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2021-11-23由 大地理館 發表于 歷史

浙江省西南部,有一個縣叫雲和。這裡的勞動人民他們用鋤頭為大山的脊樑紋身,用犁耙在山嶺上作畫,在山脈上開闢出了一片片伸向雲端的梯田。這裡的梯田有什麼傳奇往事?它們與其他梯田景觀又有什麼不同?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圖/劉麗莉

撰文/魯曉敏

01 千年奇觀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唐代建築復原 圖/圖蟲·創意

唐代的某一個年份,一支梅姓家族步履艱澀地從今浙江省南部的雲和鎮遷至高山上的梅源村。或許是人口的膨脹,或許是與其他家族的競爭中失敗,或許是躲避災禍,或許是不為人知的原因,梅氏先人為了生存,他們驅趕野獸,向險惡的高山要田。他們並不知道,雲和梯田的開端就從那高高舉起的鋤頭開始了。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圖/劉麗莉

一千多年的時間,雲和梯田從梅源村開始發散,跨越崎嶇的高山、延宕的丘陵、平緩的谷地,如同波浪一樣湧向雲和縣的各個角落。從規模上而言,

7.65萬畝的面積,或許是雲南元陽梯田和廣西龍勝梯田之外的又一大梯田群。

雲和梯田具有面積廣、落差大、層次密、線條好、動感強、形狀美,從海拔200米一直攀升到1400米,垂直高度達到1200多米,最多有700多層,梯田高低錯落,其線條如行雲流水。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白鶴尖 圖/劉麗莉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佛兒巖 圖/劉麗莉

雲和縣地處浙江省西南部,位於東經119°33′,與北京同經度;北緯28°06′,與珠穆朗瑪峰同緯度。由於緯度的原因,國內其他成規模的梯田鮮有雪景,雲和梯田成為我國罕見的一處每年落雪的大型梯田群。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圖/劉麗莉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圖/劉麗莉

甌江穿越雲和縣,大大小小的支流遍佈全境,境內有水域面積38。7平方公里,其中仙宮湖為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雲和海拔落差巨大,從海拔

1593米的急劇下降到133米,

屬於典型的高山河谷地形。河谷中的水汽蒸發而上,受氣流影響而形成雲海,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納,高山地區一年中有100多天雲霧繚繞。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圖/劉麗莉

駐於高山之巔,雲海、山村、竹海、溪流、霧凇……各種景緻交織,虛幻與現實共存,組成一幅幅變幻莫測的天然畫卷。雲和梯田隱藏在這幅畫卷中,以一種神秘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02 四季美景

崇頭梯田是雲和梯田的精華。整片山谷雲霧逐漸下壓,似少女輕紗飄逸,似白練飛舞,遠山如蓬萊,如瓊閣,縹渺無蹤。須臾間,太陽從雲霧間噴薄而出,懸浮在山岫上,陽光彷彿一隻無形的巨手一把撥開了沉浮的雲霧,金光掠來,水汽蒸騰,亂紅飛渡,峰巒輝映,銀光璀璨,崇頭梯田呈現出千嬌百媚的瑰麗姿態,變幻出萬花筒般的圖案。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梯田四季 圖/劉麗莉

觀景臺處在高山腰部,向上仰望,一道道整齊的梯田向山頂延伸,如同一架銀色的雲梯伸向天空,直到消失在視線的盡頭。

03 畲寨秘境

隱藏在梯田中的

下垟、梅竹、南山、慄溪、張化、礱鋪、坑根、水碓垟、葉垟

等村落顯得異常低調,沒有高官門第,鮮有豪屋深宅,也少有美輪美奐的雕刻和精美華麗的馬頭牆,有的只是百姓人家,它們隱藏在梯田的線條裡容易被忽略,只有裊裊炊煙才透露出村落的痕跡。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圖/劉麗莉

從山頂踏著積雪一路沿著石子路走到自然村,一路水溪“叮叮咚咚”地追隨著,如同玉佩相碰時發出悅耳的聲音。陽光普照下,一塊塊不規則的水田像無數鏡面,閃著白花花的刺眼光芒,廣袤的天地間一派亮堂堂,彷彿一片巨大的湖泊在我身後緩緩立起。一些梯田漂浮著各種顏色的植被和樹葉,呈現出變幻莫測的色彩,如同畲族少女的七彩百褶裙。一年新的收成在冬天的安靜中儲藏力量,到了秋天,這裡又將是一畦畦翻滾的稻浪。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下垟村 圖/圖蟲·創意

人、示、田組成一個“畲”字,形象地寓指剛開墾的田。“畲”作為族稱,是由於當時畲民到處開荒種地的遊耕經濟生活特點而被命名的。雲和縣是浙江省主要畲族聚居地之一,有著畲族小鳳凰山之稱(畲族發祥地)。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3),在藍敬泉的率領下,一支畲民從福建羅源縣遷徙到浙江雲和縣,大山收留了這個充滿韌性的民族,他們成為浙江最早的畲族居民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雲和畲族同胞 圖/劉麗莉

04 銀礦傳奇

明代,浙江省是全國重點產銀區,浙江採礦區又集中在浙南,在雲南銀礦尚未開採之前,雲和縣的產量居全國之首。據《雲和縣志》記載,明代前期,欽差內官在石浦村設立太監局,在黃家畲村設定銀官局,管理銀礦開採和徵收礦稅。雲和至今還儲存著一塊明天順二年由欽差內官立的“百無禁忌碑”。雲和縣的草蒲礱、回龍山、蘭蓬、赤石等還保留著50多處歷代遺存的礦洞、銀壟、銀坑、冶煉場所以及大量的礦石和礦渣。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坑根石寨,銀礦開採形成的村落 圖/圖蟲·創意

雲和梯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而銀礦開採恰恰是繁榮梯田的最大因素。銀礦開採、冶煉業的興起,礦工大量湧入礦區,使得雲和人口聚增,帶來了社會的繁榮,雲和梯田的面積呈幾何狀不斷擴大。據清順治十三年《雲和縣志》記載:“雲以前,土廣人稀……自坑冶盛,人亦日眾。由是懇闢眾而田土闢也……”

史書沒有記載歷代礦工人數,我們從《浙江通志稿》中查到一個數據:明景泰元年(1450),雲和礦工暴動中5700名礦工以及800多名老弱婦孺被鎮壓。這六千多人只是所有礦工中的一部分,或許當年從事銀礦產業的人數達到了數萬之多。礦工與家屬的吃飯問題需要就地解決,這是雲和梯田繁盛的重要原因。

古代煉銀技術相當繁縟,燒結過程中需要米糊搜拌,在雲和礦區必須種植大量的糧食,作為銀礦冶煉的原材料。於是,在雲和形成了以採礦業為龍頭的經濟鏈,分工明確,專業化操作,礦工在政府官員的監督下,開礦冶煉,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白銀和稅收。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開採銀礦圖

農民和礦工的家屬開墾梯田,從事水稻種植,滿足了礦工家屬、監工以及駐守軍隊所需的糧食,一部分提供給冶煉作為原材料。明萬曆年間,崇頭一帶發現了大量的鐵礦,又有大量的礦工進入礦區採礦,除了梯田規模持續擴大之外,冶鐵業的興起,同樣使得當地開墾技術和築埂修田的技術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這樣說,雲和梯田與中國其他梯田的歷史截然不同,具有它的唯一性,在其他地區不大可能有它的翻版。

銀礦催生了梯田,也催生了雲和縣。明正統十年(1445),葉宗留率領千餘礦工暴動,嘯聚山林,轉戰於閩浙贛三省,逐漸發展成數萬之眾,景泰元年(1450),礦工暴動被明朝軍隊鎮壓。為加強統治,景泰三年,將浙江處州府(今麗水市)浮雲鄉和元和鄉兩鄉合建而成雲和縣。受這次暴動的影響,除雲和縣外,浙江省設定了宣平和景寧縣,福建設定了永安、壽寧兩縣。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雲和的歷史,隱藏在深深的田泥中。梯田成了史冊,立體地記載著它的歷史程序。

05 生態密碼

雲和縣山脈縱橫,世代生活在此的百姓以開墾梯田種稻為生。千百年來,犁田、築田岸、鏟田坎、灌溉等的傳統手藝幾乎沒有改變。

非常奇怪,在雲和梯田中竟然沒有一座水庫,那是如何完成灌溉的呢?靠的是生態系統。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插秧 圖/劉麗莉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開犁節 圖/劉麗莉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豐收節 圖/劉麗莉

任何一片梯田上都有大片林木。雲和的年降雨量達到

2000毫米以上

,這些林木充分地收集雨分、水分,無形的水源積聚在林木中,再源源不斷地釋放水源,形成了一座收放自如的蓄水池,成為滋養梯田的天然水庫。

甌江上游毛細血管一樣支流以及無數的河溝、瀑布、山泉等水系被引入梯田,成為灌溉的水源。森林、水源、梯田,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生態體系。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雲和湖 圖/劉麗莉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三潭 圖/劉麗莉

水網交織和降雨量充沛必將導致泥石流、塌方和水土流失,雲和先人很早之前就擁有了先進的地理認知水準,避開了地質條件惡劣的山地,對坡地進行加固和改造,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局面。或許先人在開墾的過程中經受了巨大的磨難和挫折,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經驗讓後人堅守自然法則,禁止過度開發破壞山體結構,導致自然災害的降生。

先人在很多梯田四周都會種植有一棵樹作為標誌,如同訊號燈,告誡後人不能越線。

先人怎麼知道這個區域就是開發的最大尺度呢?這成了一則謎。

為了開墾10萬畝梯田,浙江雲和人有多拼?

梯田與樹 圖/劉麗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