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皇帝辦大壽,想做惠及臣民的善舉,為啥變成了一場清查運動

2021-12-17由 蕭家老大 發表于 歷史

皇帝辦大壽,想做惠及臣民的善舉,為啥變成了一場清查運動

皇帝辦大壽,想做惠及臣民的善舉,為啥變成了一場清查運動

在嘉慶當皇帝的二十多年間,他一直有一個缺憾沒有補上。是什麼“缺憾”呢?原來,他父親乾隆皇帝一輩子曾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就是說有五年全國不收稅,此外,還有三年免除過農民的漕糧負擔,這不是全國免稅,而是對中國八個徵收漕糧的省份免稅。這確實是給了老百姓一個大實惠,老百姓發自內心地歌頌皇恩浩蕩,很讓皇帝陶醉。

嘉慶皇帝自然也想做做姿態,給人民一點兒實惠,來換取人民發自內心的感激。但是,這二十多年間,每年財政入不敷出,捉襟見肘,小規模的豁免錢糧不是沒搞過,譬如,遇到戰亂、災荒也做過區域性的豁免,但是,全國範圍內的免稅,他連想也不敢想。

這回,藉著給自己辦六十大壽的時候,嘉慶皇帝下定決心,要搞一次全國免稅。所以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冬,嘉慶皇帝召來戶部的滿漢兩位尚書景安和盧蔭溥,說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這兩個人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表示本朝賦稅標準很低,僅相當於明朝萬曆年間的水平。現在國家非乾隆時代可比,那時候天下太平,用錢的地方少,物價水平也不高,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每年精打細算,勉強混個收支相抵。皇上要是把明年的賦稅給免了,咱們喝西北風不要緊,萬一遇到黃河決口、農民造反,或者邊疆分裂勢力蠢蠢欲動,皇上拿什麼來支應?

嘉慶皇帝沉默了一會兒,以商量的口吻說,這是自己二十多年來的一個願望,而且,從乾隆中期以來,逐漸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慣例,每當遇到國家慶典,都要給老百姓一點兒實惠。如果不表示一下,普天下的老百姓難免背地裡罵娘。所以,希望戶部再研究一下,看有沒有變通的餘地。由於皇帝決心堅定,戶部只好硬著頭皮研究,幾天後,拿出了一個方案:明年不普免錢糧,改為普免積欠的錢糧。戶部尚書說,各省每年都不能保證將老百姓應納的賦稅足額收繳上來,這筆積欠的賦稅數額不小,初步估算一下,有兩千多萬兩白銀,乾脆全部免掉,反正不掏國家腰包,不心疼,而且還省了不少麻煩,不用像討債精那樣,成天跟各省磨嘴皮子。

嘉慶皇帝接到這個方案,內心實在矛盾,他知道,這個方案老百姓得到的實惠有限。這些錢糧長期收不上來,已經形成“呆賬”,有些甚至已成“壞賬”。如今把它免除,表面看是給人民的實惠,實際上口惠而實不至,老百姓未必領情。但是,如果切切實實地給老百姓免一次錢糧,又實在負擔不起,怎麼辦?嘉慶帝最後只能認可了戶部的方案。

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9年)十二月十二日,嘉慶皇帝釋出上諭,首先,表示他十分願意效仿乾隆皇帝普免天下錢糧的辦法,但國家經費入不敷出,所以,等到“將來府藏充盈,仍欲覃敷渥澤”,眼前“宜先蠲除積逋,俾小民戶免追呼,共享含哺之樂”。然後,命令各省將歷年民欠開單具奏,聽候降旨豁免,並先將這道聖旨在城鄉村鎮各處張貼,讓普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皇上的恩典。

嘉慶君臣本來以為,把各省老百姓的欠稅一筆勾銷,應該簡便易行。沒想到,麻煩很快就來了。戶部接到各省上報的請求豁免數額,一核對,發現問題嚴重,於是,戶部尚書覲見嘉慶皇帝,反映各省上報的數額太大,譬如,山東省上報了將近九百萬兩白銀的積欠賦稅。此外,安徽、江蘇上報的數字也明顯離譜。

為什麼積欠如此之大呢?按戶部尚書分析,顯然各省把“官欠”混到了“民欠”裡面,想搭車“報銷”。普通平民百姓不到萬不得已,不敢欠國家的錢。倒是各省督撫,哭窮耍賴,把老百姓上繳的賦稅挪作地方開支,現在想矇混過關。嘉慶皇帝一聽也十分生氣。

戶部尚書接著報告了第二個麻煩:四川總督、貴州巡撫表示,兩省百姓不欠國家錢糧,現在欠錢的一筆勾銷,不欠錢的感覺委屈,請示皇上如何處理。嘉慶皇帝追問,你們不是說各省都欠國家的嗎?戶部尚書小聲地說,原來是估計,現在一核查,發現四川、貴州兩省確實每年足額上繳賦稅。

嘉慶皇帝頓時感覺問題嚴重,按說,四川、貴州兩省踴躍上繳皇糧國稅,可以考慮今年或明年按一定比例減徵兩省的賦稅額度,作為獎勵,難度不大。但此次豁免欠稅的舉措,客觀上鼓勵了偷稅、逃稅、抗稅行為,打擊了納稅人的積極性。而且,如果老百姓考慮到反正欠稅十年一免,將來皇帝七十、八十、九十大壽照此辦理,今後誰肯踴躍交稅?沒想到,一件善舉,結果牽出這麼多麻煩,嘉慶皇帝真有點兒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嘉慶皇帝召軍機大臣一商議,形成了三個對策,作為補救措施:

其一,減徵四川、貴州兩省明年應納賦稅額的百分之二十,以示嘉獎。

其二,向全國臣民強調,此次豁免欠稅“原系特沛之恩”,是特例,絕不是慣例。如果天下臣民以為七旬、八旬、九旬萬壽必有蠲除,遂不踴躍納稅,則大違尊君親上之義。

其三,批評江蘇、安徽、山東三省“官疲民頑”,要求這三省“整飭吏治,化導民風”,並對欠稅較多的州縣稽查核對。如有作弊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這樣一來,這場嘉惠臣民的善舉,轉變成了一場清查運動,地方官吏被折騰得雞飛狗跳。山東省確實存在將“官欠”混入“民欠”的問題,山東省自嘉慶元年以來,民欠二百多萬兩,官欠則高達六百多萬兩,山東官員將這二者捆綁打包,企圖矇混過關,相關人員均受到了嚴厲處分。最後,朝廷與地方討價還價,敲定了豁免數額:全國豁免銀兩千一百二十九萬六千八百餘兩,米穀四百零四萬五千二百餘石。

(本篇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