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二戰德國王牌戰術“閃電戰”,曾橫掃波蘭,為何如今沒落了?

2021-11-25由 雨天聊故事 發表于 歷史

前言

戰爭與和平總是貫穿於時代發展的洪流。二戰時期,各國大相傾軋,舉兵爭鬥,侵略與反抗的鬥爭從未停止。在這段特殊又沉重的時期,一些奇特的戰鬥模式橫空出世,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納粹德國赫赫有名的“閃電戰”模式,那麼,這種模式究竟精妙在哪裡,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二戰德國王牌戰術“閃電戰”,曾橫掃波蘭,為何如今沒落了?

一、戰術效果與形成背景

“閃電戰”模式又名“閃擊戰”模式,是納粹德國於二戰時期創立的一種進攻模式。“閃電戰”,顧名思義,“快如閃電的戰術”。而這種戰術所造成的實際效果也確實沒有辜負它威風凜凜的名字,光是對戰波蘭時期,德軍就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橫掃敵國,造成波蘭27。6萬的傷亡,併成功帶回了69。4萬的戰俘。大戰告捷只是一個開始,在隨後的對外擴張程序中,德國以極快的速度征服了歐洲各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匹黑馬。至於閃電戰的形成背景,這就不得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了。原來,德國一戰後作為戰敗國,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都損失大半,整個國家都籠罩在要賠償戰勝國天價鉅款的陰影之中。德國人生性要強,這樣的屈辱極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與仇恨感。這種濃烈的情緒終於在凡爾賽合約失效後達到了頂端。彼時德國人瘋狂擁護希特勒的治國思想,主張以反抗對抗壓迫,並不斷改良一戰後所發明的“突擊群”戰法。奈何突擊群戰法主要以人作為主體,在冷槍大炮之下,血肉之軀壓根撐不了多久。好在二戰初期內燃機技術出現,給予德國軍甲裝備上的支援,閃電戰模式這才有了真正的名字。

二戰德國王牌戰術“閃電戰”,曾橫掃波蘭,為何如今沒落了?

二、戰術要素與戰鬥細節

既然被叫做“閃電戰”,那麼它在速度上的優勢必然是無可挑剔的。除此之外,“奇襲”與“集中”也是這種戰鬥模式的核心要素。舉個例子,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國以最短的時間調整軍隊狀態,選定進攻便利且不易令人察覺的埋伏地點,利用坦克、摩托車等裝置群的快速移動,結合高超的傘兵配合和飛機投射技術,出其不意地在蘇聯境內突擊幾百公里。

二戰德國王牌戰術“閃電戰”,曾橫掃波蘭,為何如今沒落了?

這種戰術巧妙地利用了人們遇到危難時反應不及的特徵與忌憚聲勢的心理,是戰場的致勝利器。那麼,它的普遍應用又是怎樣的呢?其實閃電戰的進攻模式非常簡單,只需要幾個部隊和士兵們的充分配合,便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功效。航空部隊於戰鬥中先行,空襲敵軍,併為己方掃除地面障礙,傘兵緊隨其後攻破敵後方兵線,裝甲部隊應勢而動包圍並衝散敵人,最後步兵部隊進行最後的清理圍剿。如此一來,敵人便沒有翻身的餘地了。

二戰德國王牌戰術“閃電戰”,曾橫掃波蘭,為何如今沒落了?

三、戰術的缺陷

雖然閃電戰在二戰初期無往不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戰鬥模式的效果卻越來越弱,德國也因此失去了戰鬥優勢。對此,專家研究後,給出了比較嚴謹的結論。“物極必反”的道理大家想必都聽過,閃電戰模式將軍隊的敏捷性與力量發揮到頂峰的同時,也預支了己方戰鬥的餘力。這就意味著,閃電戰術本身不合適長久戰鬥、兵線容易分散的缺陷會被進一步放大,從而威脅到整場戰鬥的結果。

二戰德國王牌戰術“閃電戰”,曾橫掃波蘭,為何如今沒落了?

結語

雖然閃電戰在二戰中期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但它背後所代表的德國人民不甘屈服,努力向上的昂揚姿態卻永留人心。除此之外,他們正視歷史,追求進步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學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