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江山是帶血的嫁妝!漢桓帝幸運的背後,是大漢的大不幸!

2022-01-05由 吾史無終 發表于 歷史

導讀:

公元146年,進京娶媳婦的蠡吾侯劉志稀裡糊塗地被大將軍梁冀套上龍袍,推上了大漢皇帝的寶座。天上掉下的餡餅是以江山做嫁妝,十五歲的劉志幸福得有些懵,甚至都來不及細看那嫁妝上滲出的鮮血……

劉志的幸運,娶了以江山為嫁妝的媳婦

馬蹄聲濺起了輕塵,夏門亭已在眼前。劉志駐馬,整理了一番衣衫,抬頭凝望著那肅殺的洛陽城。

洛陽城雖然肅殺,但劉志卻興致不錯。因為這次他是奉了太后的懿旨,前來娶親的。

而那未婚妻,則是太后的親妹妹——梁女瑩。

江山是帶血的嫁妝!漢桓帝幸運的背後,是大漢的大不幸!

能與把持朝政的梁家攀上這門親事,身為蠡吾侯的劉志也覺得有些受寵若驚。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更大的驚喜正在砸往他腦袋的路上。

九歲的漢質帝劉纘(音同鑽,三聲)突然死了,朝堂上關於新的皇帝人選吵得不可開交。

而吵得最兇的人,又是大將軍梁冀與太尉李固。

梁冀是梁太后的親弟弟,也是劉志未來的大舅子。於是梁冀一心要擁立劉志為大漢新皇,

畢竟扶植自家人上位於他有莫大好處。

但是太尉李固卻是個一根筋,他和大鴻臚杜喬帶著司徒胡廣、司空趙戒等一票子三公九卿堅持要擁立清河王劉蒜主宰大漢江山。

李固之所以要堅持擁立清河王,自有他的道理:

清河王德行好,江山如畫有德者居之。

而清河王劉蒜明德著聞,擁躉眾多。

一旦清河王繼位,以他從善如流的心性很有可能如漢宣帝一般實現大漢中興。

清河王是漢章帝嫡系後代,在漢質帝無後的情況下,

選一個血脈純正的人繼承大統對於劉氏江山的穩定有重大意義。

清河王年長。從漢衝帝到漢質帝,一個兩歲繼位,一個八歲登基,而且都只當了不到一年皇帝就撒手人寰。帝位如流水一般打著漂兒,於大漢江山來說不是好事。

所以已經成年的清河王劉蒜有著年齡優勢。

自漢安帝13歲繼位,到漢質帝,東漢都是些娃娃皇帝。娃娃當皇帝除了上面說的政權不穩定的弊端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極大的隱患。那就是太后秉政容易造成外戚的尾大不掉,而梁太后一族更是已經秉政三朝。

所以為了改變這種外戚干涉朝局的局面,清河王劉蒜是一個極為合適的皇帝人選。

江山是帶血的嫁妝!漢桓帝幸運的背後,是大漢的大不幸!

李固等人的想法,對於扭轉當時東漢政權的頹勢雖有積極意義。但這對於身為外戚的大將軍梁冀來說卻是砸飯碗的惡毒事情

,所以梁冀自然不會在皇帝人選一事上有所退讓。

梁冀不退讓,李固等人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於是兩方誰都奈何不了誰,只能休會改日再論。

而在這個時候有一個關鍵人物左右了局勢,那就是曹操的爺爺——曹騰。

曹騰之前去拜訪清河王劉蒜的時候吃過閉門羹,所以他一直對清河王有所怨恨,自然不希望清河王繼承大統。

於是他趁休會期,去給大將軍梁冀竄板子。

而被曹騰竄了板子的梁冀果然變得威風凜凜,一開會就亮明車馬炮,非選蠡吾侯劉志當皇帝不可。

梁冀一發怒,李固這邊有些意志不堅定的、諸如胡廣、趙戒等人就想起了梁冀之前所做的那些狠辣之事,於是他們心中瑟瑟發抖、身體則紛紛倒戈跪伏在了梁冀腳下。

滿朝文武,

除了李固與杜喬依然堅持擁立清河王劉蒜以外,其他人都被梁冀的怒火燒得軟不拉幾沒了骨頭。

而收服了其他人,梁冀看都不看李固一眼直接宣佈散會。而後梁冀又與自己的姐姐梁太后碰了個頭,罷免了李固的太尉頭銜。

江山是帶血的嫁妝!漢桓帝幸運的背後,是大漢的大不幸!

剔除了李固這個頑固的絆腳石,梁冀辦起事來就暢快了許多。

他先是將劉志迎到了皇宮之中,又順便把大漢江山當成了嫁妝隨著梁女瑩一起嫁給了蠡吾侯劉志。

只是,

自古皇權之爭都是充滿了鮮血的遊戲。

劉志當皇帝看似僅憑大舅子梁冀耍了一通威風就水到渠成,但在水到渠成之後,那江山化作的嫁妝上依然流淌出了殷紅的鮮血。

嫁妝上流淌的鮮血

這嫁妝上的鮮血是李固與杜喬的。

不意外!

歷史本就是一臺絞肉機,它要前行是需要喝血吃肉的。而它最喜歡的血與肉,就是來自那些有血性且一根筋的老實人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種人往往不會因自身的恐懼而躲避歷史傾倒給他們的滅頂之災。

梁冀想要除掉李固的心思很早就有了,畢竟李固這傢伙對梁冀來說就是人如其名——頑固不化。

而他們的恩怨,則是開始於那遙遠的過去:

漢順帝時期,李固曾上書順帝痛陳宦官與外戚坐大對於天下社稷的危害。並點名讓時任步兵校尉的梁冀放棄兵權,安心做皇帝的小跟班。

李固在任職荊州刺史期間,曾上表參奏南陽太守高賜等人貪贓枉法。高賜等怕的要死,便用金錢抱住了梁冀的大腿。而李固卻在明知梁冀庇護高賜等人的情況下越發加緊搜捕他們,既然李固打狗不看主子,梁冀便在一怒之下免了李固的刺史之職將其調離荊州做了太山太守。

上面這些恩怨對梁冀與李固這等大人物來說還不至於不死不休,因為同在一個朝廷吃飯,筷子互碰是常有之事。真正讓梁冀對李固起了殺心的原因有四個:

江山是帶血的嫁妝!漢桓帝幸運的背後,是大漢的大不幸!

其一,梁冀懷疑李固揪住了他的小辮子。

在兩歲的漢衝帝去世之後,李固和梁冀就曾上演過一次擁立皇帝巔峰對決。只是當時已經被徵召到洛陽待命的清河王劉蒜最終在梁冀的一意孤行之下輸給了八歲的漢質帝劉纘。

不過,漢質帝雖然年齡小,但卻聰明伶俐。他看得出來梁冀不是什麼善茬,但再聰明的小孩也看不透人世的危險。漢質帝就因為他的一句大實話丟掉了性命:

帝少而聰慧,嘗因朝會,目梁冀曰:“此跋扈將軍也!”——摘自《資治通鑑》

漢質帝的童言讓梁冀痛惡欲絕,於是他派人給漢質帝吃的煮餅中下了劇毒。

漢質帝中毒後命在旦夕,他急召太尉李固到宮中,並將自己吃過煮餅後腹痛的事情告訴了李固。

而旁邊的梁冀生怕自己謀逆弒君的勾當敗露,便在漢質帝要水喝的時候編織謊言說怕喝水會嘔吐從而拒絕了漢質帝的要求。梁冀的話還沒說完,漢質帝就撒手人寰,告別了這個他僅停留了八九年的險惡世界。

由於漢質帝將自己的死因告訴了李固,所

以對梁冀而言,要想將自己弒君的秘密永遠埋藏,就勢必要想辦法置李固於死地。

其二,李固擁立清河王的目的讓梁冀後背發涼。

李固在幼帝去世擁立新皇的關口,接連兩次力挺清河王劉蒜,

其根本原因就是李固希望德行出眾的劉蒜能夠挽狂瀾於既倒、重整朝綱,讓東漢實現中興。

但這與梁冀的利益卻是背道而馳的,正如曹騰給梁冀竄板子的時候所言:

清河王為人嚴明,而梁冀一族把持朝政時日已久,再加上樑冀本人過往行事囂張跋扈、所犯罪孽罄竹難書。

一旦清河王上位,那麼梁冀一門就只剩覆滅一途。

所以,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家族命運,梁冀必須要將力挺清河王的李固一擼到底。只有這樣,清河王才會徹底失去翻身的機會。

其三,新上位的漢桓帝有除掉李固的念頭。

老婆帶著江山委身於自己,劉志心裡自然欣喜若狂。但是李固與杜喬曾經的極力反對,卻也讓漢桓帝劉志心中對他們有了疙瘩。

江山是帶血的嫁妝!漢桓帝幸運的背後,是大漢的大不幸!

冤家易結不易解,所以在梁冀產生殺心之時,漢桓帝不介意順水推舟預設梁冀的所作所為

。故而,有當朝天子兜底,梁冀誅殺李固穩定自身權力的心思會更加急切、堅定。

其四,李固的威望讓梁冀膽戰心驚。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勞苦大眾大都是興與衰的苦難者。他們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前行方向,更沒有機會插手帝位之爭。但是在社會最底層的浸淫與摸爬,讓他們有了一雙慧眼。他們知道誰在讓自己飽受煎熬,更明白誰在力圖挽救他們於水火。

所以不受梁冀這等權貴待見的李固,反而成為了百姓心中的的希望與寄託。當梁冀第一次派人構陷李固與清河王謀反有所瓜葛失敗之時,百姓們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震得梁冀耳膜炸響、心驚膽戰。

這,讓梁冀意識到只要有李固這等倍受百姓推崇的人物存在,他就只能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所以,為了讓自己高枕無憂,梁冀下定決心要將李固送上奈何橋。

有了殺人之心,殺人手段對梁冀這等一手遮天的人來講就不是問題。

於是,一根筋的李固和杜喬的血就從梁冀的腳下流到了漢桓帝收下的那份嫁妝之上。

幸運的背後是不幸

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美人與江山,漢桓帝劉志自然是幸運的。

但是,他一個人的幸運卻耗光了大漢社稷的氣數。而這,也成為了如畫的江山最大的不幸。

江山不幸!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的恫嚇,更不是信口開河的胡謅,而是李固在臨死前的悲嘆。

監獄的筆墨有些滯澀,李固卻不在乎,因為他的心中有太多的塊壘需要這筆墨暈開。

而最後的絕筆,李固寫給了倒戈的胡廣和趙戒。

固受國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顧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何圖一朝梁氏迷謬,公等曲從,以吉為兇,成事為敗乎!漢家衰微,從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祿,顛而不扶,傾覆大事,後之良史豈有所私!固身已矣,於義得矣,夫復何言!——摘自《資治通鑑》

這絕筆之中,李固沒有後悔卻有遺憾,沒有畏懼卻滿是痛心,因為大漢衰微從此始矣……

江山是帶血的嫁妝!漢桓帝幸運的背後,是大漢的大不幸!

不幸的是,李固絕筆之時的悲嘆,在歷史的碾壓之下終歸成為了一句讖言。

至少,從漢桓帝開始,江山的不幸已經愈演愈烈:

首先,

少了李固、杜喬這等不畏強權計程車大夫的牽制,梁冀更加肆無忌憚地打擊異己。而剷除了異己,梁冀所代表的外戚勢力更加如日中天,這樣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漢桓帝自己被架空,當了梁冀手中的木偶。而自古以來主弱臣強,就是天下大亂的徵兆。

其次,

沒有人願意做傀儡,包括昏名在外的漢桓帝也是如此。當梁冀權力越來越大的時候,漢桓帝自然不樂意。於是,為了減弱外戚勢力對自己的影響,漢桓帝開始扶植宦官,以求借用宦官勢力來制衡、甚至消滅以梁冀為首的外戚集團。而巧合的是,漢桓帝還真的在梁冀耳目遍地的情況下透過“廁所政變”成功地拔掉了梁冀這根大釘子。

再次,

由於宦官在消滅梁冀的過程中為漢桓帝立下了大功,所以漢桓帝對宦官格外重視,而這又導致了宦官坐大。而熟知歷史的人大都知道,三國亂世就是從何進請董卓帶兵進京誅殺宦官開始漸漸拉開了帷幕的。

所以,可以說正是由於漢桓帝當政期間,大力扶植宦官勢力,最終才埋葬了大漢王朝的。

最後,

士大夫階層在李固、杜喬被梁冀殘害之後本就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後來宦官坐大之後又大肆排擠士大夫,再加上漢桓帝的推波助瀾,最終釀成了黨錮之禍。而黨錮之禍不但造成了東漢朝廷的內鬥,更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的法制基礎。因為,這兩派人玩兒的都是以暴制暴的手段,根本就不將東漢的法令條文放在眼裡。所以,法制基礎的動搖加速了東漢的滅亡程序。

這些愈演愈烈的權利鬥爭,造成的惡果就是野心家起兵謀反、投機者兩面三刀,而貧民百姓則只能背井離鄉,承受上層互相傾軋迸濺而出的苦難。

結語:公元146年,洛陽城外那個駐馬眺望洛陽城的十五歲少年,絕不會想到他之後的幸運會給天下帶來如此大的不幸。然而,那帶著鮮血的嫁妝卻向世人證明:流淌的歲月只會在臉上雕刻出崇山峻嶺,而利益與權力卻能在人的心中生根發芽,最終蹦出一顆顆罪惡的果實。

吾史無終,持續奉獻精彩的歷史故事。

宣告: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