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2022-01-09由 集影齋 發表于 歷史

照片版權屬於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齋”所有。備註也是引用新華社,略有刪減。

媒體類平臺轉載需經本人同意方可!

編輯不易,若君喜歡打個賞!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景德鎮全景 1962年1月4日 夏道陵攝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解放後新建的一條街道—主軸路 同上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景德鎮興建的一所賓館 同上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景德鎮昌江大橋 1964年12月17日 劉成龍攝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7年1月24日 漆荒詩

饒河邊上的沿江碼頭是景德鎮瓷器的出口地,這裡平均每天有近3000擔的瓷器裝船運往鄱陽湖後再轉運國內外各大城市。1956年年產75萬擔,超過解放初期一倍半還多。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1月23日 喻衍華

樂平縣共產主義水庫

是在1958年9月動工興建的,建成後可灌溉20萬畝農田。這是民工們正在主壩工地緊張施工。(樂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說少也不少,多以田間勞作為主,本篇只選了三張)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6年4月11日 詹文良

樂平縣歷居山墾殖場

黨委書記

洪考生

(左)在風雨低溫的夜晚到山區

小坑分場第三生產隊

看護耕牛。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為了改變山區低產面貌,樂平縣委90%以上的幹部已到生產隊蹲點勞動。這是縣委書記

程家明

(左)和縣委其他幹部在

官莊公社董家大隊

和社員一起到田間參加生產。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7年1月24日 漆荒詩

建國瓷廠

是景德鎮的大瓷廠之一。圖為半機械化生產的成型車間正在製作一批工業用瓷。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8年5月4日 漆荒詩

這是正在興建中的

建國瓷廠

的煤窯。因瓷器產量增加很多,松柴緊缺且浪費,景德鎮瓷器就要用煤來燒製了。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1年8月19日 周肇棟

建國瓷廠

女工正在彩繪瓷碗。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7年1月24日 漆荒詩

曾被譽為景德鎮繪瓷的八大名家之一的花鳥畫家

劉雨岑

,今年54歲,繪瓷已39年了。現在在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工作,專門研究、繪製各種美術名瓷。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8年5月8日

這是景德鎮最老的繪瓷家

王大凡

(71歲),被譽為景德鎮八大名家之一,從11歲就開始繪瓷,已經歷了60年的繪瓷生涯。現在他在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工作,專門從事研究繪製各種名瓷畫。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這位年僅14歲的繪瓷工作者

吳錦麗

,已經有兩年繪瓷經驗,也是景德鎮最年輕的繪瓷家。她的作品早在1956年就參加了東德的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覽會。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中級部工程班的學生在燒窯 1959年5月19日 伍素心

瓷都景德鎮1959年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培養陶瓷人才的

陶瓷學院

,有學生600名,經過三年至五年的學習後,將成為中級和高階的技術人才。陶瓷學院有自己的附屬工廠,學生們在這裡勞動、實習,並掌握生產的全部操作過程。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8月13日 狄祥華

1958年,17位越南留學生來到

景德鎮陶瓷學院

學習彩繪。在越南留學生們的作品展覽會上,學院藝術系主任張志湯在為留學生們分析他們的作品,幫助他們提高技術。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1月4日 夏道陵

陶瓷研究所藝術室

副主任的瓷雕老藝人

曾龍升

正在雕塑新作品——大龍舟。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景德鎮陶瓷研究所

已成立七年,使許多失傳已久的制瓷技藝恢復了青春,併為國家培養了1000多名陶瓷工業的技術人才。這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科學試驗。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1月4日 夏道陵

景德鎮在1958年專門建立了一座瓷土加工廠,用現代化的球磨機粉碎礦石製成瓷土為各個瓷廠提供原料。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餘昌仁(左立者)同技術員、工人正在檢查機印花卉的質量 1960年4月29日 喻衍華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廠黨委書記兼廠長艾貴保(左)、副廠長黃林生(左三)等領導同志正在參觀張水貴(右)用“機壓魚盤”生產

景德鎮

紅星瓷廠

老工人

張水貴

餘昌仁

餘建筆

,生產上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歷年來被評為廠、市和省的先進生產者。1960年以來短短的三個月中就一共提出革新專案345件,其中實現49件,使這個廠原成型、彩繪兩個工序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為此,江西省輕工業廳在2月份正式任命他們為工藝工程師和熱工工程師。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1月4日 夏道陵

這是

紅星瓷廠

的一個壓坯車間。德鎮各大瓷廠已廣泛採用半自動壓坯機壓制瓷器。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解放後新建的第一個機械化瓷廠——宇宙瓷廠外景 1962年1月18日 夏道陵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學校——陶瓷學院

在國民統治時期,景德鎮的瓷業生產受到了嚴重的摧殘,瓷業工人多流離失所。一直到解放後,這座古老的瓷都才逐步得到恢復,還擴建了廠房,增加了裝置,瓷業工人迅速增加,現在景德鎮瓷器的產量和質量都遠遠超過解放前歷史最高水平。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2月26日 夏道陵

這是

紅星瓷廠

進行瓷盤施釉、拋光等操作的一條流水線。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現在是

紅旗第一瓷廠

的廠長

陳金泉

(右二)在和彩繪車間工人研究日用瓷的新花色。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顏色釉堆雕能手、黨員

李永興

,幾年來培養了100多名新手。這是李永興(右)正在輔導新工人制作顏色釉堆雕的大花瓶。

景德鎮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3月7日 王堅

景德鎮市郊的

國營楓樹山綜合墾殖場

,是一個成長中的新林區,全場已有幼林27萬畝。圖為總場副場長

饒廣文

(左)和技術員、工人在杉樹林裡觀察和研究杉木速生的情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