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2021-12-23由 鍛彰趣義 發表于 歷史

脫髮,是個歷史悠久的全球性難題。圍繞頭髮,曾經有一條全球產業鏈。

1624年的一天,法國賽納-馬恩省,楓丹白露宮。年僅23歲的法王路易十三對著自己裝飾奢華的梳妝鏡發呆,映在鏡子中的分明是一張蒼白、瘦削的臉,眼神陰鬱而晦暗。最重要的是,在本來應該是頭髮的地方,頭皮清晰可見,襯著這張臉更加古怪。儘管侍從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打理,鋥光瓦亮的頭皮還是能從王冠中露出痕跡。這位年輕的國王沒有變強,但的的確確是禿了。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路易十三禿頂的原因來自新大陸,那就是和菸草、番薯、玉米一起登陸舊大陸的某種疾病。一度被稱為法國痘瘡的這種傳染病,因為查理八世率領軍隊南征北戰,先後傳播到了義大利、日耳曼、荷蘭、英國、俄羅斯。一個世紀間,歐洲大陸“為這個新來的法國痘瘡所苦……不可忍受的爛瘡與灼痛折磨,手臂、肩膀、頸脖、腿脛,全都劇痛不堪,因為骨頭與肉都分離了”。

很不幸,路易十三也經歷了這種痛苦。他的頭髮一把一把從頭上滑落,像極了春天裡被收割的新鮮韭菜。這樣嚴重的脫髮很可能來自汞中毒,這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針對梅毒引起的腫塊和器官變異唯一的辦法。如果是這樣,那麼他蒼白的膚色就很好解釋了。試想一下,這位膚色蒼白、斑禿、不喜歡洗澡的君主,此刻內心的感受,該是多麼糾結啊。法王英年早禿,說出去總不像個樣子。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幸好,法王還有一支專業的時尚顧問團隊為其分憂。不知是誰受到了古埃及時尚的啟發,想到可以為國王制作一頂濃密的假髮來維護王室尊嚴。古埃及人喜歡用人發、羊毛或植物纖維製成的假髮來裝飾他們的頭髮,材質端看社會地位的高低。這種習慣影響到了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尤其是古羅馬人,他們完完全全佔有他們的奴隸,當然也包括頭髮。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艱苦樸素的基督教文明並不鼓勵這種行為,但眼下沒有辦法,頭髮不等人,必須趕緊採取措施,將古老的解決方法照搬到楓丹白露宮來,給這位喜歡透過打獵來展示自己的雄風的國王最後一點尊嚴。這的確是個再偉大不過的想法。因為當路易十三以一頭深色大波浪的嶄新形象亮相於眾人眼前時,頭髮的全球貿易也就此拉開了帷幕。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毫無疑問,假髮的出現解決了困擾上流社會已久的脫髮難題。於是,短短十幾年間,假髮便成為了法國宮廷生活不可或缺的伴侶。可惜貴族們還沒高興多久,新的問題再次出現:動物的毛髮易得,製成假髮戴在頭上卻不夠自然,健康的人類頭髮雖不難買到,但貧民大多營養不良,髮絲瑩潤髮質完好的頭髮太少。再加上有些龜毛的貴族追求濃密高貴的純色,也就是金色或淡金色的長髮,而這種頭髮只有擁有東歐或者北歐血統的女性才有。受制於當時的交通條件和假髮製作技術,符合貴族們所有要求的“處女發”價錢高的驚人。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買賣。法國奧弗涅和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商人看中了其中的商機,做起了頭髮倒賣生意。每年,他們會於固定時間去德國、瑞士、瑞典或俄羅斯的鄉下去收購農女的長髮,有些精明的人甚至直接和荷蘭農民簽訂了長期“供貨協定”,預付定金,讓貧困的村鎮婦女吃好喝好,為頭髮提供充足的營養,並打理得瑩亮光澤,只等3。4年後,頭髮長到20英寸以上時,再上門“割走”長髮。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剪下的頭髮送到城裡,被精心消毒梳理後製成假髮,遮掩男貴族日益光禿的頭頂,滿足女貴族對髮型的百變要求。頭髮成為了富裕階層新的時尚潮流。女士們的假髮髮髻越來越高,裝飾物也越來越富於藝術化。即使經常有某位女士在參加舞會時髮髻掃到頭頂吊燈被砸或被點燃的悲劇訊息傳來,但假髮之於法蘭西,就如窗戶之於英格蘭一樣,都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貴族們光鮮亮麗的假髮全被斬首臺的鮮血染紅後,這種安全隱患才被消除。

但只要人類還脫髮,那麼頭髮貿易就不會中止。1840年,托馬斯·特羅洛普在訪問法國布列塔尼的一個鄉村集市時寫道:“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集市每3。4個購買者中,就有1個頭發收購商人。事實上,哪裡有鄉村集會,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畢竟,再偏遠的村鎮也不缺擁有濃密頭髮的女孩。我看到幾個女孩像綿羊一樣,頭頂的大辮子被一個接一個地剪下,後面還有更多的女孩子在排隊。她們都戴著帽子,長髮垂在腰間。”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如果有女孩子的頭髮極其美麗,或者擁有特殊的髮色,還會引發幾個商販的爭奪。這時最公平的做法就是在市場中間建一個平臺,請來中間人做拍賣師,讓女孩站上臺全方位展示她精心養護的美麗頭髮,而下方的商人們則爭相“出價”:有人會提供幾條絲綢手帕,有人則願意出十碼的印花布,再大方點的可能會給一雙新款時髦高跟靴。

跟年輕女孩交易,這些來自城裡的時髦商品比錢更受歡迎。畢竟大多數女孩即使拿到錢,也會在眨眼間被她們的父母拿走貼補家用。不過也有被父母壓來“剪毛”的女孩,這時她們就只有乖乖坐在臺上,看父母喝著葡萄酒和人討價還價的份了。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有人曾估算過,19世紀歐洲大陸對於頭髮的需求量每年大約在12000磅左右。很顯然,單憑正當貿易渠道是無法填補這個可觀的市場空白的。於是,許多隱秘交易開始滋生。例如在英國,監獄會將入獄犯人的頭髮剃光,再販賣出去“創收”。

而在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天主教國家,女子修道院的供貨渠道則更加穩定。虔誠的信徒通常會毫不猶豫的剪下自己的長髮,而這些頭髮都會在“合適的時機”被交易給合作商。據記載,1890年,曾有一座女子修道院以4000英鎊的價格出售了超過一噸的“教堂存貨”,而圖爾附近的另一個女子修道院則將80磅重的優質頭髮賣給了巴黎的一位理髮師。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還有些零散“供貨者”,提供頭髮的方式較女子修道院要零活很多。許多女工會在家計難以維持的時候,偷偷跑去賣掉自己的一小段髮尾,儘管這要比整體剪下長髮要便宜很多。但即使只賣一小段,在思想傳統的丈夫眼裡也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因此她們只能偷偷地賣,等回家的時候把被剪得參差不齊的頭髮藏在帽子裡。當然還有些有籌謀的婦女,平時就會在梳子上收集掉落的頭髮,等攢成一束就拿去賣掉。

然而隨著工業程序的發展,被工業廢料和工作壓力荼毒的歐洲底層人民也開始憂慮起自己的髮際線問題,經銷商們不得不逐漸將目光轉向了具有蓄髮傳統,價錢卻更加便宜的亞洲國家,開拓廣闊的國際市場。20世紀初期,每年從剛下船的偷渡移民頭上減掉的頭髮大約有15000束。但很顯然,這遠遠不夠。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每日郵報》曾報道說“(商人們)本想和日本建立有利可圖的貿易,也的確有很多日本女孩願意賣掉自己長到腳踝的頭髮。可惜的是,理髮師們發現它們太像馬毛了,不適合英國市場。韓國婦女則是出了名的不懂事,剪下長髮卻寧願編起來做牽驢的繩子。事實證明,中國對於歐美商人來說才是最為可靠的頭髮源產地。僅僅只是從華人的梳子上收集掉落的碎髮,數量就極為可觀。”

儘管全球性頭髮貿易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它和食物一樣,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終極需求。因此在脫髮難題再次席捲而來時,大家也只能認命開啟頭髮貿易新篇章。不過和以前不同的是,隨著假髮製造市場從歐洲大陸轉移到亞洲地區,頭髮的供應髮色也逐漸以黑色為主。21世紀初,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越南、寮國、蒙古、秘魯和緬甸繼中日韓三國後成為了新的頭髮供應地。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禿頂的法國國王惦記上了少女的頭髮

在秘魯,頭髮經銷商甚至還遵循著百年前的傳統,親自驅車趕往各個村落,向等候已久的婦女們收購頭髮。但現今高階假髮市場上最大貨源地還是印度,僅一座寺廟一天就能售出1噸左右的頭髮,很多還“具有天然光澤”,價格卻是行業最低。

其實,對於歐洲市場來說,最受歡迎的仍是來自東歐的金色和紅色長髮,2英尺長的捲髮價格便可高達100美元。可惜的是供給量太少,假髮製作商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亞洲人的黑色長髮——每卷只需要20美元,只要再次漂白和染色,成品效果和真正的金色頭髮相差不遠,並且由於成本低,反而更加受歡迎。當然現在普通的假髮都是用合成纖維製成的,或者還可以我們還可以用具有本國特色的產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