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2021-12-17由 長門文軒 發表于 歷史

距今4800年前後,仰韶時代落下了帷幕,文化面貌大同小異喧囂了近2000年的仰韶諸區域文化在一片狼藉中成為了歷史。東部海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和雄踞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開始進入其巔峰時期。東南方向的良渚文化開始修建外郭城,並以雄偉的莫角山向後人展現了其曾經盛世的繁華。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時光荏苒,三百年的歲月一瞬即逝,盛極而衰的良渚開始進入暮年,雄偉寬闊的城牆上堆滿了各類垃圾,整個社會失去了往日管理有序的繁榮場面。巍峨的大壩也終究無法抵抗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力量,頻繁發生的洪澇災害在民眾期盼的目光中並未停下肆虐的腳步。曾經被良渚王們追捧至無上的神靈們也似乎無暇顧及其信徒們虔誠的祈盼。

強盛如斯的良渚古國在兩百年的抗爭中最後終於在距今4300年前後走完了其光芒四射的歷史。幾乎同時,長江中游曾經勇敢向北方擴張的那些族群也在內部激烈的鬥爭中變得異常好鬥,或許是更多的幻想,讓他們對北方那條大河曾經留給他們的記憶充滿了各種渴望。一場血雨腥風的時代就此拉開了大幕。

我們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前2300年,被學界稱為龍山時代,這個良渚沒落的時期,卻是中原文化浴火重生的開始,鳳凰涅槃或許有其向死而生的精神信仰支撐,但一個社會或者族群靠這些信仰自然是無法取得勝利的。勝負的天平始終是偏向於實力強勁的一方,這條規律似乎時至今日仍然有效。

盤踞在晉陝豫臨境區域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在各方文化進逼之下不得不擇其一進行整合,或許用個歷史詞彙,就是結盟。這個結盟在考古文化上面表現出來的就是中原龍山與海岱龍山幾乎同時出現在中原大地和齊魯大地上,彼此間犬牙交錯的分佈態勢向人們昭示著那是一個雙方和平共處時期。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龍山時代考古文化區

我們看上圖,此時的長江下游地區已經進入了後良渚時代,不見了琳琅滿目的精美玉器,也沒有了精緻多樣的陶器。曾經廣泛分佈的大量遺址消失了,人口的銳減讓這裡繁華不再。

皖西南地區薛家崗文化隨著良渚鼎盛時期的到來走向衰亡,緊隨其後的張四墩甚至沒有被稱作一支考古文化,被學者們命名為張四墩型別。這個區域的沉淪與良渚重心南下不無關係,原本是崧澤時代與長江中游地區進行交流的必經之路,在良渚南移以後,這條通道自然而然的開始了衰落。

原本交流頻繁的長江中游和下游自此少了互動與交流,而雙方不約而同地選擇向北發展。大汶口文化在與良渚文化的不斷碰撞中,自身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向西擴張的態勢也是非常明顯的。長江中游地區文化重心集中在漢水東麓,這裡北上的路徑也是很清楚的,其中一個重要節點自然就是南陽盆地這個區域。我們後文對此再詳細描述,此處暫略。

在近東一些域外文化東進的大潮中,位於後世長城沿線的北方文化區卻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河西走廊玉礦的發現,也讓對玉器羨慕卻不可得的西部人群有了玉的來源,華西系玉器開始崛起。事實上這個時候這個地區的族群可能對西部來的文化和人群更感興趣,對東方的中原未必有多大興趣。兩者之間目前的關係應該屬於各取所需的貿易伙伴關係。

我們再看一張圖。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中原文化區

這張圖用粗線條勾勒出來這個時期幾個文化區交錯分佈的態勢。這個時期各區域的強弱態勢從遺址數量上可以窺得一斑。我們這裡簡要做下說明,資料來源於學者的文章,來源我們不做說明了,向有關學者表示感謝。

中間這個紅色的大圈是此時的中原文化區,這裡發現的考古遺址數大概有1300多個,東部海岱地區大概有1500多個,位於關中的客省莊文化有400多個。北方區和南方區具體數字不是很清晰。晉陝高原地區龍山時代考古遺址非常多,但發掘的並不多,見於報道得更是不很清晰,我們也無從分析了,整個北方區估計幾千個遺址是有的,燕遼地區這個時期很疲弱,到夏代以後才重新繁榮。

本土藍色區域被有的學者稱為高地龍山,中原和海岱地區的龍山被稱作低地龍山。這樣劃分還是很有道理的,不過這個劃分既不是以今天的行政區域劃分的,也不是以考古文化型別分配的。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西部文化分佈

我們將客省莊文化和陶寺文化劃分進高地龍山範疇,不過其文化面貌應該兼具兩者特徵,這裡的客省莊指的是客省莊二期,我們後文都用客省莊來表述,不做說明了。

包括王灣三期、陶寺、三里橋、後崗、造律臺幾支型別的中原龍山文化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體來源,本文如果來不及細說,我們後文會詳細梳理。加上海岱龍山和客省莊文化,這個區域已經發現的考古遺址大概有3200多個。

長江下游在良渚時期發現的考古遺址有200多個,學者估計應該有1000多個,長江中游地區的情況與良渚類似,數值也差不多。但前2300年這個時間,良渚已經消亡了,這裡的考古遺址大多消失了。長江中游此時通常被稱作石家河文化,與屈家嶺文化前後相承。此時雖然屬於強弩之末了,但應該餘威猶在,限於考古材料的不足,我們無法細說。重點看下考古材料比較豐富的中原地區。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王灣三期聚落群

上面這張圖是王灣三期的分佈和聚落示意。從圖上我們不難看出來,王灣三期雖然看上去族群林立,但實際上這裡卻是一個最平穩的地區。東部造律臺型別(也稱王油坊)與王灣三期屬於結盟關係,圖上豎著小旗的地點是修建有城池的。王灣三期與造律臺兩者之間並未見弓拔弩張之勢。而王灣三期主要的防禦中心來自東北方的後崗和西南方的石家河。

蒲城店和郝家臺兩座城池就卡在前往其核心區域的兩條水道上,就是圖上的潁河和汝河,尤其潁河這條通路,是各方文化進抵中原腹地的主要通路,從大汶口時代就已經形成了。東北方的西金城和徐堡兩座城池是一個聚落,兩者之間有一個供應關係,有學者對此做過專門分析,我們這裡不做贅述。兩座城池位於黃河北岸,其防禦者毫無疑問是來自豫北冀南的後崗二期族群。我們認為這個族群是共工氏,共工氏與中原各個族群是相愛相殺,歷時很久了。最後被堯流放到燕山一帶的幽州。

王灣三期的核心區域在嵩山南部,以王城崗和瓦店為中心。東部有人和遺址與古城寨兩座城,嵩山北有“稍柴遺址”,對其核心區形成了拱衛態勢,這個防禦模式後來被二里頭繼承。

我們認為,三里橋和陶寺屬於堯舜族群,其分佈於晉南和豫西,其壓力來自關中的客省莊和北方晉中北地區以及陝北地區的一些文化,如石峁、杏花等北方文化。三里橋和陶寺是廟底溝二期核心文化的直接繼承者。客省莊其核心在關中西部,向東發展與當地廟二文化融合而成。與晉南豫西地區的文化族群關係不很清楚,但從二里頭時期的東下馮和二里頭聯手西進關中,將客省莊驅逐至隴山地區形成齊家文化西山坪型別,這兩個族群的矛盾或許由來已久。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古族與考古文化

我們認為三里橋文化涵蓋了先周族群,有學者認為周人祖先稷的傳說地望位於晉南稷縣附近,與三里橋分佈範圍可以相合。而二里頭二期以後,位於晉南的東下馮西進至關中西部,與周人祖先的傳說也大體相合。至於學界對先周文化的各種討論,我們認為,幾百年的長途遷徙,很難說一個族群的文化能夠維持不變,出現完全變化也是可能的,周人記載其先祖竄於戎狄之間,一個被譽為農神(稷)的族群竟然不會農耕了,其變化之大,可見一斑。

客省莊二期被二里頭驅逐出關中,形成齊家文化的西山坪型別(張忠培等先生觀點),所以其為後世戎狄人的先祖文化還是可以確認的,我們將其劃分為先戎。

後崗二期是共工氏文化的邏輯體現在幾個方面,其南部以孟莊遺址為首的聚落群分佈區域在輝縣一代,這裡被很多學者考證為共工氏的地望。年代上堯舜禹時期也是共工氏活躍時期,共工氏在治水和阻止舜接堯位的記載頻見於史籍,恐不是空穴來風吧。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後崗二期

至於陶寺為堯舜所在,我們這裡不去討論了,學界對此研究很深人,三里橋為舜文化可以參見魏繼印先生論文,梳理得很細緻。

皋陶和伯益為東夷人,這點文獻上說的很清楚,兩者是否有父子親緣關係不好說,但他門是東部族群應該沒問題,從考古上看,兼具中原文化與海岱文化的考古文化非造律臺莫屬,造律臺被發現初期甚至有學者將其劃分進海岱龍山的範疇。當然,造律臺與後崗二期的淵源也頗深。

據文獻所載,皋陶和伯益是禹的左膀右臂,甚至禹定好的傳人就是皋陶,可惜皋陶早逝,所以禹才有了傳位於伯益的想法,後被禹子啟所代,皋陶伯益後人分化為贏、江等姓,分佈區域也位於豫東和皖北這個區域,與造律臺文化可以相合。造律臺文化位於禹族的東面,對於龐大的東夷族群形成一道隔離。我們從文獻上也未看到堯舜禹時期中原族群與東夷族群有過紛爭。也恰恰說明此時兩者是結盟關係。不過所謂狡兔死獵狗烹,夏夷的反目成仇也是利益所在吧,我們後文會詳述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江漢地區考古遺址示意

由上可見中原族群最大的敵對勢力是長江中游的三苗集團。三苗位於江漢平原基本上是學界共識,我們也沒必要深入探討。中原族群與三苗的紛爭歷經堯舜禹三代,至最後禹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廢了三苗,這裡面或許還有皋陶一族的功勞。有學者對文獻和考古材料進行分析,認為文獻上禹徵三苗時候依仗的人面鳥身大神就是皋陶族的句芒神。

中原族群與江漢族群的鬥爭在考古上表現的很明顯,最突出的就是南陽盆地這裡文化面貌的波動。這個時期這裡分佈著中原龍山的下王崗型別,下王崗也成了兼具中原和江漢兩種文化的一種地方型別。實際上就是中原與江漢族群紛爭歷史的反映。

後來發現的平高臺遺址就位於中原進入南陽的咽喉要道上。平高臺據分析有牆垣的存在,其防禦價值自然不低。我們看下圖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王朝最終崛起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南陽盆地

江漢與中原之間的通道如圖所示,先透過隨棗走廊或者漢水進入南陽盆地,然後經唐河進入中原腹地。平高臺就位於方城夏道這條通路的咽喉之處。而堯舜禹與三苗的紛爭也多於南陽盆地的爭奪有關。堯曾戰三苗于丹水之浦,指的就是上圖丹江進入南陽盆地左近。或許就是圖上那個湖,不過沒有詳細考證,尤其這裡的古環境是如何的。

堯舜禹三族之間緊密的關係是其持續發展的基石,首先透過與北方族群的貿易和交流,由西方傳來的小麥和青銅等首先在中原地區發揮了重要作用。透過植物考古可知,在堯舜禹時代也就是龍山晚期,陶寺、王城崗、瓦店幾處中原文化重要遺址已經出現了五穀這樣的多種糧食並存的現象。生計方式的多樣性,讓中原族群抗災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同樣面對洪水降溫等災害的時候,中原人有更強的適應性。

同時重農務實的本地傳統,讓人口能夠得到持續發展,有學者對這個時期江漢地區與中原地區石器進行過詳盡梳理,中原地區更大比例的耜顯示了這個地區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同時在兵器製造上,中原地區對具有強大殺傷力的三稜鏃的使用明顯要多,這體現在軍事器械的更大發展上,直接後果就是軍隊戰鬥力要強。這點從郝家臺遺址出土大量的三稜鏃可見一斑。

生業經濟的多樣化讓中原族群穩定發展,農作物的廣泛種植又保證了人口的持續增加,再加上軍事器械的創新發展極大增強了族群的戰鬥力。所以在千年不遇的大災來臨之際,良渚衰亡了,屈家嶺石家河沒落了。唯有中原文明保持了其持續發展的態勢,完成了對我國新石器末期各支文化的整合,並浴火重生,劃時代的二里頭文化在青銅禮器的耀眼光芒中,閃亮登場。

我們下篇將梳理二里頭時代我國各個區域考古文化的變遷與面貌,敬請期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