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袁崇煥的死是崇禎之過?還是咎由自取?

2021-12-17由 文史墨客 發表于 歷史

很多人議論,袁崇煥究竟是民族英雄還是國賊?

其實,一直以來,袁崇煥的性格很像關羽,對上輕慢對下關懷,他被崇禎下獄而死只能說他沒有生在關羽所在的那個時代一一一那個大浪淘沙英雄競起有劉備的時代。袁崇煥從一開始的戰略就存在一定問題,採用堅城大炮的方法對付快速機動的騎兵部隊,效率極低。而且他只會固守,導致關寧軍野戰能力極差,寧州大捷後,面對逃竄的後金兵連追擊的勇氣都沒有。最後清兵繞過寧錦防線直撲北京,袁崇煥束手無策。如此無能,不殺留著何用?

袁崇煥的死是崇禎之過?還是咎由自取?

袁崇煥

如果崇禎殺吳三桂、祖大友,你看看遼東軍投降不投降?毛文龍不是袁權利範圍能殺的人,如果殺了毛文龍,袁崇煥贏了那也沒問題,畢竟國家是看結果,結果第一,但是袁崇煥輸了,那就是袁的錯誤。當然,第一責任人是崇禎皇帝,往大了說是明朝的統治階層全部。至於京師百姓攻擊袁崇煥,可能有兩條原因:

一、袁崇煥是反動的地主階級的走狗,本來就不和人民站在一起。但是這一條說服力不強,因為滿桂這些人沒有受到這樣的攻擊。

二、不管你承認與否,人民確實是可以被矇蔽的。尤其是資訊渠道不暢通的時代,京師裡的百姓聽風就是雨,達官顯貴們說後金是袁崇煥領來的,他們就信了。

袁崇煥千里馳援京師,反遭寸磔而死,京師百姓爭食其肉,這就告訴了天下的邊將為朱由檢賣命是多麼不值。十五年後,朱由檢在煤山,只有一個太監陪他,孤家寡人,才是真正的活該。崇禎急於求成,但也沒有那麼昏庸,他是隻給了孫傳庭5000人,關鍵是多了也沒有,後來崇禎想派吳甡督師湖廣,兩萬精兵全國都找不到了。哪能說為了看笑話就讓孫傳庭去送死,除了左良玉的20萬官盜,和孫傳庭固守潼關這一點士兵,中原已經沒兵了,拿什麼去對陣李自成的百萬農民軍。

袁崇煥的死是崇禎之過?還是咎由自取?

袁崇煥

撥開種種謎團,就跟破案一樣,尋找最可能的動機,參考當時各方的利益訴求,才能洞悉最接近真相的歷史。太多人把歷史簡單的認為好人就該忠心為國,壞人就該賣國,一旦有這種膚淺的判斷,這段詭異的明末史就沒法甄別。

當時,如果五年平不了遼就得掉腦袋,大話說出去了,難度大、時間緊,後金繞到薊鎮破關入京的方案在慢慢形成!要想讓後金繞遠路就得沒後顧之憂,餓死毛文龍的東江鎮是關鍵第一步,從移鎮風波到誘騙分化基層東江鎮,再到核查人數,斷絕糧餉,東江鎮被折騰的奄奄一息!矯詔乾死毛文龍後,己巳之變爆發,為了再解蟎大人的後顧之憂,又把東江鎮的糧餉斷絕!

作為舉報袁嘟嘟賣糧資敵的趙率教被派去第一個送死。能把四千騎兵全部剿滅,沒點準確情報怎麼可能?必不令越薊的豪言猶在,滿桂侯5000世祿3000還在戰線後方集結,就碰上身著遼軍鎧甲的後金騎兵。餓了兩天的侯世祿軍直接炸營,僅三百家丁跟著滿桂逃走,滿桂不願潰兵影響自己,急忙帶5000人脫離戰鬥。到北京城下,德勝門之戰後金出動黃紅四旗,皇太極親自壓陣!廣渠門則是莽古二胎為首的護軍,帶著一群蒙古軍的偏師!這些軍事安排每一步都透著蹊蹺,也是破解蹊蹺的關鍵證據!德勝門攻破就能直接進城,廣渠門攻破還有一道門!何況進京首功,以皇太極的城府會讓莽古二胎拿到嗎。

宋朝就證明如果還打不過對方,提義和,都是找死。

敵人不會可憐你,修養好後會繼續宰你。首先從戰略上,後金搶了明,最後袁提義和,直接把蒙古推向後金,蒙古看到後金的榜樣也會來搶你。後金趁機進攻朝鮮和遼東時,毛請求袁出兵,袁居然按兵不動。最後明對後金的戰略包圍還是瓦解了。袁的軍事能力不是一般差,所有戰果全靠守城,殺敵數少的嚇人,還吹大捷。袁和後金交手的結果是不斷送裝備送糧食送人頭。很多人說明軍野戰必輸,都一樣是人,怎麼可能後金不可戰勝,為啥遼東在裝備這麼落後遼西,反而野戰也有過勝利。

袁崇煥的死是崇禎之過?還是咎由自取?

崇禎皇帝

其實,不管袁崇煥、毛文龍都表示在明朝政治舞臺上,崛起一股新的體制外力量,地方化的軍閥。唯一不同的是毛文龍受控制更少,自由更大,袁崇煥具有提出地方練兵解決問題的方案,但還是屬於文官體系利益一員,以及長久儒家文化薰陶的知識分子型武將,其命運介於維護關寧軍這股地方勢力、與中央勢力兩者之間,屬於紐帶,屬於橋樑,也必然在這錯綜複雜纏繞中,走向這兩種力量矛盾引發的巨大沖突中,而死於非命的。唯一選擇就像他的老師,在老家,特別第二次復出時,不出山,什麼都不做,等待命運降臨,或許還可以保命。

人都是複雜的,崇禎、袁崇煥都有自己的問題,但假如要說袁崇煥和清軍有勾結,我是不相信的,崇禎有殺他的理由,而且在他的角度來看理由也充分,但理由充分不代表殺的就對,總體來講,崇禎還是缺少了一點氣魄和大局觀,至少在外患未除的情況下,殺他是大錯特錯。崇禎對袁崇煥還是沒話說的,袁崇煥矯詔擅害毛文龍就不說了,還賣糧助後金度過饑荒,己巳之變讓各路援軍哪來回哪去,留祖大壽不戰過薊州,直到北京城下,估計換誰也會崩潰,從此不輕易相信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