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最牛宋朝文臣戰場指揮,殺退敵人,保家衛國,南北宋各出一人

2021-12-20由 音飆 發表于 歷史

最牛宋朝文臣戰場指揮,殺退敵人,保家衛國,南北宋各出一人

清明上河圖描述北宋首都開封生活景象

宋朝抑制武將,武將沒有帶部隊的權力,因此武將普遍不行,除了北宋末年和南宋末年,因為國破家難,逼得出了岳飛、韓世忠、孟珙、餘玠這樣的大將外,其它和平時期,都幾乎沒有什麼武將。因此,真正打仗的時候,一般都是文臣去指揮。

最牛宋朝文臣戰場指揮,殺退敵人,保家衛國,南北宋各出一人

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名句,它的作者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

北宋初年,宋遼戰爭以後,宋夏也打了一仗。宋夏的這一仗是必打的,因為夏是宋的屬國,宋窩囊地輸給遼了,要想讓夏還奉宋為宗主,那根本就是不過能的。更何況夏還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李元昊。宋夏的這一仗,基本上算是宋輸了。不過,宋雖然輸了,但范仲淹當指揮的時候是贏的。可惜那時候范仲淹只是副帥,而且還受到主帥夏竦的排擠,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要不是范仲淹的堅持,還有最後另一位副帥韓琦倒戈支援范仲淹,這場宋夏戰還不知道要輸成什麼樣子!最重要的是,范仲淹不但打贏了仗,還找到了對付夏遼的辦法,針對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山谷交錯、地勢險要的特點,范仲淹提出“積極防禦”的守邊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築城寨,加強防禦工事,訓練邊塞軍隊,以達到以守為攻的目的。

軍隊制度上,取締按官職帶兵舊制,改為根據敵情選擇戰將的應變戰術;建立營田制,解決軍需問題,使軍隊面貌一新,應變能力和作戰能力大大提高。防禦工事方面,構築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順城 為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戰略體系。對沿邊少數民族,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立賞罰公約,使其安心歸宋。 同時,范仲淹精選將帥、大力提拔軍隊將領,使西北軍中湧現出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又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計程車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

范仲淹利用築城修寨進行積極防禦的思想,使西北軍事防務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邊境局勢大為改觀。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最終締署合約,西北邊疆得以重現和平,沒有窮兵黷武,才有了北宋的歷史文明,人民的富裕安康。

最牛宋朝文臣戰場指揮,殺退敵人,保家衛國,南北宋各出一人

虞允文

南宋時期,宋孝宗發起的北伐戰爭,讓金人認識到南宋人打仗不行,認識到岳飛之後無大將的現實。於是金主完顏亮主動帶兵南下,一直打到採石磯。宋朝在採石磯的武將,要麼沒到位,要麼嚇得往後退。這時候虞允文出現了。當時虞允文字來只是到採石磯去監督的,相當於是紀檢書記。但是武將熊成一窩,監督又有什麼用呢?而另一邊,金人卻已經大軍壓境,在江對面擺開了鋪天蓋地的長陣,準備渡江了。

虞允文

沒有辦法,只能親自上陣,在採石磯組織了一場大戰。虞允文臨危不懼,指揮若定, 向當時軍心散漫計程車兵演說:“若金軍成功渡江,你們又能逃往哪裡?現在我軍控制著大江,若憑藉長江天險,為何不能於死裡求生?何況朝廷養兵三十年,為什麼諸位不能與敵血戰以報效國家?”這番演說成功把士兵團結起來,並大大振奮了軍心。他並隨即把散處沿江各處無所統轄的軍隊迅速統合起來,

以一萬八千人的兵力與十五萬金軍決戰於採石磯,結果金軍被打得落花流水,金帝完顏亮在北逃途中,又被部下殺死,贏得了著名的“採石大捷”

。因為虞允文的出現,金國受到重創,從此再也不敢主動出去,向南宋發動進攻。這是一次文臣指揮的戰鬥,不但贏了,而且還改變了歷史程序。放眼整個南宋,恐怕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有這麼厲害的文臣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