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戰國策》:縱橫家的辯術與謀略

2022-01-09由 飄風不終朝z 發表于 歷史

《戰國策》:縱橫家的辯術與謀略

所謂

縱橫家,

是指專門從事外交策略的研究,講究如何揣摩人主心理,運用縱橫捭闔的手腕,約結盟國,孤立和打擊敵國的一類人。縱橫家在鬥爭尖銳又頻繁的戰國時期非常受歡迎,比較為大家所知的有

張儀、蘇秦、陳軫

等。他們也樂於運用自己舌燦蓮花的口才和步步為營的謀略輔佐人主稱王稱霸。

《戰國策》:縱橫家的辯術與謀略

善言的基礎是善思,善思也需要透過善言表現出來,讓人知曉和理解。辯術和謀略息息相關,不可分離。讓我們一起走進戰國時期的奇妙世界,領略當時縱橫家的辯才和智謀,可能也會對我們今後的為人處世,辦事方法有所啟發。

《戰國策》:縱橫家的辯術與謀略

策一

妙用“貪婪之心”

如果能不作戰就獲得數座城池,那自然是天下第一等的美事,因為無法抗拒這種誘惑,不少國君被人利用,最後戰敗割地,追悔莫及。

典型的案例有:秦興師而求九鼎,東周巧言求救於齊(東周策);張儀說楚懷王斷交齊國(秦策);韓國假獻上黨之地,秦王大怒伐長平(趙策)等。

(趙策)

秦國將要攻佔韓國的上黨郡,韓國郡守眼看受不住上黨,暗中派人對趙王說,上黨的官吏百姓不願做秦民但願做趙民,想把上黨的十七座城邑敬獻給趙王。郡守馮亭的話語十分懇切:

“韓不能守上黨,且以與秦,其民皆不欲為秦而願為趙。今有城市之邑十七,願拜內之於王,唯王才之。”

趙王一琢磨,連年作戰得不到一座城池,不費力氣絲毫卻得到十七座城池,划算。於是不顧臣子的反對接納了韓國郡守馮亭的建議。

但趙王萬萬沒有想到,馮亭回去是跟韓王這麼彙報的:

(馮亭)謂韓王曰:“趙聞韓不能守上黨,今發兵已取之矣。”

沒有最陰險,只有更陰險……於是

秦王怒

,令公孫起、王齮以兵遇趙於長平。

秦王怒,也是意料之中:我派兵攻打了這麼久的地方拿不下,你趙國就想坐收漁翁之利?

這件事引發了歷史上有名的“

長平之戰

”,此戰秦國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人。

策二

妙用“疲弱之勢”

作戰時需要追擊疲弱的敵人,但這樣的時機不總有,需要善於觀察局勢,洞察本質,不拘於一地一戰,方能找準弱點,一擊即中。

比較典型地利用“疲弱之勢”的例子有:秦攻宜陽,楚收漁利(東周策);圍魏救趙,一箭雙鵰(齊策)。

(齊策)

魏國要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鄒忌勸齊王不救,段幹綸勸齊王救。齊王採納了段幹綸的建議,準備派兵駐紮在邯鄲城外。段幹綸又言:

“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於其郊,是趙不拔而魏全也。

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

。”

他的意思是,不要派兵救邯鄲,而要攻打魏國的都城襄陵,這樣魏國會在路上疲於奔命,邯鄲也被攻下,趙破魏弱,齊國大利

戰事的結果也如段幹綸所料:

七月,邯鄲拔。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圍魏救趙”的指導思想是攻其所必救,以達到趨利避害、機動殲敵的目的。

齊軍利用趙、魏相爭,互相消耗的機會牽著敵人的鼻子走,使對方疲於奔命,被動挨打。在魏軍的歸途桂陵選好陣地實施截擊,等到魏軍到來,然後一舉殲敵。

策三

妙用“仁義之禮”

戰國七雄雖爭霸於天下,但也講求仁義道德,一諾千金,若失信於諸侯,則會舉步維艱,不易再結盟約。

“仁義道德”可妙用為拒絕“不情之請”的合理理由,也可作為要挾別國的言辭利器,且看各國如何化解呢?

(楚策)

楚懷王死後,在齊國的楚國太子要求回國,齊王乘機要挾:許諾五百里地方可回國。太子無奈只得答應。回國後,齊國帶著車馬來要地,楚襄王(太子即位為楚襄王)召集大臣問計,有人說得給,要不會失信於天下;有人說不能給,國家損耗太大;有人說,不能給,但齊國太強大,我去向秦國求救。楚襄王問慎子,我該聽誰的?慎子說,都聽,可以這麼做:

“王發上柱國子良車五十乘,而北獻地五百里於齊。發子良之明日,遣昭常為大司馬,令往守東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鯉車五十乘,西索救於秦。”

什麼意思呢?就是先派第一個人告訴齊國我們給你地,第二天再派第二個去守住這塊地,第三天再派第三個人駕車向秦國求救。

這樣既全了仁義道德,沒有失信於天下,也不損失國家土地。

最後,秦國五十萬大軍兵臨城下,齊國就嚇跑了,楚國絲毫未損。

(趙策)

趙國使者諒毅帶著厚禮慶祝秦王取得魏國的寧邑,秦王提出要求,趙王需殺了趙豹和平原君,否則兵臨邯鄲城下。面對駭人聽聞的要求,諒毅回答:

“趙豹、平原君,親寡君之母弟也,猶大王之有葉陽、涇陽君也。

大王以孝治聞於天下

,衣服之便於體,膳啖之嗛於口……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還報,敝邑之君畏懼不敢不行,無乃傷葉陽君、涇陽君之心乎?”

好一個“大王以孝治聞於天下”,用“兄弟之情”避開了“政治制裁”的鋒芒,秦王也無話可說,只得用一個“勿使從政”結束這件事。

策四

妙用“遠交近攻”

函谷關是戰國七雄間的天然界限,關以西是秦,關以東是六國。這樣的地理形勢,使得秦要向東方發展,必然會採取遠交近攻的蠶食政策。

在範睢入秦前,秦昭王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準備越過韓、魏攻打齊國。范雎一席話使秦昭王改變了作戰方略,“遠交近攻”也成為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重要外交策略。

(秦策)

睢曰:“大王越韓、魏而攻強齊,非計也。……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藉賊兵而齎盜食者也。王

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今舍此而遠攻,不亦繆乎!”……王曰:“善。”

秦昭王重用了范雎,封為應侯,也算是平衡當時秦宣太后(羋月)和魏冉強大勢力的一種手段。

策五

妙用“捧殺之計”

無法戰勝強大的敵人怎麼辦?商鞅和惠施都採用了讓強敵膨脹,巧讓其他強國代為討伐的策略。商鞅的“以齊伐魏”導致了馬陵之戰的爆發,魏國戰敗後,惠施用相同的手法以楚伐齊,給了齊國重重一擊。馬陵之戰前後可謂計謀環環相扣。

(《戰國策》是國別體史書,這兩個故事是分開記錄的,筆者特意整理,希望讀者有所啟發)

當時魏國強盛,號集十二諸侯朝拜天子,商量攻打秦國。秦王害怕,舉全國積極備戰。商鞅認為以強力不可抵抗,可採用轉圜之策,請求秦王讓自己去見魏王,秦王准許。

衛鞅見魏王曰:“

大王之功大矣,令行於天下矣

。今大王之所從十二諸侯,非宋、衛也,則鄒、魯、陳、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箠使也,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東伐齊……

大王不如先行王服

,然後圖齊、楚。”魏王說於衛鞅之言也,故身廣公宮,制丹衣,柱建旌九斿,從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處之。

衛鞅即商鞅,他先誇獎了魏王一番,用“王天下”勸魏王攻打齊國,最後又說,不如先享受天子的待遇吧。

魏王被誇的昏了頭,把宮室、衣服、車旗等都按照王者的規格來配置,天子能享受的,魏王都享受了。於是:

於是齊、楚怒,

諸侯奔齊,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其十萬之軍。

有一國稱王,其他國必然不滿,齊魏爆發了

馬陵之戰

,魏太子申被殺,損兵十萬。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就清除了禍患,還被分到了土地。

馬陵之戰後,魏惠王憤怒,要舉全國之兵力討伐齊國。幸虧惠施沉著冷靜,面對巨大挫折,仍能保持頭腦清醒,他勸魏王不如先向齊國稱臣,楚國自會出手。

“王若欲報齊乎,則不如因變服折節而朝齊,

楚王必怒

矣。王遊人而合其鬥,則

楚必伐齊

,以休楚而伐罷齊,則必為楚禽矣。是王

以楚毀齊

也。”

結果如惠施所料:

趙氏醜之。楚王怒,自將而伐齊,趙應之,大敗齊于徐州。

惠施的建議,巧妙地使魏國擺脫了困境,借用楚國的力量報了魏國的大仇。這確實是:

在強大時膨脹,必招來忌恨;在弱小時冷靜謀劃,必有轉圜之機。

《戰國策》:縱橫家的辯術與謀略

計謀除了要精心佈局,也需要處驚不變的冷靜、博古通今的學識和循循善誘的語言。在有些時候,只需靜觀時局,看似死局也會有所改觀。這正是:

人力縱然重要,但要給客觀事物同樣的發展時間,這樣客觀和主觀相結合,才能達到協調完滿的結果。

在計謀背後做支撐的,必然有國家實力。秦孝公重用商鞅,施行變法,才有了秦國“

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的古代法治社會,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題外話

本期共讀了五本書,分別是《1453》《財富之城》《從俾斯麥到希特勒》《自由及其背叛》《戰國策》。

《自由及其背叛》從18世紀末的歐洲選取七位思想家,闡述了他們對自由和專制的理解:盧梭極端捍衛人類自由,但反倒成了人類自由最大的敵人;愛爾維修和邊沁一樣,是功利主義哲學的領頭人……如果和《公正》一起讀,應該是一場論述和駁斥的思想盛宴。

中國古代思想和西方傳統思想不太相同,但也有共通之處:注重內心道德和自我約束;善用計謀獲取利益;遵從階級等級嚴明的社會關係等。但

西方思想更注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探討,中國思想家關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所以常見於西方書籍中的是“自由和宗教”,中國則是“父子君臣”。

無孰優孰劣,優秀的思想都可以豐富人類的智慧寶庫,總攬世界文化,方可博採眾長,通透明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