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恭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

2021-12-19由 史叢擷英 發表于 歷史

清朝開國之初崇德元年(1636年),為滿清立下累累戰功的清太宗皇太極努爾哈赤的長子豪格被封為肅親王,是滿清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傳到清末的善耆已經有二十多代。

恭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

末代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

由於和碩肅親王和皇帝本來就是一家人,所以和碩肅親王的待遇很高,是清王朝僅次於皇帝的大貴族。肅王府不但在朝廷擁有極高的政治地位,也有大片國家無償賜予的地產,田產。他們每年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得到鉅額的財富,過著極為驕奢淫逸的生活。除了自己擁有的驚人的不動產和田產收入以外,光是政府撥款每年就有一萬兩白銀,五千石米。

恭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

末代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

清朝時期,北京城流行一句話: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

傳說當年由於銀子太多,每年肅王府都要曬銀子,怕銀子發黴。

曬的時候,肅王悠閒地坐在屋子裡喝茶,對管家說:“去,查查,銀子少沒少。”管家出去點點,回報說:“沒少”。肅王點點頭:“再曬。”第二天,肅王又對管家說:“去,查查銀子少沒少。”管家又出去點點,回報:“沒少。”肅王再點點頭:“再曬。”如是幾番,管家領悟過來,帶著幾個管事的,一人撮了一簸箕銀子帶回家去,回頭稟報:“銀子少了。”肅王點點頭:“那就收起來吧。”

恭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

位於北京正義路的肅親王府後來成為北京市政府辦公場所

其實,曬銀子,只是肅親王顯擺炫耀的一種方式罷了。

就算到了清王朝滅亡以後,肅親王善耆家在北京、大連、旅順仍然都有大批地產,全家人吃穿不用犯愁。逃亡旅順時期雖無昔日鼎盛的氣象,但家庭生活與做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並沒有改變,依然是王爺府的樣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