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雞鳴驛城》(四)蒙元“站赤” 更覺雄

2021-12-26由 絲路連雲 發表于 歷史

《雞鳴驛城》(四)蒙元“站赤” 更覺雄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大草原上建立了“大蒙古國”,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征服戰爭。

1211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3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會河堡(今河北懷安)、懷來(今屬河北)、大敗金軍十餘萬。

公元1215年5月,成吉思汗率兵攻克金國首都燕京(今北京);1274年,元朝在燕京建立大都,成為其政治中心,中都(今張北縣)、上都(和林)為陪都。

元朝的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國土面積達3600萬平方公里。在通訊聯絡上,蒙軍建立了“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

《雞鳴驛城》(四)蒙元“站赤” 更覺雄

元代的驛站稱“站赤”,忽必烈在遼闊的國土疆域內建立了周密的 “站赤”制度。雞鳴堡驛站地處元朝官員從元大都(北京)至元中都(張北)、上都(和林)往來的最捷徑國道——上谷幹道要塞,是京畿第一大驛站。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元朝廷重視,從這時起,雞鳴堡也建起了乾打壘土牆寨堡,併為蒙軍淘金放馬之地。

《雞鳴驛城》(四)蒙元“站赤” 更覺雄

丘處機,中國北方道教全真道掌門人、政治家。1220年始,丘處機從山東、燕京居庸關西去,行程35000裡,以70多歲高齡遠赴西域,與西征的成吉思汗會面,勸說成吉思汗“去暴止殺”、“敬天愛民”。丘處機雪山論道對成吉思汗產生了重要影響,以致成吉思汗後期統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緩。1223年春,成吉思汗沿途派兵護送,丘處機一行人於冬季抵達宣德府(今河北宣化)。而雞鳴堡驛站歸屬宣德府管轄,也承擔著接待丘處機及元朝使節的重任。據史料記載,元代,丘處機曾在雞鳴驛會見忽必烈等人,仍然不斷勸告蒙元將帥減少對人民的屠殺。當時,能夠接待丘處機、忽必烈這樣重量級的使臣,由此可見雞鳴古驛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公元1277年八月,元朝大都(今北京)發生大地震,雞鳴山為震中,山崩地裂廟宇毀壞,人死慘重。元太師右丞相秦王伯顏答刺罕隨皇帝出巡回京,路經此地目睹慘狀,便自己出資,命令下屬組織施工,修復寺院,迅速修成寺院和其他景觀。山下的雞鳴驛也同期得到了建設和修復。

《明史》中的“金幼孜傳” 曾提到雞鳴山:明宣宗(1426-1435)時期,有一次金幼孜伴隨宣宗皇帝巡視邊防,路過雞鳴山。宣宗說: “此山崩於元順帝時,為元亡徵。” 金幼孜回答到:“順帝亡國之主,雖山不崩,國亦必亡。” 這段君臣對話,由雞鳴山說到了元順帝(元朝第十一位皇帝,1368年,明軍進攻元大都,元順帝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明太祖朱元璋以其“知順天命,退避而去”,給予了“順帝”的尊號)。

元代著名詩人郝經(1223-1275年)在《雞鳴山行》一詩中,對這一時期的雞鳴山驛地帶進行了如下描述:

一峰奇秀高插空,

萬馬踏碎青芙蓉。

桑乾黑浪落絕壁,

霜淨天澄更覺雄。

雄壯的雞鳴山高插雲天,山驛下的桑乾河浪濤拍岸,河畔綠色原野猶如芙蓉,萬馬踏青,天寧水藍,好一派大自然賜予的人間仙境。

《雞鳴驛城》(四)蒙元“站赤” 更覺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