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臺諫制度演變

2021-12-19由 粉桃子話七七八八 發表于 歷史

臺諫制度是古代王朝行使監察職責的政府部門,對於官吏的監察和地方事務的監察。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演變。

接下來會從秦至清給大家講解臺諫制度的演變。

一、秦代

秦朝中央設三公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下轄御史府掌管天下文書和監察。

地方上派御史常駐地方,稱“監御使”。

二、漢代

漢代分西漢和東漢。

西漢承秦制,中央上仍然設御史大夫(主)和御史中丞(副)。地方上廢除監御使,由丞相派“丞相史”負責地方的監察。漢初的丞相地位很大,很多下轄機構都歸丞相府。

漢武帝時設定了司隸校尉,糾察京城百官、管三輔、三河和弘農七郡。俸祿兩千石位比三公,大大削弱的三公的權利。

地方上全國分設十三個監察區,設州刺史以六條問事巡視全國。

東漢統一後光武帝為了管控勳貴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御史大夫更名為司空,改御史府為御史臺,由原來的副級御史中丞擔任掌管。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部(包括十二個州和一個司隸。)司隸校尉兼一州之長並糾察百官(抑制權貴,提高皇權。)

地方上設州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屬郡國,檢察刑獄情況,考核官吏政績,年終奏於皇上,將地方選舉之權轉交給州刺史(東漢末期州刺史擁有行政權和領兵權,三國時期的荊州牧、宜州牧就是州刺史。)

三、魏晉南北朝

校事與典籤

四、隋

御史臺:御史大夫。

五、唐朝

中央設御史臺,御史臺設三院分別為:臺院、殿院和察院。

臺院的長官侍御史掌糾察百官之權。

殿院長官殿中侍御史掌管殿廷供奉之禮儀。

察院長官監察御史掌管分察百僚

地方上,唐初根據全國山川地形分為十道、每道設監察御史一人。玄宗時增為十五道。

六、宋代

宋代臺諫合一,中央上御史臺依舊與唐代相同設三院。

地方上:給知州設立一個通判分知州的權力。

又在各道設立四監司,分別為:轉運使(負責地方漕運,掌管地方財政。被稱為漕臣),提舉常平(王安石變法時初設立,掌管常平倉救濟和水路工程,又被成為倉臣),提點刑獄(掌管司法兼監察,被稱為憲臣),安撫司(掌管安撫使,掌管民事有時監管民政、又稱帥臣。)如此層層分下去,一州之長的知州權利所剩無幾。

七、元代

中央設御史臺,御史臺設殿中司(糾察百官)、察院(作為朝廷耳目、行刺舉之事。)

八、明代

明太祖改御史臺為都察院,長官為都御史、下設監察御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