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陝西儻駱道

2022-01-09由 秦工 發表于 歷史

一、路線走向

“儻駱道”又稱“駱穀道”,是長安、漢中間穿越秦嶺的一條穀道。南出山口在漢水支流儻水進入漢中平原處,北出山口在渭水支流西駱峪水進入關中平原處,取此道由漢中去長安,先入儻谷,後出駱谷,故稱為“儻駱道”;由長安去漢中,則先入駱谷,故又稱“駱穀道”。

儻駱道雖得名於儻谷和駱谷,但二谷並不直接相通,中間要經過西駱谷水、黑水、清水、酉水、儻水等河谷,翻越西駱谷水與黑水之間的十八盤嶺、黑水與湑水之間的秦嶺正脊、渭水與酉水之間的興隆嶺、酉水與儻水之間的牛嶺或貫嶺梁等四五道主要分水嶺。而且西駱谷水(全長20餘公里)和儻水河谷(全長約50公里)的路段只有近百里,僅佔全程的1/7。儻駱道並非“一谷二口”,而是透過迂迴曲折的眾多穀道所組成的一條線路。

儻駱道的走向大體是:由長安向西南,經鄠(戶)縣至盩厔(周至),轉西南30裡,從西駱谷口入山,越駱谷關,循黑河西支流陳家河上游,再越老君嶺,沿八斗河、大蟒河河谷、溯黑河西源越秦嶺至都督門,進入漢水支流渭水上源。再向西南翻越比秦嶺主脈更高的興隆山,進入酉水上源的華陽鎮。由華陽鎮向東南沿酉水經茅坪過八里關,又越貫嶺梁經白草驛,出儻谷口。或由華陽鎮向西南,越牛嶺順酉水支流八里河至八里關。或由八里河谷的黑峽、大店子越嶺過四郎出儻谷。也可由牛嶺折西南至鐵冶河,循儻水河谷至洋縣。由洋縣沿漢水北岸渡清水,經漢王城、城固縣、柳林鎮達於漢中。路線全長約765裡,其中谷道約500裡(見2-4-1圖),較之散關道、褒斜道、子午道捷近。

陝西儻駱道

2-4-1圖 儻駱道路線示意圖

儻駱道雖較便捷,但其要翻越的幾座分水嶺的高度,遠遠超過其它各道,路途異常艱險。據文獻記載,駱谷關附近有著名的十八盤和老君嶺。老君嶺至都督門一段道路,蜿蜒於秦嶺主峰太白山南側黑河各支流間,升降起伏於人煙稀少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中。洋州真符縣境有著名的崎嶇八十四里的八十四盤,不僅“絕欄縈迴,危棧綿亙”,而且有被稱為“黃泉”的險地,分佈著一些有毒的動植物,行人視為畏途。故此道開闢利用較晚,直至三國時期始見於歷史記載,被用作官驛大道的時間亦比較短。

駱穀道作為驛道,唐朝後期最為興盛,使用頻繁。官員赴任、述職,使臣出使,多由此路。北宋之後,此道逐漸荒落,經常處於阻塞不通狀態。

二、歷代運用

駱穀道在軍事上的利用,《三國志》多有記載。曹魏正始五年(244),曹爽欲立威名於天下,向蜀漢進攻。是年三月,曹爽至長安,率兵10餘萬人,由駱谷而入。由於蜀漢援兵自涪縣趕到,大將費神進據三嶺,阻截曹爽歸路,魏軍爭險苦戰,始得退回,關中為之虛耗[143]。又蜀漢延熙二十年(257),魏國在東南與吳國發生戰爭,姜維認為有隙可乘,率軍由漢中出發,沿駱谷向北進攻,直至沈嶺。魏軍竭力阻擋,姜維又退回漢中[144]。

曹魏景元四年(263),魏大將鍾會統10餘萬眾進攻蜀漢,分由斜谷、駱谷和子午谷以趨漢中,此即“魏滅蜀”的戰爭。鍾會在進軍時,曾派牙門將許儀(名將許褚之子)在前治道,鍾會中軍後行。由於有些橋道修得不夠堅實,致使橋穿馬足陷,許儀以失職罪被殺。許儀所修之路即駱穀道[145]。

東晉時期,駐守漢中的司馬勳利用關中人民反對羯族後趙政權的機會,於穆帝永和五年(349)北出儻駱道,佔據了長城戍,“壁於懸鉤”。又派部將劉煥向長安進發,但因兵力不足,未克退還[146]。“懸鉤”,地名,《南山谷口考》注稱“在長城戍東”。義熙十二年(416),劉裕伐後秦,進攻關中,令駐守在安康和漢中的姚珍、竇霸各率千人,分別由子午谷和駱谷北出,以相配合。

南北朝時期,關中與漢中分屬兩個割據政權,儻駱道荒塞不通。

隋代,駱穀道又被開通,並置“關官“[147]。

唐武德七年(624)“復開”駱穀道[148]。唐中後期,儻駱道的使用最為頻繁。特別是安祿山叛亂以後,皇帝、大臣、名士,為求近捷,不避艱險,取儻駱道往返於長安、漢中之間。在安祿山叛亂中,唐玄宗本人南逃時走的雖是散關道,但朝臣房琯、李煜、高適等則都取道駱谷捷徑[149]。

唐肅宗及唐代宗時,杜鴻漸以丞相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赴任與還朝均走駱穀道[150]。據沿途官員盛廚傳以事招待的記載,知駱穀道已為驛道。唐代宗寶應元年(762)九月,曾下令金牛、駱谷、子午谷等路沿途關卡,要嚴格檢查旅客所帶武器與通行憑證的登記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即予扣留。可見此時駱穀道上行旅漸盛。唐代宗寶應二年(763)二月,兵部尚書來填被貶為播州縣尉,出長安後,賜死於鄠縣。知儻駱道這時已成為解送貶官、罪犯的驛道。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涇原兵變,朱泚盤據長安,德宗被迫先逃往奉天,後又南經武功、盩厔入駱谷,逃往漢中。次年五月,大將李晟平定叛亂後,德宗又返回長安。

唐憲宗年間(806~820),朝臣文士途經駱穀道者甚多,行旅益盛。僅元和四年至十年間(809~815),著名文士元稹就兩次往返於儻駱道上,寫詩三十餘首,記述沿途風光和驛站。著名詩人白居易、岑參、韓琮、崔覲等,均曾著詩於駱穀道。柳宗元在貞觀年間作《館驛使壁記》,列舉當時京都長安通向四面八方的驛路,入川驛路獨舉駱谷。唐中期以後,是駱穀道使用的鼎盛時期。

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進迫長安,僖宗於廣明元年(880)帶著宦官田令孜等由儻駱道倉惶逃奔漢中、成都。

北宋時期,儻駱道亦曾是驛道。宋敏求《長安志》曾記載了鄠縣、盩厔縣及其通往興道縣(治所今洋縣)的驛館多處。如“櫻桃驛”、“三交驛”、“林關驛”、“大望驛”等。南宋與金對立政權劃秦嶺為界的戰爭時期,駱穀道仍佔有重要地位。據文獻記載,南宋紹興三十一年至隆興元年(1161~1163),金帝完顏亮大舉分道攻宋。西路金軍由鳳翔出散關,宋吳磷部別軍姚仲出駱谷,分道反擊。陸游《憶南鄭舊遊》詩有“千艘漕粟魚關北,一點烽傳駱谷東”之句。

元、明、清時期,駱穀道可能已荒塞不通。《漢中府志》記:“洋縣之北,林深谷邃,蟠亙千里,為梁、雍第一奧阻。”不過,清代也有過藍大順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由雲南進入陝南,又由陝南洋縣沿駱谷北上,出黑水峪,攻佔盩厔縣城。後因清軍強大,又退還秦嶺山中。

三、道路修治

唐朝對儻駱道使用最為頻繁,對道路修治也最為關注。《元和郡縣圖志》記:“駱谷關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武德七年(624)開駱穀道以通梁州。在今關北九里,貞觀四年(630)移於今所。”“真符縣,開元十八年(730)置,初名華陽縣,天寶三年(744)廢。八年,王供開清水谷道,復奏置。其年鑿山得玉冊,因改名真符縣。”清水谷在今洋縣北40裡四郎鄉田家嶺一帶,附近現尚存有清涼寺、馬踩坪等有關遺蹟。德宗建中年間(780~783)修建華陽鎮得意閣,《輿地紀勝》輯錄的《華陽寨摩崖石刻》記有此事。1977年元月漢中地區文物工作者在洋縣華陽鎮南約100米處發現該石刻在河西南石崖上,高75釐米,寬40釐米,以楷書從右向左直行書寫雕刻了4行,共27字。全文為“建中三年造此得意閣並回河鎮,同節度副使張大俠,石工沈長俊記”。這是唐代修築儻駱道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唐末因政治社會不安定,儻駱道年久失修,至五代時已逐漸廢塞不通。後唐明宗時期雖曾一度修築,但最後因工程浩大,任務艱鉅,未能修通而止[151]。

四、沿途要地

儻駱道上的要地,據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有駱谷(口)、儻谷(口)、興勢山、三嶺、沈嶺、長城戍等。

駱谷(口):在今周至縣西南西駱峪河河谷,全長約20餘公里。駱口,即西駱峪之口,在周至縣西南30裡,為儻駱道之北口。《長安志·盩厔縣》載:“洛谷(即駱谷)在縣南三十里,有道入洋州。”《水經注·渭水》記:“渭水又東,洛谷之水出其南山洛(駱)谷,魏甘露三年,蜀遣姜維出洛谷圍長城,即斯地也。”

儻谷(口):又名“駱谷”。在洋縣北,全長約50餘公里。儻口,即儻谷之口,在洋縣北30裡,為儻駱道之南口。《元和郡縣圖志》記:“儻谷一名駱谷,在縣北三十里。”《新唐書·地理志》載:“有駱谷路,南口曰儻谷,北口曰駱谷。”

興勢山:在今洋縣北20裡。《元和郡縣圖志》記:“興勢山,在縣北二十里,蜀先主遣諸葛亮出駱谷,戍興勢山,置烽火樓,處處通照,即此。”

三嶺:在今洋縣東北,但具體位置不詳。據《南山谷口考》注云:“三嶺,一曰沈嶺,在盩厔縣南五十里;一曰姜維嶺,即衙嶺,在鳳翔府郿(眉)縣西南三十里,俗謂之馬鞍山;一曰分水嶺,在乾州武功縣南。胡氏曰:自駱谷出右扶風,間以終南山,其間有三嶺也。一雲駱谷有三嶺關。”

沈嶺:在今周至縣西南,具體位置不詳。

長城戍:《南山谷口考》注稱在盩厔縣西南30裡。辛德勇博士考證在今周至縣東南7裡的上、下高村一帶[152]。

五、沿途驛站及關隘重鎮

都亭驛:在唐長安城內,為儻駱道的出發點。五代及宋、元時期改為秦川驛。

細柳驛:在唐長安城西南33裡的細柳原附近,處於今長安、戶縣之間,灃水東岸。《全唐詩》中有《細柳驛》詩[153]。

鄠縣驛:鄠縣設於西漢。唐時設有館驛。《長安志·鄠縣》條載:“驛在北門內,東北去本府秦川驛七十里,西至盩厔縣驛七十里。”說明宋代設鄠縣驛。

盩厔驛:西漢時設盩厔縣。唐文宗太和九年(835),曾置鎮遏使防守。宋置盩厔驛。《長安志·盩厔》條記:“驛在縣城內,至鄠縣七十里。”

駱口驛:在西駱峪口[154],距盩厔縣城30裡。清代曾設塘防,駐有守兵[155]。

櫻桃驛、三交驛、林關驛、大望驛:據宋敏求《長安志》記:“(盩厔)驛在城內,南至終南山櫻桃驛四十五里;櫻桃驛至三交驛五十五里;三交驛至林關驛四十五里;林關驛至洋州真符縣大望驛七十五里。”但其具體位置未記。

駱谷關:《通典》記:盩厔縣“有駱谷關”。《元和郡縣圖志》記:“駱谷關在(盩厔)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武德七年(623)開駱穀道以通梁州,在今關北九里。貞觀四年(630)移於今所。”

水驛:唐置,在今水上游周至縣都督門附近。唐末僖宗南逃時,曾駐蹕於此,並在這裡頒發詔書,命令駐漢中的山南西道節度使牛顓、駐四川三臺的東川節度使楊師立、駐成都府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等準備接待事宜。

青山驛:見於元稹《望雲騅馬歌》詩:“橐它山上斧刃堆,望秦嶺下錐頭石。五六百里真符縣,八十四盤青山驛。”《輿地紀勝》記,“青山,在真符縣西北一百八十里”。約今洋縣、周至交界處的興隆嶺附近。

華陽鎮、華陽關:唐置,在今洋縣北華陽鎮。《南山谷口考》記:“華陽鎮,在洋縣北一百五十里華陽山下。唐於其地置華陽縣,屬洋州,又置華陽關。”柳宗元《館驛使壁記》雲:“自長安至盩厔,其驛十有一,其蔽曰洋州,其關曰華陽。”唐德宗建中三年(782)置逥河鎮。關鎮並設,足見衝要。

白草驛:唐置,在今洋縣東北14公里白石鄉附近。唐代後期曾任宰相的權德輿,自山南西道節度使卸任,經儻駱道回長安時,死於白草驛。韓愈在《唐故相權公墓銘》中記其事為:“上之元和五,其相曰權公,諱德輿,字載之。……在相位三年,其後以吏部尚書授節山南,……以疾求退,十三年某月甲子,遂逝於洋之白草。”

湑水渡、湑水鎮:宋以後置。在水入漢江的河口附近,西距城固9裡。《九域志》記,“洋州興道縣有水鎮”。《太平寰宇記》記,“水在縣東九里”。《圖書整合·職方典》記,“湑水渡在洋縣西四十里。東岸有湑水鋪,西岸漢王城,……蓋入郡(漢中)之大路也”。

六、棧道遺蹟

考察所見儻駱道計有棧道遺蹟15處,其中西駱峪河谷7處;八斗河、大蟒河河谷4處;黑河河谷3處;酉水河谷1處。

西駱峪河谷棧道遺蹟,七里關及其以北的麻黃溝口和關南的風箱口各1處;西駱峪上游謝石窯等地有4處。其中謝石窯遺蹟儲存最為完整。全長百餘米,由石棧、石砭、橋棧組成,位於西駱峪河西岸。由北而南,先是10餘米石棧構成的棧道,接著是20餘米石砭道和60餘米的棧孔共64孔,有方有圓。在石砭道與棧道之間,有一橋棧,由西岸通東岸。謝石窯以南數里處,有一石砭道遺蹟,長約10米,寬約1。5米,為拓寬石砭道,石砭旁鑿孔穿梁,今留有石樑數個。立碑兒有長約20米、寬約2米的石砭道。偏橋亦存有石棧、石砭路面。

八斗河、大蟒河河谷棧道遺蹟,在八斗河河谷中,麥場及殷家坪附近各有1處。在大蟒河河谷中,鼓轟潭和鼓轟潭西各有1處。鼓轟潭遺蹟儲存較好,規模較大,分佈在大蟒河兩岸,東、西岸各豎有1米多高43釐米見方的石柱(東岸1個,西岸2個),似為架設索橋而設。西岸2石柱下的石質河床上,又有並排4個同等粗壯的石樁孔,1圓3方。鼓轟潭西遺蹟,在河心、河岸兩側留有棧橋孔數個,古駱穀道當在此架橋而過。

黑河河谷棧道遺蹟,黃泥包一帶崖壁上有棧樁50多個。另在釣魚臺附近的黑河邊上,有一段石砭路,名“朱公砭”,乃為紀念清道光年間佛坪廳撫民同知朱光祖修路而刻。附近並建有廟宇。“朱公砭”對面亦有一段棧道樑柱遺蹟,有橫插、豎立兩種,殘長約1。5米左右。

酉水河谷遺蹟,在其上游華陽鎮南門外,現存有橋棧孔數十個。唐德宗建中三年(782)修建的華陽鎮得意閣即此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