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國的最後一批貴族,怎麼消失的?

2021-12-27由 說古 發表于 歷史

中國的貴族即為世家大族,起源於東漢,卻終結於唐末。可謂是繁盛非常長的時間,可最終為何還是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了?

世家大族累代不滅,長盛不衰。即便王朝更替,對他們也沒有多大影響,而世家大族中又以七宗五姓最為尊貴,他們分別是:

隴西李氏

(今甘肅省東南部)、

趙郡李氏

(今河北趙縣)、

博陵崔氏

(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

清河崔氏

(今河北清河縣)、

范陽盧氏

(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

滎陽鄭氏

(今河南省滎陽市)、

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 宗族。所以稱之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 或五姓七家。

當時七宗五姓有多尊貴?1。大唐的宰相薛元超曾說自己平生三大憾事之一,就是未能娶得一個七宗五姓族中的女孩兒為妻。2。《新唐書杜兼傳》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就連皇帝嫁女人家貴族也看上你。由此可見七宗五姓當年的威風……

而他們又是如何消失的?

1.選官

在隋文帝任內,廢除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改行科舉取士,目的是擇取人才,摧毀門閥任官系統。可惜隋朝國祚甚短,到唐初,科舉並不發達。

2.地位和選官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世族志》。結果改定皇族宗室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世族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武后為對抗掌握政權的唐宗室、大臣,在科舉制度中提升進士科的地位,使科舉制度更加完備。因進士科難考,而有“五十老明經,六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進士科逐漸受到重視。

這意謂著世族在歷代所享有的優勢,也就是對於經學的優渥學識,隨著科舉制度中進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戰,而主攻明經科的世族影響逐漸衰微。所以唐代出現了由明經科的李黨,也就是山東世族官員,與牛党進士科新銳形成的牛李黨爭。

3。戰爭(根本原因)

中國的最後一批貴族,怎麼消失的?

黃巢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傷亡,富饒的家園與產業也慘遭破壞,而華北世族引以為傲的貫冊祖譜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終與庶民再無區別,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