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2021-11-19由 中國地名資訊 發表于 歷史

【摘要】

地名是體現一個區域自然與人文空間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反映區域文化的重要標誌。本文以北京房山區為例,統計區域內28個鄉鎮及地區下轄的村級、社群地名,根據其得名原因分為自然類、經濟類、文化類和空間位置類地名,運用GIS分析,探討各型別地名的空間分佈情況及其與房山區自然人文環境間的關係。研究顯示:區域內自然類地名分佈較為均勻;經濟類地名、文化類地名均在空間上存在明顯的地域分異現象,這與現有的文化空間格局並不十分相符。建議未來在地名規劃時,應在尊重歷史地名的基礎上,根據歷史典故和地域文化來命名新片區和道路地名,以突出區域的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關鍵詞】

地名體系;空間格局;區域文化;北京房山

0 引言

地名是人們賦予特定空間位置上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對於地名的研究,一直是地理空間研究中較為重要的分支。一方面,地名可以顯示地理實體的位置資訊,反映區域的自然、人文環境特徵;另一方面,地名的形成與變化過程,也可反映歷史時期區域環境的變遷。對一個區域內地名體系的深入研究,有助於人們理解這個區域的空間環境,以及蘊含在其中的自然與人文空間格局變遷情況。

“地名”一詞,最初記載於戰國時期《周禮》之

中,

“原師,掌四方之地名”。《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地的地名研究成果更為豐富。首先是北京市地名整體名有130處左右,《山海經》記載的地名約為《禹貢》的10倍。近年來,對於地名的研究一直受到歷史地理學、語言學和人文地理學的學者重視,不同學科學者的研究視角與側重點不同。歷史地理學者關注地名的歷史發展過程,如華林甫對我國古代地名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韓光輝研究我國地名學的起源與發展,將其發展經歷劃分為古代地名研究、近代地名學探索與現代地名學全面發展3個階段;葛方文梳理了我國古代有關地名記載的著作。語言學學者關注地名中所反映的語音學和語言學特徵,如:牛汝辰研究了黑龍江

達斡爾語地名詞彙的文化特徵;

王文敏採用地理語言學的方法,研究了臨高語中帶有“村”地名有關的內容,並繪製語言地圖。人文地理學學者關注地名與城市關係、區域空間格局,如:朱竑等以城市演進為視角,探討了地名變遷的主要原因;王彬等研究了廣東地名的分佈規律與當地自然、人文空間格局的關係;李建華等研究了寧夏中衛縣地名與當地自然環境特徵、文化型別間的關係。

另外,從地名研究的具體案例的視角來看,歷史文化悠久地區的研究成果較多,其中聚焦於北京的地名

研究成果更為豐富。首先是北京市地名整體研究,尹鈞科和孫冬虎詳細介紹了北京地名的歷史沿革、地名分類、語源特點、空間分佈及地名管理等內容;嶽昇陽和餘常虹在研究北京地名保護的問題上,指出應尊重地名原有的地理空間位置,提出了“地名原點”的概念;王長松和馬千里探討了北京村落地名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空間分佈特徵與區域環境變遷間的關係;陳晨等研究了北京地名的文化景觀空間佈局特徵。其次是關於北京市域範圍內各區縣的地名研究,王長松等認為在北京通州、大興和平谷新城進行新地名命名規劃時,要根據各新城的文化特點和發展需求,保護和傳承地名文化遺產,重視居民對地名的認知;高麗婧探討了北京門頭溝區地名命名的特點和文化內涵,以及與當地環境的關係。最後,從研究方法上看,近年來,研究者開始採用地理資訊系統的展示與分析方法,分析地名的空間格局,陳晨等、王洪波和楊冉冉利用GIS核密度估演算法,分別展示了北京地名、保定市鄉村地名的文化景觀空間佈局特徵。現有研究成果表明,目前,對北京地名文化含義進行梳理的成果較多,而從空間視角,對北京具體區縣的地名體系做整體空間分析的成果仍較少。

本文從地理空間格局的視角出發,對北京房山地區的地名體系空間格局做深入研究。嘗試透過ArcGIS軟體對房山區地名與其自然、人文環境的空間格局進行疊加分析,並進行核密度分析,找出其空間分佈的規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地名規劃建設過程中,區域透過對地名的梳理保持自然和人文空間格局的建議。

1 研究區域概況及資料來源

1。1研究區域概況

房山區位於北京市西南部地區,下轄2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及地區,地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西部2/3地區為山地,東部1/3為平原,境內河流13條,分屬大清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圖1)。全區歷史文化古蹟眾多,如: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為舊石器時期重要的人類遺址之一;西周燕都遺址為北京城建城歷史的重要起源地之一;1300多年曆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金代皇家陵寢金陵遺址等均位於房山區內。房山區的區域環境複雜多樣,歷史沿革悠久,是北京歷史文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基於地名體系的北京歷史文化空間格局傳承問題較為理想的案例地。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1。2 資料來源與資料選取

1980年後,房山區內行政區劃發生了多次改動。先後設立燕山地區、星城街道和西潞街道等單位,下轄的村莊、社群也有所改動,地名名稱變動也比較頻繁。本研究以1992年出版的《北京市房山區地名志》及博雅地名網中收錄的地名為基本資料,統計房山區境內現存的所有鄉鎮街道和地區下轄村級地名;利用ArcGIS軟體將所有村級地名的空間位置疊加在2010年北京市房山區1∶400萬行政區劃地圖

上。不同版本的資料出現差異時,以《北京市房山區地名志》中的命名解釋為基準。

本文所研究的地名為鄉鎮及地區下轄的村落與社群地名,由於村落與社群是人口集聚和居民生活的基層單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區域內部人們社會生產實踐的內容,也可更為細節地反映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徵、經濟發展狀況和鄉土文化風俗。

並且,村級地名的產生通常歷史悠久,一旦產生之後,除發生較大規模的自然環境變化或人口變遷、行政規劃改變,通常情況下不會更名。

這使得村級地名能夠得到較好的保留,為研究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變遷、人口遷移和區域經濟特徵提供了幫助。

2 房山區現有地名統計與分類

在本研究所採用的北京市房山區行政區劃圖中,共有28個鄉鎮和地區,共錄入村落和社群地名分

別為455和108個,全區平均地名密度為0。28個/

Km

2

。將全區以鄉鎮、地區為基礎,劃分為22個區域單元,以便於統計分析。2010年房山區行政區劃與1992年出版的《北京市房山區地名志》中的行政區劃並不完全一致,本文以2010年房山區行政區劃單位為基本單元,統計地名、製作地名核密度分佈圖。

2。1 地名命名分類

現有研究成果中,常根據地名含義或地名反映的景觀類別,對地名進行分類。陳晨等研究北京地名文化景觀空間分佈特徵時,認為北京市以地形地貌、水文、動植物、政治、軍事、經濟、建築、工程與園林景觀命名的地名數量較多,因此,將地名分為自然景觀類和文化景觀類地名。本文參照此分類思路,根據房山區地名命名來源及反映的自然與文化景觀特徵進行統計,表明房山區以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動植物、礦產資源、道路交通、農業、手工業、

工業、商業貿易、儒家文化、宗教信仰、相對方位、民俗意願、人口遷移、姓氏和歷史典故命名的地名出現次數頗多,因此,將地名分為自然、經濟、文化和空間位置4個類別及16種亞類(表1)。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在自然類地名中,含有坡、崗、窪和峪等詞的地名錶示因地形地貌而得名,如迎風坡村和羊頭崗村,因此,將這類地名歸為地形地貌類地名;含有灣、河、水和溝等詞的地名因靠近河流、泉水而得名,如洄城村和森水村,因此,將這類地名歸為河流水文類地名。在經濟類地名中,以地、莊和田等詞命名的地名與農業生產有關,如三十畝地村,將這類地名歸為農業類地名;以店和市等詞命名的地名與商業活動有關,如瓜市村和炒米店村,將這類地名歸為商業貿易類地名。在文化類地名中,因寺廟建築、佛教文化而得名,歸為宗教信仰類地名,如洪寺村和雲峰寺村;與當地的歷史典故相關歸為歷史典故類地名,如元武屯村和黑龍關村。在空間位置類地名中,以路、裡和道等詞命名的地名與道路交通有關,如大十三里村,因此,將這類地名歸為道路交通類地名;以某座山峰,某條街道、某個城樓的東、西、南和北等相對方向性詞彙命名的地名,歸為相對方位類地名,如西南章村和東南章村。

2。2 地名空間分佈特徵

以鄉鎮、地區為區劃單元來統計各鄉鎮、地區內地名的數量,運用ArcGIS軟體對房山區地名進行核密度分析(圖2),即地名密度可以分為低、較低、

中、較高和高密度5個級別,分別對應0~0。20,0。21~0。40,0。41~0。60,0。61~0。78和0。79~0。98個/

Km

2

。房山區村級地名集中分佈於東部地區,其中以現區政府中心良鄉地區、原區政府中心城關鎮分佈最為密集;西部山區地名分佈較為稀疏,村落大多沿河流分佈,山區內部遠離河流的村落呈零星分佈,這與房山區內人口分佈密度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是相吻合的。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下,人類聚落、居民點的產生與發展與地形、河流等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的區位條件密不可分。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運用ArcGIS軟體對房山區4類地名進行核密度分析(圖3)。由圖3(a)可知,房山區自然類地名的分佈較為均勻,東部平原與西部山區的河流沿岸地區均是高密度分佈區,山區內部遠離河流的地區自然類地名分佈密度較低。其中地形地貌類地名共有61個,多以坡、崗、窪、峪、溝、山口、塢、堤、臺和岔等詞命名,如迎風坡村、羊頭崗村等,此類地名在區內平原、山區均有分佈,且較為均勻。河流水文類地名共有52個,其分佈表現出明顯沿河流兩岸分佈的特點,如十渡鎮六渡村、七渡村和十渡村均沿拒馬河兩岸分佈,因古時是拒馬河渡口而得名;史家營鄉柳林水村、佛子莊鄉上英水村和青龍湖鎮水峪村均沿大石河上游兩岸分佈。動植物類地名數量較少,只有13個,無明顯的分佈規律。礦產資源類地名僅有6個,其中4個分佈在大安山鄉和佛子莊鄉,這2個鄉是房山區煤炭儲量最大的地區,瞧煤澗村、寶地窪村的得名與開採煤炭密切相關。

由圖3(b)可知,經濟類地名集中分佈於東部平

原,尤其以閻村鎮附近分佈最密集。農業類地名共有24個,大多分佈於長陽鎮、良鄉地區和閻村鎮等東部平原上,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於農業種

植。手工業類地名則僅有9個,得名大多因村落早期多從事燒瓦、水磨加工等手工業,如王家磨村、瓦窯頭村,其分佈不具有明顯的特徵。工業類地名有28個,大多分佈在城關鎮、良鄉地區和閻村鎮等經濟發展中心區域,且大多為1949年之後新命名的社群,如化四社群、礦機社群等。商業貿易類地名集中分佈於良鄉地區、閻村鎮和竇店鎮附近,這一地區位於大石河與小清河之間,地理位置顯要,古時是房山區境內連通東西的交通要道,從而形成了很多集市和勞務市場,附近村落也大多以“店”“市”命名,如下坡店村、炒米店村等。

由圖3(c)可知,文化類地名同樣集中分佈於東部平原上,尤其以良鄉地區、長陽鎮、城關鎮和石樓鎮附近分佈最為密集。其中,宗教信仰類地名則多以“寺”“院”等詞命名,其分佈與房山區內佛寺、佛塔分佈有關。民俗意願類地名集中分佈於城關鎮與良鄉地區,街道、居民小區分佈密集,因此,地名多以民俗意願,人們對生活的期待而命名,且大多是1949年之後命名的新地名。姓氏類地名也多集中於房山區東部平原,該地人口密集,村落的規模較大,很多村級地名以村莊內大多數人的姓氏為名。歷史典故類地名則集中分佈於大石河下游及小清河上游地區。

由圖3(d)可知,空間位置類地名集中分佈於良鄉地區、城關鎮。其中相對方位類地名共有122個,佔所有地名的21。67%,比例最高,其命名大多以河流、山峰、街道和城樓的東、西、南和北等相對方向性詞彙命名,在城關鎮、良鄉地區、燕山地區和長陽鎮分佈最為密集,西部山區有零星分佈。道路交通類地名數量較少,僅有12個,集中分佈於閻村鎮、竇店鎮附近。

從地名的分類和空間佈局的特點中可見,房山區的城鎮地名佈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區域現有的自然與人文空間格局。房山區自然地名的分佈與其地形地貌、河流水文等自然景觀分佈情況契合度較高;經濟類地名和空間位置類地名與區內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有關;而文化類地名的分佈情況則較為複雜。

3 房山區地名中體現的區域人文空間格局

房山區內的佛塔佛寺、人類遺址遺蹟及其他不可移動文物眾多。區內佛寺、佛塔廣佈,包括:1300多年曆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建成於遼代的照塔、天開塔等;人類遺址遺蹟歷史悠久,如舊石器時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新石器時期長溝墳莊村墳莊遺址、商周時期的西周燕都遺址、唐代的十渡遺址和清代黃辛莊行宮遺址等,記錄了房山地區從遠古時期到歷史時期的發展過程,是表現北京城市起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另外,房山地區現存的歷史時期其他型別的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也較多,如永安公主墓誌、文昌碑和望楚墓地等,反映了房山區悠久的歷史傳承。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為了進一步深入分析房山區地名分佈情況中的人文空間格局問題,將房山區現有地名的佈局情況與上述房山區3類豐富的歷史人文遺產資源(佛教文化、人類遺址遺蹟及其他不可移動文物)的分佈情況進行疊加對比分析,研究房山區現有地名是否能夠很好地體現目前區域的遺產文化空間格局。本文對房山區村級地名與區內所有記錄在北京市房山區文化委員會官網中《北京市房山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中的佛寺佛塔、人類遺址遺蹟與其他不可移動文物的關係進行分析。

3。1 宗教信仰類地名與佛教文化遺產的分佈關係

在文化類地名中,宗教信仰類地名可以反映宗教文化型別,具有較高的地域文化體現性。而房山區境內的宗教信仰類地名中除了青龍湖鎮南觀村和琉璃河鎮立教村以外的地名均因佛教文化而命名,因此,房山地名所體現出的宗教文化型別以佛教文化為主。為了探究宗教信仰類地名中的佛教類地名與房山區佛教文化呈現的吻合狀況,本文將宗教信仰類地名與所有記錄在《名錄》中的佛寺、佛塔進行疊加分析(圖4)。佛教類地名大多分佈於山區與平原區交界地帶,如佛子莊鄉、南窖鄉、周口店鎮和韓村河鎮等;寺廟和佛塔,如雲居寺、天開塔等,則集中分佈在拒馬河下游、大石河兩岸和小清河上游。這表明,雖然部分佛寺、佛塔所在地及周圍的地名因佛教文化而得名,但佛教類地名數量少,只有23個,分佈零星,不足以充分體現出房山區佛教文化遺產豐富的特徵。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3。2 地名與人類遺址遺蹟的分佈關係

《名錄》認定的人類遺址有22處,為研究現存地名體系與其空間佈局的關係,本文將房山區現存的4類地名與人類遺址遺蹟進行疊加分析,見圖5(a)。房山區人類遺址遺蹟集中分佈於拒馬河兩岸、大石河兩岸和小清河上游,尤其以拒馬河兩岸的人類遺址分佈數量最多、最密集。然而,拒馬河兩岸的地名多為自然類地名,下游有少部分文化類地名分佈;大石河兩岸的地名多為自然類地名、空間位置類地名和文化類地名;小清河上游的地名也多為空間位置類地名和文化類地名。因此,拒馬河兩岸的地名大多以地形、水文等自然景觀命名,並未集中體現拒馬河上游人類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區域文化特點,也沒有充分體現出房山區作為北京起源地之一的特點;大石河兩岸和小清河上游的地名多為空間位置類和文化類地名,空間位置類地名因相對方位和道路交通而得名,無法很好地體現出人類遺址分佈密集的區域文化特點,文化類地名中也只有歷史典故類地名的命名與歷史典故、地域文化有關,可以反映房山區歷史傳承悠久的區域文化特點。

為了研究文化類地名與人類遺址遺蹟的空間佈局關係,本文將房山區所有文化類地名(亞類)和人類遺址遺蹟進行疊加分析,見圖5(b)。大石河兩岸的文化類地名多為姓氏和民俗意願類地名,並未體現人類遺址分佈密集的區域文化特點;而小清河上游附近的文化類地名多為歷史典故類地名、民俗意願類地名和姓氏類地名。歷史典故類地名的命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這個區域人類遺址分佈密集的文化特點。可見,在人類遺址遺蹟分佈比較密集的地區,只有小清河上游的地名體系與歷史典故、地域文化分佈比較吻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區域文化特徵和地名文化遺產的傳承。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3。3 地名與其他型別不可移動文物的分佈關係

在體現佛教文化的佛塔、佛寺和北京城市起源的人類遺址遺蹟之外,房山區還擁有眾多其他型別的不可移動文物,如永安公主墓誌、文昌碑和望楚墓地等,這些不可移動文物也表明房山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為研究現存地名體系與其空間佈局的關係,本文將房山區現存的4類地名與所有記錄在

《名錄》中的其他型別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疊加,如圖6(a)。

房山區的不可移動文物分佈範圍與人類遺址基本一致。

拒馬河上游地區的地名大多以地形、水文等自然景觀命名,並未集中體現出拒馬河上游地區不可移動文物眾多的區域文化特點;

大石河兩岸和小清河上游地區的地名多為空間位置類和文化類地名,空間位置類地名因相對方位和道路交通而得名,也無法很好地體現出2個地區文物古蹟眾多的區域文化格局,文化類地名中也只有歷史典故類地名的命名與歷史典故、地域文化有關,能夠反映房山區歷史傳承悠久的區域文化特點。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為了研究文化類地名與其他型別不可移動文物的空間佈局關係,房山區所有文化類地名(亞類)和其他型別不可移動文物的分佈如圖6(b)所示。可知,大石河兩岸的文化類地名並未體現出不可移動文物分佈密集的區域文化特點;而小清河上游附近的文化類地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這個區域文物古蹟分佈密集的文化特點。可見,在不可移動文物分佈比較密集的地區,只有小清河上游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區域文化特徵和地名文化遺產。

4 討論

房山區的旅遊總體形象被定位為:“北京根祖、溶洞王國”,旨在將房山區打造為世界文化遺產、喀斯特地貌和生態文明相結合的旅遊目的地。房山區拒馬河兩岸、大石河兩岸和小清河上游是人類遺址遺蹟、不可移動文物的集中分佈地,然而,拒馬河兩岸的地名卻大多以自然景觀得名;大石河兩岸的地名大多以自然景觀、空間位置、姓氏和民俗意願得名,這並不利於房山區“北京根祖”旅遊總體形象定位的體現和宣傳。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拒馬河兩岸和大石河上中游,目前仍以村鎮為主,與房山區東部城區相比,西南部、中部尚未進入大規模城鎮、街巷開發的階段,因此,地名以歷史村落延續為主,而這些歷史村落名稱主要體現的是歷史時期人們聚集生活的情況。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鄉村道路規劃的進一步發展,未來這些區域會面臨新的區域改造或道路建設,在這個過程中,重視地區的歷史文化傳承,在地名命名中體現出拒馬河兩岸、大石河上中游“北京文化起源”的形象特點,是值得規劃建設者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5 結論

本文透過對房山區地名的分類統計分析,利用GIS分析房山區各類地名的空間分佈特徵。研究結果顯示:(1)房山區村級地名因相對方位、姓氏、歷史典故、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和民俗意願而命名的地名較多;區域內自然類地名的分佈較為均勻,經濟類和文化類地名在空間上存在明顯的地域分異

現象。(2)地名現狀分佈規律,與區域歷史發展及文

區域改造程式的必要環節。因此,未來房山區內化遺產傳承的空間格局,並不十分契合。其中,拒馬河兩岸人類遺址遺蹟發掘地和不可移動文物分佈地周邊的地名仍多以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含義的自然類地名為主,並未很好地體現出拒馬河兩岸集中分佈人類遺址和不可移動文物的文化特點,也沒有充分體現出房山區作為北京城起源地之一的歷史程序;大石河兩岸不可移動文物地周邊的地名大多為自然類地名、空間位置類地名和文化類地名中的姓氏、民俗意願類地名,也沒有較好地呈現出這一區域的文化特徵。(3)雖然部分佛寺、佛塔所在地及周圍的地名因佛教文化而得名,但佛教類地名數量少,分佈零星,沒有充分體現房山區佛教遺產地聚集的文化特徵。

房山區內一些區域的現狀地名,沒有很好地體現其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文化脈絡,沒有突出房山區源遠流長的人類活動遺蹟歷史和作為北京城起源重要一環的建城歷史,對於“北京根祖”旅遊總體形象的建設,沒有起到很好的幫助和推動作用。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很多區域將會進行城市化改造,而配套的地名規劃也被列入很多地區,會配合城市化建設,增加大量新命名的片區和街道。在此過程中,將區域的歷史人文底蘊表現在地名命名中,是彰顯區域歷史文脈價值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地名研究學者和規劃者,已提出在地名命名中,應尊重歷史文脈的傳承,並應用於地名規劃實踐中。因此,隨著房山區西南部、中部城鎮化的不斷髮展,根據歷史典故和人文意義梳理和命名今後的新建社群及道路,對於區域文脈的深度挖掘,以及未來地名規劃乃至城市規劃中區域文化主題的表達,均有著重要的意義。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END

基於地名體系的區域空間格局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

文章作者:史晴,趙寰熹

文章來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第3期

選稿:甄藝涵

編輯:洪珊

江西地名研究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