官職名,漢武帝時在全國分設十三部(州),每部(州)設定刺史一人,巡行郡縣,“刺”有檢核問事之意。

•B.宗廟,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祖宗的廟宇。據學界考證,周代宗廟制規定,只有天子和諸侯可以設宗廟,其餘人則不準設廟。

•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會聲望的年高而見識多的人,“賓禮故老”就是將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賓客一樣敬重。

•D.後生,年輕人、後輩,《論語》中有“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之語。“卿宗後生”即“愛卿家族中的年輕人”。

B (“只有天子和諸侯可以設宗廟,其餘人則不準設廟”錯,學界一般認為,周禮宗廟制度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5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男女成年時要行冠禮,戴上表示已經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還沒有成年。

•B.“釋褐”通常是指脫去平民衣服,開始擔任官職;有時也指新考中的進士被授予官職。

•C.“人爵”是與天爵相對而言的,它是指塵世人們所封的爵位,例如國君所賜的公、侯等。

•D.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抱,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國境以外為海外。

A (應為“古代男子成年時要行冠禮”,另外“還沒有成年”有誤,男子20歲稱弱冠,此時已經成年)

5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擢進士第”意為考中進士,其中的“擢”有提拔,拔選意,往往指提升官職。與“擢”意思相同的還有“陟”“拜”“除”等詞。

•B.“則黥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種刑法,又稱“墨刑”。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額,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適用於較輕的罪犯。

•C.“眾請戮偏裨以塞責”中的“偏裨”指偏將,裨將,是將佐的通稱。古代佐助大將的將領稱偏裨,亦稱副將。

•D.“贈銀青光祿大夫”中的“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追授給死者的一種官職或稱號,也稱追贈;其餘還有贈官、贈典、增諡等。

A(“拜”和“除”是“授予官職”的意思,無提升之意

•5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黃老”分別指黃帝和老子,黃老之術是產生於戰國時期以道家思想為核心的流派,對後來道教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

•B.“案”在古代指進送食物的托盤,形體不大,足很矮,可以託舉起來,也可以放在地上。後來長形的桌子或架起來代替桌子用的長木板也叫“案”。

•C.“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罪三族”指因為一人犯罪而牽連到親屬受罰,是古代專制社會慘無人道的刑法之一。

•D.“右”作為方位名詞指右邊,與“左”相對。古代崇右,故以右為上,為高;而在地理上,以西為左,以東為右。

D

在地理上,以西為右,以東為左。

•59、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十二生肖”又稱屬相。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羊,未為馬,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

•B.“家祭”是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如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麼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C.“六禮”是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D.“三輔”在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隋唐以後簡稱“輔”。

選A 午為馬,未為羊。

•6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從父”指父親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從”表示堂房親屬,“從弟”即堂弟。

• B。 “踐阼”指走上阼階主位,特指皇帝登基。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阼階。

• C。 “丁母憂”,遭逢母親的喪事。舊制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喪,三年內不做官,不應考。

• D。“出”,調出京城,表示貶官,古文表示貶官的還有“奪”“謫”“左遷”“黜”等。

D 出由京官外放地方官。奪、黜都是免去官職

•6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學士院,官署名,掌起草任免將相、號令征伐等機密詔令,並備皇帝顧問,宋稱翰林學士院。

•B.轉運使,主管運輸的巾央或地方官職,宋時該職曾為一個地區實際上的最高行政長官。

•C.遮道,又稱“攔路”“借留”,典出東漢寇恂,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績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D。 致齋,指精緻的書齋學舍,內涵文房四寶,琴棋書畫,茗香繞竹,無不精緻,文化韻味濃厚。

D (致齋,指行齋戒之禮以致敬)

•6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幼孤,隨母適胡氏”,古人又“鰥寡孤獨”之說,其中,“鰥”指無妻或喪偶,“寡”指女子喪夫,“孤”指幼年喪父,“獨”指老而無子。

•B.“洪熙元年”中,“洪熙”是指明仁宗年號。年號始於漢武帝,此後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慶曆四年”“元和十年”均是如此。

•C.“海鹽民”中,“民”是對百姓的稱謂,常見的百姓稱謂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黎庶、蒼生、黎元、氓和足下等。

•D.由於受時代的限制,古人對四方異族的瞭解有限,往往用蠻夷戎狄胡越等來泛指四方異族,對南方各族常稱“百越”或“越族”。

C

足下對人的敬稱,上輩和同輩都可以稱足下。

•6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隸書是先秦時期通行的一種字型,由篆書簡化而成,形體接近於現在的字型,隸書的興起是漢字形體的一次重大變革。

• B.我國傳統的四部分類法把圖書劃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類,稱為四部,其中史部主要收錄各種史書,子部主要收錄諸子百家著作。

• C.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務,吏部尚書是吏部的最高長官,為中央六部尚書之首。

• D.文中“闢”“除”“徙”等詞語均含有任職的意思:“闢”表示被徵召並授予官職,“除”表示任命、授職,“徙”表示官職調動。

A(隸書漢朝時通行)漢字的演化過程有八部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6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任官者並須離職,稱“丁憂”,也稱“丁艱”,這裡的“丁內艱”指遭遇父喪。

•B.受禪是指王朝代換,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禪讓的帝位,源幹上古時的禪讓制,後來中國的王朝更替常以禪讓之名行奪權之實。

•C.不諱是死亡的委婉表達,古人對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委婉表達,如天子死日“崩”,諸侯死日“薨”,士死日“不祿”等。

•D.紳是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圍於腰際的大帶,捂紳就是指把笏板插在腰間,指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引申指士大夫。

A “丁內艱”指遭遇母喪。

•6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謫”常指“古代官吏被降職或流放”,與之意思相近的詞有“遷”“貶”“黜”等。

•B.“奧援”為“暗中支援、幫助的力量;有力的靠山”之意,其中“奧”釋為“深”。

•C.“尚書”為古代官職名,始於戰國,以後歷代相承。文中指“六部”中“戶部”的最高官職。

•D.“廩”可解為“儲存糧食的倉庫”“儲藏的糧食”“公家發放的糧食”等意,後來泛指俸祿。

A(“遷”有“左遷”和“右遷”之分,其中“右遷”指“升官”;“黜”為“降官或者罷官”,與“謫”有區別。)

6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詞還有登基、踐阼等等。

B.原文“正統二年”中的“正統”是年號。古代常用紀年法有干支紀年法(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兩字相配,60年週而復始),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年號干支兼用法等。

C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朝廷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古代科舉考試按照等級次序先後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D.車駕、陛下指皇帝,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文中的年號還有“英宗”。

D 英宗也是廟號

67、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碑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

B.奏議是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

C.駢文又稱“四六文”,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講求辭藻華麗,注重句式整齊,音韻和諧,但內容較空,遠離社會生活,其價值就不大了。駢文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秦漢。

D.在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選C 駢文盛行於隋唐。

6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號是皇帝在位的時候就有的。明朝以前一個皇帝大多不只有一個年號,明朝以後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

•B.“劾”指揭發罪狀,“彈劾”指君主時代擔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劾死”指冒死彈劾。

•C.“巡撫”在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

•D.“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關中”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

B(“劾死”指判決死罪。)

•69、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騎射”是指騎馬射箭。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中,要求掌握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基本才能。其中,射指的就是射箭。

•B.古代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又稱“弱”。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

•C.古時候稱四方異族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現在“南蠻”被用來做罵人話。文中的“蠻”就是指賊人。

•D.高祖,一指先祖稱謂,二為皇帝廟號之一。文中“高祖”是指皇帝廟號。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一律統稱“高祖”。

D項,還有用“太祖”等稱開國皇帝的。(祖父:①曾祖父的父親稱為高祖,而與之對應的親屬稱謂是玄孫,即曾孫的兒子。②也可用於皇帝的廟號。)

70、 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辭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最早見於諸子散文中,後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稱“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

B.“九拜”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

D.“會試”是明清兩代每四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選D “會試”是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

•7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易》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和《詩》《書》《禮》《論語》合稱為“五經”。

•B。舉孝廉是漢朝的一種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舉制的主要科口之一。

•C。幽、厲指周幽王、周厲王,“幽”“厲”是根據其生前品德行為所給的溢號。

•D。免冠,脫去帽子,古時表示謝罪。京房要直諫皇上,故先“免冠”以謝罪。

A《論語》不屬於“五經”之一,《春秋》為“五經”之一。

•72、下列關於文中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考試主要考《四書》 《五經》 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稱會元。

•B. 兵部尚書是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軍事的行政長官。明清時期,兵部各部門分管各地駐軍的糧草,軍隊的調動以及軍隊官員的任命等等事宜。

•C. 贊,是一種以頌揚人物為主的文體,萬貴妃想讓商輅在其亡父的畫像上題寫頌詞,歌頌其父的美好品質及貢獻。

•D. 古代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及其親屬加封叫贈。古代帝王、大臣死後,就其生平事蹟,為之立號,此號稱諡。帝王之諡,由禮官議上;臣下之諡,由朝廷賜予。

A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

•73、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以“六藝”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B.在古代官職任免升降術語中,“謫”是指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除”是指降職並外放,與“謫”相近。

C.在古代地理術語中,“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兩都”在漢代指長安、洛陽。又叫“兩京”。

D.“中國”在古代文獻中是一個多義性的片語。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大致範圍是: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關以東的地區。

選B “貶”是指降職並外放,與“謫”相近;“除”指拜官授職。

•7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為取一與本名涵義無關的別名,稱之為字。

•B。江左,古人習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東西與左右常可互相替代,故江左又指江東。

•C。射策,漢代考試取士方法之一,士子針對策問,提出治理政事方略,後泛指應試。

•D。服闕,古人任職時因你父親或母親去世離職守喪三年,期滿除服,稱之為服闕。

A(古人名與字的

涵義

是相關的,不是無關的。)

•7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五經》是五部儒家經典著作的合稱,包括《詩》《書》《禮》《易》《春秋》。

•B.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貞觀時代,社會安定,政治清明,史稱“貞觀之治”。

•C.大理,即大理寺,古代官署名,是國家刑獄案件審理之地,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院。

•D.“秩滿”指古代官吏任期屆滿。一般十年為一“秩”,故官員任期一般也是十年。

D :按規定,地方官一任三年,任滿必須離開。任內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根據考語決定升遷或降職。

•7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六經,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指的不是這“六經”,而是指六種技能。

•B。參知政事,宋代的一個常設官職,相當於副宰相,設定這一官職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C。卒,指大夫死去。古人通常稱天子死為崩,公侯死為薨,士死為不祿,庶人死則稱死。

•D。致仕,古代指官員辭官或者退休。“乞骸骨”也是這個意思。

A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指的就是六種經書。

•7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教授,職官名,宋、元以後府、州、縣學的學官,掌管學校的考核、測驗等職務。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間用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來相互酬答唱和。

•C.自請以歸,朝廷官員上書皇帝請求辭官回到家鄉,與“乞骸骨”詞義相近。

•D.墓誌銘,是放在墓中以備稽考的石刻文字,記錄死者生平和對死者稱頌、悼念等。

B 【解析】酬唱,只用詩詞,沒有散文。

•7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襲爵,繼承爵位。按規定,第一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爵位;其餘繼承人減三等襲爵。

•B。草制,草擬製書。制是皇帝的命令,制書是用以頒佈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專用文書。

•C。丁母憂,遭逢父母喪事。父母死後,子女要為父母守喪,一般三年,官員還需要辭官。

•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靈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墳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種恩寵。

C.“丁母憂,遭逢父母喪事”錯誤。“丁母憂”是遭遇母親喪事。

•79、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統三年,屬於年號紀年,中統是元朝的第一個年號。

•B。鳴鼓和鳴金是古代打仗時的指揮訊號。鳴鼓是進攻的訊號,鳴金是收兵的訊號。

•C。虎符是中國古代鐵製的虎形調兵憑證,各個朝代的虎符形制都是一樣的。

•D。秩,古代官吏的俸祿或官階、品級。

C,在中國古代,虎符是虎形調兵憑證。虎符專事專用,主要由青銅製造,各個朝代的虎符形制不同。

•8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進”指舊時部屬勸其主登基稱帝,本文指勸說康王建立南宋政權。

•B。“藩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這裡含有“邊界”的意思。

•C。“廷對”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諮詢,或指科舉時代的殿試,本文指後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應,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視為朝政有失的證據。

B項“‘藩’,這裡含有‘邊界’的意思”錯誤,在唐代,“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是“保衛”之意,“鎮”指軍鎮;唐代朝廷設定軍鎮,本是為保衛自身安全

•8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按照我國傳統農曆曆法,文中“朔日”指每月初一。另外,每月月圓那天稱“望日”,通常指十五,每月最後一天稱“晦日”。

•B。“再拜”通常指拜兩拜,是古代一種表示恭敬的禮節;舊時也常作為敬辭,用於書信的開頭或末尾。文中此詞用法為後者。

•C。 天干和地支按照固定順序相互配合,可用來紀年、月、日和時。文中“甲戌”指甲戌年,它的前一年是癸亥年。

•D。“玉堂”原指玉飾的殿堂,常用作對宮殿的美稱,漢朝時是皇宮中的一個殿名。而文中此詞指官署。

C 它的前一年是癸酉年。

•8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為輔助皇帝的高階秘書官。

•B.“振恤”,即賑濟與撫卹,即面對災荒來襲時,各級政府和民間做的相應的反應和對策。

•C.“詔”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秦漢以後,專指帝王的文書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獲得”,“仕”意為“官職”,“致仕”指獲得官職。

D(“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8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璽書,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書。古代遞送文書易於破損,所以竹簡兩片合一,縛以繩,在繩結上用泥封固,鈐以璽。秦以後專指皇帝的詔書。

•B.內遣,指皇帝派大臣到各地巡視,用以監督地方官吏。被派遣的官員一般可以明章或者密奏彈劾官員,各朝代稱謂不同,如監察御史、巡按御史。

•C。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推舉官員的制度,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後來, “孝廉”這個稱呼,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D.贈,即追贈,或追封,指加封死者的官職、勳位,用來表揚對國家有貢獻的死者,如明追贈吳麟徵“兵部右侍郎”, 宋追封岳飛“鄂王”。

B.內遣,指宦官出使

•84、下列對文中畫線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庶孽,指品行邪惡的平民。庶,平民百姓,與“士”相對;孽,邪惡,也指不孝。

•B。聖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類拔萃的人。

•C。三代,夏、商、週三個朝代的合稱。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A “庶孽”指品行邪惡的平民有誤。“庶”與“嫡”相對,指非正妻所生的,妾所生的兒子。

85、 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冠“從”稱謂在典籍中使用非常多,如“從父”、“從舅”、“從子”等,指的是同一宗族中次於至親的人,意為“與父類從”,文中的“從弟”即此類,相當於今天的堂弟。

B.貢舉是我國科舉制度的種類之一,是由特命大臣主持、定期舉行的科考,文中的“知貢舉”,指的是扈蒙參加貢舉科考。

C.翰林院始設於唐,初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自唐玄宗後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職責,宋朝後翰林學士成為正式官職。

D.郊祀,也叫“郊祭”,即祭祀天地日月,是古代至高至重的國家祭典。漢董仲舒有言“國有大喪者,止宗廟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喪,廢事天地之禮也。”

B(“知貢舉”是指主持貢舉考試)

8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六部是我國古代中央行政機構中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其中戶部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長官為戶部尚書。

B.原文“紹定三年”中的“紹定”是年號。古代常用紀年法有干支紀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年號干支兼用法等。一個皇帝一生只能用一個年號。

C。“太學”是中國古代的的一種大學,始設於漢代。為中央官學、最高學府,太學祭酒兼掌全國教育行政。隋代以後改為國子監。

D.古代對人死的稱呼反映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嚴格的等級制度,天子死稱“崩”,諸侯死“薨”,大夫死“卒”,士死“不祿”,一般人死了就直接說“死”。

B(一個皇帝一生可以用多個不同的年號。如文中的“紹定三年”“嘉熙二年”“淳祐二年”都是宋理宗趙昀的年號,宋理宗用過八個年號。

•87、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偏將,副將,將軍的輔佐,此官制始設於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將軍拜授的。

•B。 刑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獄訟事務的官署職務,其最高掌管為刑部尚書。

•C。 實封,食邑制度之一。封戶有虛實之別,其封國並無疆土,封戶亦徒有虛名,唯加實封者,才能收其所得封戶的租稅。

•D。 “遷”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調動講的,也有作降職遠調的例“左遷”,表升遷的詞語還有“擢”、“升”、“出”、“陟”等。

D.出,出,指出京受任。《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中的“出”,就是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8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翰林是我國古代官職名。它的由來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由於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實權,當時號稱“內相”。

•B。河東代指山西西南。因黃河流經山西省的西南境,則山西在黃河以東,故這塊地方古稱河東。秦漢時指河東郡地,唐代以後泛指山西。

•C。掖庭,古代營建皇室宮城時,都以一條南北向的中心線為主,再向東西兩側去延伸其餘宮區。

•D。吏部是在隋、唐、五代被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武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

D項,“掌管天下文武官吏的任免”這一表述有誤,正確的應為“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

89、下列對文中相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密的上疏《陳情表》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言辭慷慨,表達感情直接坦率。

B。三國時期的蜀漢,終於漢懷帝劉禪。蜀國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帝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劉禪卻樂而忘本,樂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聖”之一,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後常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

D。古代臣民上書言事分為“上書”、“上疏”和“上封事”,其區別在於“上書”是臣民向皇帝進言所採用的最常見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上封事則是向皇帝進諫帶有機密性文書。

A.“言辭慷慨,表達感情直接坦率”錯誤。應該是“言辭懇切,表達情感委婉含蓄”。

•90、下列對文中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制書,即制式文書,是朝廷大員頒佈重要法令或褒獎懲戒官員時採用的專用文書。

•B。棄市,為死刑的一種,自商周即有。《禮記》:“刑人於市,與眾棄之。”即在人眾聚集的鬧市,對犯人執行死刑,用於處決某些罪大惡極者。

•C。乾德,是北宋太祖趙匡胤的年號。年號是帝王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古人紀年主要有干支紀年和帝王紀年兩種。

•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後為死亡的通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A 制書就是皇帝說的話。所謂“天子之言曰制,書則載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改命為制,制即成為用以頒佈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專用文書。

•9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襲爵”指封建時代子孫承襲先代的爵位。“侯”為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建興”“成帝”“鹹康”都是帝王年號。“年號”是指古代皇帝紀年的名號。

•C。“至尊”是對皇帝的敬稱,此外還有“陛下”“萬歲”“主上”“聖上”等。

•D。“贈”又叫“追贈”,指古代皇帝為已經去世的官員及其親屬給予的加封。

B.“成帝”是帝號,不是帝王年號。

•9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孤,在句中指幼年失去父親,類似這種委婉的說法還有“失怙”指失去父親,“失恃”指失去母親。

•B.國子,本來指國子監這一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在句中指所立皇太子。

•C.疏,有時指對古書的舊注做進一步解釋,在句中指的臣子向皇帝分條陳述事情的意見書。

•D.祠,是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處所。“祠”左旁“示”表示向神靈出示呈現的祭品等。

B.在本文中,“國子”就是 國子監,“國子助教”是官職名。

•9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後代,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B、太守,是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C、字,古人幼時取字,成人命名,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絡。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於禮貌和尊敬。

•D、殺青,古人在竹簡上寫字,用火烤去竹簡的水分,以便書寫和防蟲蛀,這道工序稱為殺青。後來泛指書籍定稿。

C 解析:古人幼時命名,成人取字。

•9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是指古代男子在十八歲行冠禮後,由父母或師長為自己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名字。

•B.漕運,是指在古代社會,封建王朝將所徵田賦的部分糧食經由水路運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的一種專業運輸方式。

•C.太子少保,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均為負責教習太子的東宮官職,分別是太保、太師、太傅的副職,後來成為一種榮譽性稱號。

•D.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它是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A.字,是指古代男子在二十歲行冠禮後

•9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黜陟”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對官員的晉升或進用,“陟”指對官吏的降職或罷免。

•B.“陛下”原來指的是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後來引申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的敬稱。

•C.“逆龍鱗”比喻犯人主或強權之怒。傳說龍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觸之者則必殺人。後人用“龍鱗”指皇帝或其威嚴。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剝奪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並強制其服勞役,“流”是將罪犯放逐到邊遠地區進行懲罰。

A (“黜”“陟”的意思說反了。

•9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解的一項是(3分)

•A.“茂材”,又作“茂才”,西漢時原作“秀才”,到東漢時因避光武帝劉秀的諱而改為“茂才”。

•B.“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後引申為邊邑、邊境。

•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隋朝開皇二年始 設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D.“甍”是古人對身故的一種說法,本稱諸侯之死,後世也稱皇帝的高等妃嬪、皇子、公主、貴族或官員之死。

D(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稱甍,普通官員之死不能稱甍。

•97、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

•B.“三都”在東漢和唐代所指的內容是不同的:東漢的“三都”指東都洛陽、北都晉陽和京都長安。唐代的“三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宛。

•C.在古代官職任免升降術語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職。

•D.在古代謙辭中,“愚”謙稱自己不聰明,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

選B 東漢的“三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東都洛陽、北都晉陽和京都長安。

•9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蠻,即南蠻,指南方少數民族。古漢族自稱華夏,便把華夏東南西北四方的少數民族分別稱為夷、蠻、戎、狄。

•B。江右,古時以面朝北為準,右為東,左為西。因此,古人把長江之西稱為“江左”,長江之東稱為“江右”。

•C。長短句,和曲子、曲詞、詩餘等,都是詞的別稱。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稱“詞牌”,依調填詞為“依聲”。

•D。三鼓,即三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三鼓,是指23點至次日1點。

B項,“古時以面朝北為準,右為東,左為西”,這一說法有誤,古人習慣以面朝南為尊,左為東,右為西,因此江左,在長江之東,而江右,則在長江之西。故本題應選B。

•99、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

不正確

的一項是

•A。行人,代指掌管朝覲聘問的官吏或者外交官,在此指的是前者。

•B。兩宮,在明時,先朝皇后與皇帝生母並尊為太后,所以兩宮多指兩位太后。

•C。改元,每個年號開始的一年稱為元年,皇帝即位時必須要更換紀年的年號,同一皇帝可以有多個年號。

•D。言官,由監官和諫官組成,合稱為言官。前者是君主監察各級官員的耳目,後者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勸並使之改正的官吏。

C項“皇帝即位時必須要更換紀年的年號”有誤,例如武則天剛即位時並沒有更改年號。

•100、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大臣的功績,在大乘死後,追授給大臣一個較高的官職或稱號。

•B。“弱冠”,男子20歲稱弱冠。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

•C。“可汗”又稱“贊普”“可罕”,中國古代鮮卑、吐蕃、回紇、蒙古等族的君長稱號。

•D。“遷徙”是升遷之意,表示官職升遷的還有“擢”“陟”“晉”“進”“加”“拜”“拔”等。

C 贊普中國古代吐蕃的君長稱號。

•101、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二千石,漢代官員的俸祿等級。後稱郎將、郡守和知府為二千石。

•B.邑,即食邑,封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賦稅而食,故名食邑,也叫采邑。

•C.庠序,古代的鄉學,即地方辦的學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後泛指學校。

•D.諡,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加給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如周厲王諡號“厲”。

C.庠序,商代叫庠,周代叫序。

102、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B.到了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C.“坐”在古代禮儀中指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於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儘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儘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汙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D.“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慈、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尊: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等等。

選D 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

•10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親而年幼於己的同輩男性;唐以後指同祖父不同父親而年幼於己的同輩男性,同今之“堂弟”。

•B.“諸生”,是古代中國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明清後又指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

•C.“陛下”,本指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進言天子時須先呼臺下侍者而告之,後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時對帝王的敬稱。

•D.“崩”,古代對死的一種諱稱,專指皇帝的死亡,意義相同的詞語還有“崩殂、駕崩、仙逝、薨、不祿”等等。

D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像仙人一樣離開人間,是對“死”委婉的說法。

10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本紀”簡稱紀,是中國古代紀傳體史書中的帝王傳記。始於司馬遷的《史記》,在該書中,歷代的帝王傳記稱為“XX本紀”,不過也有例外,如呂雉不是皇帝,但其傳記也稱本紀。

B。“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簡稱,夏朝始設,周代沿襲,“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時高階長官或爵位的稱謂,如晉國六卿。另外古時,公卿也指丈夫。

C。“武庫”,古代官名。漢代置武庫署,有武庫令丞,掌藏兵器。本屬執金吾,晉以後屬衛尉,歷代因之,到宋代才廢。明置武庫司,屬兵部,清末廢。

D。“諡”,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後評給的稱號。如諡號等。另外也有叫做、稱為的意思,如“身死無名,諡為至愚”。

C(“武庫”,是指古代儲藏器物的倉庫。漢代置武庫署,有武庫令丞,掌藏兵器。本屬執金吾,晉以後屬衛尉,歷代因之,到宋代才廢。明置武庫司,屬兵部,清末廢。也有稱譽人的學識淵博,幹練多能的意思。

•10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教授”是指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後成為一種學官名,掌管學校課試等事,位居提督學事司之下。現在是高等學校教師學銜或職務名稱之一。

• B.“母憂乞身”是指遭逢母親去世,在朝廷任職的官員,請求辭職前去為母守孝。

• C.“五更”是指年老還鄉但富有學識經驗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設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禮來對待。

• D.“結髮”,漢族婚姻習俗,一種象徵夫妻結合酌儀式。當夫妻成婚時,各取頭上一根頭髮,合而作一結。

D 此處“結髮”意為“束髮,紮結頭髮”。古代漢族男子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106、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男子20歲時舉行加冠禮,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

•B.賓禮用於朝聘會同,是天子款待來朝會的四方諸侯和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問安的禮節儀式。

•C.郊祭猶郊祀。古代於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禮儀中的主要部分,祭祀物件分為三類:天神、地祗、人鬼。

•D.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儀制祠祭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

D (戶部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

107、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亭長,屬於低於縣一級的行政建制長官。秦、漢時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亭有亭長,掌治安警衛,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滿期之人充任。

B。除、召、拜、遷,是古代官員官職升降任免的稱謂。除、召、拜屬於授職薦舉。除,任命,授職。召,徵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員。遷,屬於調動職務,一般指降職。

C。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小侯,舊時稱功臣子孫或外戚子孫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稱。外戚小侯,指承繼侯爵的外戚子弟。

D。服喪,指喪事辦完後,死者親屬還要在一定時間內在衣著、飲食、起居以及日常生活某些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儀節,以示哀悼,叫做“服喪”。凡是在職官員,須立刻向上級申報,離職去官,回家奔喪,並在家為父母守喪三年(實為二十七個月),此叫做“守制”。否則,以“不孝”論罪。而在古代刑法中,“不孝”屬於“十惡不赦”的大罪之一。

B遷,古代稱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左遷”則是降職貶謫。

•108、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唐初設翰林院,作為文人和卜醫技術待詔的處所,並非中央機關。後來另建學士院,入院的稱為翰林學士,專掌皇帝的機密詔令。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帝王召見群臣時,都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後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C.宰相指輔助皇帝、統領群僚、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其中宰是輔助、相是主宰的意思。

•D.禮部,為六部之一,主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務,長官為禮部尚書,副長官為侍郎

C 宰指主宰、相指輔助。

109、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是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

B.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宋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絡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C.“羹”即肉汁。有兩種:一種是純肉汁,供食飲;另一種是肉羹,製成五味調和的濃肉湯,後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貧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為羹,這就是所謂的菜羹。

D.我國古代傢俱主要有席、床、屏風、鏡臺、桌、椅、櫃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傢俱,最早由樹葉編織而成,後來大都由蘆葦、竹篾編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見席子的應用是很廣泛的。

選B 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絡起來。

•110、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受禪,亦作“受嬗”,指王朝更迭,新王朝的皇帝接受舊皇帝禪讓的帝位。

•B。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多就政事而言。

•C。柱國,古代官名,楚國始設,為最高武官;唐以後,為勳官稱號。

•D。諡指帝王死後,臣子根據其生前事蹟及品德,給予的一個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D.諡,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加給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111、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黜陟”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對官員的晉升或進用,“陟”指對官吏的降職或罷免。

•B.“陛下”原來指的是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後來引申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的敬稱。

•C.“逆龍鱗”比喻犯人主或強權之怒。傳說龍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觸之者則必殺人。後人用“龍鱗”指皇帝或其威嚴。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剝奪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並強制其服勞役,“流”是將罪犯放逐到邊遠地區進行懲罰。

A 黜 :黜 chù 降職或罷免:罷黜。廢黜。貶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陟 :陟 zhì 登高:陟山。晉升,進用:黜陟(指官吏的進退升降)

112、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稷、契、周、召都是古代的有名的賢臣。其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種,被認為是我國農耕業的始祖;周公則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佳話。

B.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階秘書官。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C.致仕,舊指交還官職,即辭官。致仕制度,即官員的退休制度,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典籍中常見的“致事”“下車”“告歸”“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還祿位於君”。

D.兄弟為參、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參星與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對立,不和睦。

C項,“典籍中習見的……“下車”……也都指的是‘還祿位於君’”有誤;“下車”指官員剛到任。

113、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同光,是年號。年號,是我國曆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歷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遇到大事、要事,往往要更改一下年號。

B.中國,古代指中原。中原地區和中原王朝被稱為“中國”,不僅由於地域亦源於文化傳統,因為中原王朝建立之時間較早,經濟與文化具有較高水平,是所謂禮義之邦的華夏文化。

C.夷,我國古代對南部各民族的統稱,古代有“東羌、南夷、西狄、北蠻”的說法,後來用“夷”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D.籓鎮,即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定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唐玄宗為防止邊陲各異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

C項,“我國古代對南部各民族的統稱,古代有‘東羌、南夷、西狄、北蠻’的說法”錯,“夷”是對東方各民族的統稱。古代有“東夷、南蠻、西羌、北狄”的說法。本題錯誤比較明顯,古詩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可見“羌”為西部少數民族。

•114、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是( )(3分)

•A.肉袒指脫去上衣,裸露肢體。古人在祭祀或謝罪時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之意。

•B.宮、商、角、徵、羽,古人認為這五聲分別代表君、臣、民、事、物,五聲不亂,國家的政治就會清明。

•C.定省,即昏定晨省,本指晚間為父母安定床衽,早晨起來省問父母安否;後泛指探望問候父母或親長。

•D.陛辭,臨行前向皇帝告別。陛,特指皇帝宮殿的臺階;陛下,指宮殿的臺階下,後用於對帝王的尊稱。

A 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的評判性稱號”是指諡號。

•115、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茂材”,又作“茂才”,西漢時原作“秀才”,到東漢時因避光武帝劉秀的諱而改為“茂才”。

•B.“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後引申為邊邑、邊境。

•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隋朝開皇二年始設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D.“薨”是古人對身故的一種說法,本稱諸侯之死,後世也稱皇帝的高等級妃嬪、皇子、公主、貴族或官員之死。

D: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稱薨,普通官員之死不能稱薨。

•116、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父”指父親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從”表示堂房親屬,“從弟”即堂弟。

•B.“踐阼”指走上阼階主位,特指皇帝登基。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阼階。

•C.頓首意為磕頭。古時也常用於書、表、奏等文章的結尾,表示敬意。

•D.“出”,調出京城,表示貶官,古文表示貶官的還有“奪”“謫”“左遷”“黜”等。

D

.“出”,調出京城,不表示貶官。古代稱由京官調任地方官為出官。

•117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 )

•A.“僭於天子”,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義或禮儀、器物。

•B.大長公主,即皇帝的姑母一輩的人。史稱“帝姑”。有時僅為尊號、封號或諡號,但也是皇帝的姑母輩。

•C.蹕,古代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

•D.內史,官名。西周始置,協助天子管理爵、祿、廢、置等政務。春秋時沿置。

B(大長公主:不一定是皇帝的姑母輩。)

118、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甫冠:剛剛加冠。古代未成年男子不帶冠,19歲或20歲時舉行加冠禮,標誌著成年。

B。郎中:原指朝廷醫生,自唐以後指分管各司事務的高階官員,位在尚書、侍郎之下。

C。品秩:官品與奉秩。是官職並行的人身等級制度,是官吏政治地位、身份等級的標誌。

D。楮chǔ 幣:宋金元時發行的“會子”“寶券”等紙幣,多用楮皮紙製成。後泛指一般的紙幣

B 【解析】“郎中原指宮廷醫生”錯誤,郎中,官名。始置於戰國,職掌侍衛。

119、

下列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納貲(zi),封建社會的選官辦法,即交納一定的錢財就可以取得入選作官的資格,實質上是公開的買官賣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當於今日的國防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篇、軍械、軍令等。其長官為兵部尚書。

C.羽書,插有鳥羽的緊急軍事文書。《漢書》注:“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

D.芻蕘,割草打柴的人,指代鄉野間見聞不多無知淺陋的人或普通百姓。常用“芻蕘之見”來批評別人見識短淺。

D 芻蕘之見(chúráo zhī jiàn

是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120、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清兩代每隔幾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狀元。

B.在古代禮儀中,“揖讓”有兩種含義: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C.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左傳·曹劌論戰》中有這樣的話:“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六經”指的是六部儒家經典,即在“五經”外,另加《樂經》。也有稱“六經”為“六藝”的,韓愈《師說》中的“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即“六經”。

選A 此處的第一名叫解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