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2021-12-28由 李家和 發表于 歷史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這一段讀起來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這段話非常像我們經常在儒家文化中談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那麼為什麼道家和儒家會有如此相近的闡述呢?其實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本來在很多方面就是相通的,而且他們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也是相互借鑑、相生相長的,可謂殊途同歸。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一段的解讀。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善建者不拔”,如何理解這個“建”字?我們可以參照一個詞:建樹。我們說一個人“頗有建樹”,往往指的是這個人的思想、理論已經到了獨樹一幟、獨成一派的地步。那麼“善建者不拔”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夠按照符合道的方式來發展他的思想,建設他的精神,那麼就一定是長久的,是不會被“拔除”的。

“善抱者不脫”,同樣這句話就好理解了。我們說在《道德經》中曾多次提到這個“抱”字,比如“抱一為天下式”(第22章)和“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第42章)中,都有這個“抱”字,那麼這個“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看一看太極八卦圖就清楚了。一陰一陽之謂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和陽是緊緊地“抱”在一起的,十分的形象。其實在這裡這個“抱”,就是了解道、按照道來做事的意思。所以善抱者不脫,意思就是懂得和了解道、並按照道做事的人,就不會脫離正途,都不會太“離譜”了。

所以我們看“善建者”和“善抱者”,都是老子認同和倡導大家去學習的人,“子孫以祭祀不輟”,子子孫孫、千秋萬代,大家應該像祭祀祖宗一樣,向他們學習,敬仰他們。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那麼這麼做的結果是怎麼樣呢?老子緊接著就說了:“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老子一直覺得,衡量按照道來做事的結果就是是否有德。那麼這個德的大小,就取決於做事的廣度,或者是做事者的胸懷和格局。

如果按照道的思想來修身,那麼這個人得到的德,一定是真實的、純淨的。

如果按照道的思想來修家,一家人都能按照道來做事,那麼這個家庭的德一定是富足盈餘的。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如果按照道的思想來處理鄉里的事情(指的是鄉鄰或者是做一些小的地方官),那麼就會給鄉鄰營造一個很好的鄉風,這個功德就又大了一些。

如果按照道的思想來修國,指的是治理國家,那麼他的功德就更大了,達到了豐足的程度。

如果按照道的思想來修天下,那麼所有天下人就都能受益,真的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個功德就無量了。

所以我們看修身、修家、修鄉、修國、修天下,這五個方面是層層遞進的關係。所以老子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按照道的方式做事,從修身開始,直到推而廣之、惠及天下。既是願景,更是目標和方向。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所以老子說我們要經常地反省自己、審視自己,看看自己的修身,看看自己的家風、鄉風,看看國家的風氣,看看天下是個什麼樣子?就知道我們有沒有按照道的方式來做事了。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老子說,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呢?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啊。

總結一下,從這一章中,我們看到了老子崇尚的兩種做事方式“善建”和“善抱”,這都是圍繞著道來寫的。但是有人說老子的道家思想是無為的、消極的,其實這是不對的。透過這一章我們就可以看出,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一樣積極的,從修身開始,到家庭、到鄉里、到國家、到天下,可以說心有夢想,胸懷天下。老子一直在積極地倡導我們要按照道的方式來做事來修身,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深刻的領會。

《道德經》第54章:老子教給我們:如何才能以天下而觀天下?

這也讓我想起了一代大儒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同樣有著胸懷天下的胸襟和格局,老子作為一位至高無上的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這種胸懷和格局自不必說,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