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2021-11-21由 雲飛趣談 發表于 歷史

我們經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所謂炎黃,就是炎帝與黃帝。

在主流的觀點中,夏商周三代以前是三皇五帝的時代。

但是我們在五帝的族譜中,堯舜禹啥的全是黃帝一脈,炎帝一脈卻沒有。

炎帝一脈到底去哪了?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山海經中記載,炎帝有個小女兒叫女娃,一天她在東海邊玩耍,卻不小心掉進海里淹死了。

女娃死後變成了一隻鳥,名叫精衛。

精衛鳥每天不停地從西山上銜來木頭石塊,丟進東海里,希望把這個害她性命的大海給填平了。

我們理解精衛悲憤的心情,可是她當真只是怪被淹死的東海嗎?

讓我們來看看東海的海神是誰,東海的海神,是她叔伯——黃帝的兒子,她的堂兄弟禺虢。

且不說女娃是神族,在自己堂兄弟的地盤上,按道理也不該那麼輕易掉進海里淹死。

女娃到底怎麼死的,想必大家心裡也能猜到了。所以,女娃悲憤的是堂兄弟禺虢,而她的父親炎帝,對女兒的死,自然也知道不是那麼簡單。

從這裡看來,炎黃之間早就心生嫌隙,黃帝一脈不停挑釁炎帝,女娃之死只是其中一件而已。

女娃溺亡之後,又發生了一事:刑天舞干鏚。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山海經上記載,刑天因與黃帝爭奪神位,被黃帝斬首,葬於常羊山,於是以雙乳為眼睛,以肚臍為口,拿著武器和盾牌舞動。

“與黃帝爭奪神位被斬首”,這段記載,仔細想的話還是有疑點的。

作為炎帝臣子的刑天,有什麼資格去與黃帝爭奪神位呢?要爭也是老大炎帝。因謀反被殺,這樣的“幌子”在歷史上可不少,尤其是老朱,最喜歡給人扣“謀反”的帽子。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刑天脾氣爆,長時間被黃帝的人打壓,心裡早就不爽了,女娃莫名其妙死了,他自然直接去找黃帝算賬。

黃帝也不是善茬,本來就一直顧忌炎帝奪位,看到刑天送上門來,“以下犯上”,這不是正中下懷嘛。

把刑天斬首,黃帝不僅除了炎帝的一員大將,也趁機向炎帝敲個警鐘:我才是正

主。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祝融是炎帝的三世孫,也是炎帝一脈公認的叛徒。

作為炎帝的後裔,祝融不僅沒站在炎帝這一邊,反而一直為黃帝鞍前馬後,甚至不惜跟兒子共工決裂。

《山海經》記載,共工作亂,祝融奉天帝之命前去鎮壓,共工不能抵擋,於是一怒之下撞斷了天柱不周山。

黃帝之後的首領叫顓頊,顓頊之後叫帝嚳,緊接著是堯舜禹,這都是黃帝一脈。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作為聯盟另外一部分的炎帝一脈,徹底沒有了繼承首領的資格。

炎帝一脈中的少壯派青年共工對於這種方式非常不滿意,就挑戰顓頊的權威,但他的父親祝融卻堅定地站在了顓頊一邊,成為了鎮壓自己兒子的急先鋒。

共工不敵,怒而觸不周之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所謂的“共工之亂”實則是炎帝一脈對黃帝一脈的反擊。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不過,共工最終還是被祝融、顓頊、帝嚳等人聯合鎮壓下來了。

也正因為祝融如此不留情面地鎮壓共工,才終於讓黃帝一脈承認,成為專業的對抗炎帝的打手。

此後,共工的臣子,相柳氏,也就是一種蛇身九頭的凶神,繼承了共工的遺志,繼續與黃帝一脈對抗,結果被大禹擊殺。

夸父是炎帝的八世孫,夸父逐日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但他逐日的動機卻是一個謎。

話說黃帝陣營中有位應龍,他所管轄的恰恰是水。

從《山海經》的“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可知,應龍在哪裡,哪裡就有充沛的水,夸父是被控制水的人(或神)殺死的。

應龍控制了水,夸父得不到水,口渴然後尋找水源,水是部落生存的先決條件。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於是,夸父開始了一場尋找水源的大遷徙,可以說,夸父是先口渴再逐日。

應龍管的是水,施法降雨綽綽有餘,看到夸父口渴逐日,他暗裡裡肯定也下了不少功夫。

夸父逐日而死後,最後一個炎帝部族中有聲望和能力的人也斷了,炎帝一脈再也無有實力之人能與黃帝對抗。

自此,黃帝一脈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一開始,炎黃並不是合作關係,而是競爭對手。

炎帝神農氏遍嘗百草,黃帝也研究四時節氣變化,種植五穀。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炎黃一脈去哪了?

那個時候,生存最重要,誰能保障大家生活,大家就認誰做老闆。

炎黃融合後,黃帝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他的妻子嫘祖從養蠶中發明了絲綢,大臣倉頡創造了文字,諸如此類,黃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發不可動搖。

相應的,人們已經逐漸忘卻了炎帝做的貢獻,“諸侯鹹歸軒轅”,炎帝的追隨者變少,兩個部族發生了衝突。

毫無疑問,是黃帝勝利了,兩個部落融合在一起,被稱為炎黃,黃帝成了華夏的實際話事人。

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義務,之前炎帝與蚩尤的仇,黃帝作為新的領導,也一併繼承。

自古以來一山容不得二虎,所以兩位大佬的決裂,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自古以來,勝者為王、適者生存是顛撲不破的道理,哪怕上古時代,炎黃之爭,也只是順應人類文明進化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不過,也正是在不斷的碰撞、鬥爭與融合中,華夏民族的生命力才變得愈發強大,得以生生不息、繁衍昌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