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2021-12-27由 飛魚說史 發表于 歷史

文|飛魚說史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2000餘年的封建帝制,成就了400多位皇帝,如果加上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人,那是有整整500多位。

這些皇帝中什麼樣的人物都有,有作為的皇帝不少,但荒唐的皇帝也不少,而為了表彰這些皇帝的“功績”,後世之人還習慣為他們冠以諡號。

諡號的文化,博大精深,有作為的皇帝,諡號也很響亮,比如說劉徹,諡號為孝武皇帝,沒有能力的皇帝,諡號也很“低廉”,比如說劉欣,諡號為孝哀皇帝。

而三國時期有一位皇帝的諡號卻非常霸氣。

他的諡號為大皇帝。

這諡號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獨一份,那麼能夠享有如此殊榮的皇帝是誰呢,不是曹操,更不是劉備,而是孫權。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不過縱觀孫權一生的所作所為,其實很難與這個“大”字掛上鉤。

如果非要找出孫權比曹劉兩人更厲害的地方,那麼活得長或許是他最具備優勢的“長處”。

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相互吹捧自己的話,也會出現下面的對話:

曹操:我成名最早,能力最大,還挾天子令諸侯。

孫權:我活得長。

劉備:我左迎臥龍,右接鳳雛,還坐擁五虎上將。

孫權:我活得久。

那麼問題就來了,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這個問題孫權不方便回答,只有由飛魚來代勞,不過說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孫權生平中的三件大事。

孫權生平的三件大事。

在曹操的眼裡,孫權是很秀的,畢竟“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是劉備也無法得到的榮譽,這句話並不是曹操貶低孫權,而是實實在在對孫權的肯定。

而讓孫權坐穩江東的主要有三件大事: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赤壁之戰擊敗曹操。

赤壁之戰是歷史上一次非常出名的大戰,這次大戰的背景是曹操基本肅清了北方的勢力,想要趁勢攻下東吳,成就不世之功業。

於是不顧身邊謀士的勸諫,執意出兵東吳,結果被孫權來了火燒赤壁,曹操丟盔棄甲,要不是關羽講義氣,曹操或許就成為了一個笑話,而此戰也奠定了東吳在長江以南的話語權。

出其不意襲取荊州。

荊州之地,是魏蜀吳三國爭奪的焦點,此地原本是東漢宗室劉表的地盤,後來就被劉備給借了過去,結果卻再也不還了,後來此地就成為了關羽鎮守的地方。

可是這塊地孫權一直想要,後來隨著孫權和劉備的關係逐漸走向冷淡,孫權就把荊州列為了必取之地,於是在赤壁之戰後的第11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殺死了關羽,使得東吳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夷陵之戰大敗劉備。

劉備丟失了荊州,損失了關羽,內心的抑鬱是無以復加的,他要報仇,發誓要把孫權這個碧眼小兒丟進長江裡餵魚,孫權見識不妙,他深知點燃了劉備這個炸藥包,很可能被曹魏來個漁翁得利。

於是就向劉備求和,可是搶了別人的地,殺了別人的愛將,現在又求和,孫權這步棋走得真是讓人無法理解,不過劉備可不管什麼曹魏會漁翁得利,集結蜀漢大軍,一門心思就要找孫權報仇。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孫權一看,既然沒有商量的餘地,那也沒辦法,就只能開打,他看著不要命的劉備,一面向曹魏稱臣,一面積極迎戰,最終在夷陵之地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打敗了不可以一世的蜀漢軍。

經此一役,劉備幾乎全軍覆沒,無奈之下逃亡白帝城,而在此地劉備進行了著名的白帝城託孤,最終一命嗚呼駕鶴西去,而此時曹操已經死去了兩年,孫權的兩大勁敵曹操和劉備自此全部被孫權給熬死了。

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曹操和劉備等人的先後離世,讓孫權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優勢,可是終其一生,孫權都沒能成就統一大業,這又是為何呢?

原因有四點:

蜀漢、曹魏人才仍在。

曹操死後,曹魏大權交到了曹丕的手上,曹丕雖然在歷史上的評價不高,但是也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此外他的手下,謀臣還有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而在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此人在政治上軍事上也頗有建樹,任用司馬懿和曹真等人多次打退了蜀漢和東吳的進攻。

等到曹叡死後,司馬家族逐漸掌握了曹魏的政權,而司馬懿的後代更是湧現出了司馬昭等傑出的領導人,而在武將上有能力的大將也層出不窮,鄧艾、鍾會等人更是橫空出世。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劉備死後,蜀漢大權落在了諸葛亮的手裡,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可是神話般的人物,雖然最終沒能出得了祁山,但他也修復了和東吳的關係。

而在諸葛亮當權期間,孫權也沒有去打蜀漢的主意,畢竟蜀漢地勢複雜,進攻蜀漢會得不償失,更何況背後還有虎視眈眈的曹魏,所以在人才上,即便是曹操劉備死了,東吳也並不具備絕對優勢。

東吳軍事人才多英年早逝。

東吳在軍事上有四大都督,能力超群,這四人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其中的三位都英年早逝,周瑜死時36歲,魯肅死時46歲,呂蒙死時42歲。

而後來僅剩的陸遜,在孫權統治後期根本不和孫權一條心,讓他帶兵去打天下,不說陸遜願不願意,孫權也是不會把兵權全部交給他的,這就導致了東吳其實是缺少有能力的軍事人才,帶兵打仗沒有厲害的大將,孫權也只能憑藉長江天險維持自保。

諸葛亮數次北伐讓孫權洩了氣。

孫權和諸葛亮達成了和解之後,諸葛亮就開始醞釀北伐戰爭,而在這個過程中,孫權是搖旗吶喊的,不過諸葛亮的數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這對孫權有了很大的打擊,畢竟蜀漢憑藉地利和精兵,都無法在曹魏手裡佔到便宜,而孫權自認為手下士兵只擅長打水仗,真要去打曹魏,說不定連蜀漢軍隊都不如。

孫權缺乏雄心壯志偏居江南已經滿意。

這一點是東吳無法開啟北伐戰爭的最重要的一點,孫權是個守成的君主,上文提到的孫權三件大事中,除了耍小聰明奪取荊州這件事是孫權主動做的外,另外兩件都是孫權被逼的。

赤壁之戰是曹操攻打孫權,夷陵之戰是劉備攻打孫權,如果沒有這兩人的主動進攻,孫權根本不想挑起大型的戰爭,不過好在,這兩次戰役,孫權都打贏了,而在這兩次大戰之後,孫權都沒有乘勢擴大戰果,解了危機之後,繼續做自己的江南皇帝。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

孫權從接管東吳的時起,就註定無法一統華夏,而孫權的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導致了群臣不和,朝堂之上矛盾重重。

最終在252年,孫權病逝了,享年71歲,在位24年,諡號大皇帝,而他臨死前留下的爛攤子,也奠定了東吳的覆滅。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三國志》、《建康實錄》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