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鄭伯克段於鄢”之中的鄭莊公

2022-01-01由 法道自然祥 發表于 歷史

關於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裡的鄭莊公

先簡述一下事件的經過。鄭武公娶了申國的姜氏並生了鄭莊公和共叔段。姜氏寵愛共叔段而嫌惡鄭莊公。姜氏曾請求鄭武公立共叔段為其繼任者,但被拒絕了。鄭莊公即位後,共叔段封邑為京。

共叔段的封邑僭越先王之制。有大臣建議早做處置,鄭莊公的回答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姑且待之!

隨後共叔段開始插手西邊和北邊的邊邑。 臣屬又諫言儘快處理此事,鄭莊公的回答是:沒有必要,共叔段會自取其辱!

於是共叔段就把西邊和北邊的邊邑納入了自己的封邑。部下說:如果共叔段的資源肥了,勢力就壯大了!鄭莊公說:對君不義,不敬兄長,壯大了也會自行瓦解、分崩離析!

最後共叔段萬事俱備,準備攻打鄭莊公了。鄭莊公得知了他們作亂的日期,於是發兵(一萬五千人)平亂!攻打逃到鄢的共叔段。最終共叔段逃往共國。

有道是防患於未然!共叔段封邑越制,貪得無厭。鄭莊公心裡跟明鏡似的,瞭然於心!大臣們再三建言早做處置。鄭莊公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視而不見,可謂是有效的縱容!

“多行不義必自斃”、“貪得無厭則自取其辱”當然都是真理。勿庸多言!但是事情是不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才想著去解決的!更何況是縱容已經知曉的事情發展到嚴重的地步呢?

鄭莊公完全可以在事件的萌芽狀態,就把問題解決好吧?發兵萬人去平亂,要犧牲多少的性命與資源?其中又裹挾了多少無辜的平凡百姓呀?!鄭莊公的心裡想的是什麼呢?共叔段是鄭莊公的弟弟!

事後,鄭莊公幽禁其母姜氏於潁併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而且“既而悔之”!

一個叫潁考叔的人建言:掘地見水,在隧道中相見,不就不違背誓約了嗎?鄭莊公依此而行,母子相見於隧道之中。一個說:“其樂也融融”,一個說:“其樂也洩洩”。於是母子如初。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匱,其義為存放貴重物品的箱子。那麼此句中的“不匱”,應當就是不私藏貴重東西之義了。所以,“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就是說:謹遵孝道的人是不會有私心的,是會分享、傳揚孝道的!會一直與同類分享此道,幫助同類踐行此道的。

潁考叔自然是:“純孝”。但是鄭莊公是潁考叔的同類嗎?“孝”的本質就是正確地以下事上,以強待弱!下受上的資助,自然要敬上、回饋上;強者善待弱者,當然也會得到弱者的尊敬與回饋!孝道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無私與助人的精神!!共叔段是鄭莊公的弟弟,強者是不是應該及時制止弱者所犯的錯誤以免其誤入歧途呢?姜氏為鄭莊公的母親,兒子是不是更應該適時提醒、扶助母親以使其遠離災禍困苦?!那麼鄭莊公的“既而悔之”是悔之嗎?

所以,《春秋》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