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與狼共舞容易,融入社會艱難:馬科斯·潘託哈的驚人故事

2021-11-17由 hm宏明 發表于 歷史

“狼孩”

是個古老的話題,

四千年前古巴比倫的

《吉爾伽美什史詩》中就有敘述,“史詩”中的英雄

恩奇都,就是與動物一起

長大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曾經的“狼孩”,至今仍無法完全融入現代社會,他就是西班牙人馬科斯·羅德里格斯·潘託哈。

與狼共舞容易,融入社會艱難:馬科斯·潘託哈的驚人故事

馬科斯·羅德里格斯與狼群住一個山洞12年

馬科斯於1946年出生於安達盧西亞的農民家裡,西班牙內戰結束後,農民的生活變得十分艱難。馬科斯4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娶來的繼母不喜歡馬科斯,經常對他又打又罵,還要他去偷富人家橡樹林裡的橡子,用來餵豬,要是偷回來的橡子少了,繼母就不給他吃飯。在馬科斯6歲時,父親將他賣給了一位年長孤獨的牧羊人,可是沒過幾個月,牧羊人就病死了,山裡只

留下孤苦伶仃的馬

斯一個人,想到回家會遭受繼母的毒打及虐待,幼小的馬

斯最後選擇了獨自呆在山裡。

馬科斯用牧羊人教會他設定陷阱的方法逮兔子、抓小鳥,跟著野豬找到地下的根莖類食物。每一次野豬用鼻子找到地下的

馬鈴薯或蘿蔔時,

馬科斯就向野豬扔石頭,趕走野豬後就將食物收藏起來。他學會了將野兔的血倒入河中吸引魚,然後捕撈。在一個颳著大風的冬天,馬科斯躲進了一個山洞,忽然發現一群狼崽捲縮在一起,凍壞了的馬科斯馬上抱起狼崽,相互取暖。在睡意朦朧中他看見母狼回到了山洞,對著他和狼崽咆哮著,馬科斯趕緊放下了狼崽,母狼便用鼻子將帶來的一塊肉向他推了一下,

還用舌頭舔了他一下,

馬科斯明白了,這是母狼給他食物。馬科斯與狼交上了朋友後,就一直與這些灰色的掠食者一起生活,他學會了抓小鹿,用鹿皮做衣服,他能

模仿山裡各種動物的叫聲,

能與狐狸相處得很好,也能與蛇相安無事,如果說山裡他有什麼樣的敵人,那就是野豬了。

1965年年初,一位護林員告訴警方,他在莫雷納山脈上看到了一個穿著鹿皮、留著長髮的野人,於是騎兵們上山搜尋。馬科斯被抓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會大聲嚎叫,但他能聽懂一些騎兵說的話。馬科斯被帶離大山時已經19歲了,他12年毫無拘束的野外生活就這樣結束了。

馬科斯被

強行帶到了山腳下的村莊後,他已經不能適應人類社會了,他不識字,不習慣吃煮熟了的食物,不習慣睡床,也不習慣用餐具。警察找到了

馬科斯的父親,但父親不願意將他領回家。幾天後,來了兩個牧羊人,提出要僱傭馬科斯,就這樣,馬科斯又一次回到了山裡。

與狼共舞容易,融入社會艱難:馬科斯·潘託哈的驚人故事

馬科斯和狼在一起

1966年春天,當地的牧師在村邊偶爾發現馬科斯在放羊,便想上去幫忙,不料他卻咿呀咿呀不會開口表達,原來重新上山一年多,馬科斯幾乎不與人交流,富有同情心的牧師把他帶回了家,教他如何正確發音、如何正確著裝和如何正確用餐,但馬科斯的心裡始終想著要再回到他自由的山上,因為村裡的小夥子們都瞧不起他,不願和他來往。到了夏末,牧師決定將馬科斯送到馬德里一個修道院下的濟貧院。在濟貧院裡,醫生幫他去除了腳上的老繭,讓他揹著木板走路以矯正他的走路姿勢,修女們和他一起學習語法,練習口語,除此之外,修女們還安排他去馬德里的建築工地做臨時工,希望這能幫助他融入社會。

1967年初,馬科斯被應徵入伍,可他的軍旅生涯並不順利,在一次射擊練習中,他的槍走火,差點打死了自己的同伴,由此他被勒令退伍,又被送回了濟貧院。一次,濟貧院來了一個新的流浪者,他引誘馬科斯一起去旅遊勝地馬略卡島打工,說那裡有高薪。當他們偷偷地來到馬略卡島時,同伴拿了他的手提包,偷走了他為數不多的全部積蓄後就消失了,幸運的是,修女及時趕來找到了馬科斯,並幫他安頓下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馬科斯當過廚師助手、調酒師助手、泥瓦工和門衛。由於他老實、寡言、不懂交易,每次只能拿到最低的薪水,有時,他的天真還被別人利用去做犯法的事:在酒吧裡把大麻當作胃藥賣給客人。

197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馬科斯認識了人類學家卡伯利奧

·馬尼拉,他對

馬科斯敘述的經歷非常震驚,便決定用閱讀各類書籍的方法來測試馬科斯的智力,結果發現,馬科斯的學習能力沒有問題,他的智力應該不低於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只是他的智力發育停滯在了7歲的水平。在與馬科斯進行了六個月的日常交流後,卡伯利奧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寫道:“馬科斯與野生動物能完美互動,但卻不習慣人類的交流和禮儀,他把與動物一起相處當作是最理想的生活,這並不奇怪,這是他心理保護機制的反應,即使是現在,他還在努力將山區的生活規則轉移到現實社交生活中,以動物對待獵物的態度來結交朋友。”後來,卡伯利奧還寫了一本關於馬科斯冒險經歷的小說。

1980年,馬科斯離開了馬略卡島,去了南方,擔任一些對文化知識要求不高的工作,他每天晚上都喝醉,經常在老虎機前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幾乎不與人來往。直到1998年,退休警察曼努埃爾·巴蘭德拉遇到了馬科斯,發現他住在一座廢棄建築的地下室裡,曼努埃爾非常同情他,請他吃晚飯,作為回報,馬科斯把卡伯利奧寫的關於自己的書送給了他。單身的曼努埃爾就讓馬科斯搬去和自己一起住,教他讀書,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馬科斯自己承認,在曼努埃爾家裡,他一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安寧和溫暖。可是,好景不長,曼努埃爾沒多久就生病去世了。

馬科斯的身世吸引了西班牙導演奧利瓦雷斯,他把馬科斯的經歷改編成了劇本,2010年電影《狼群中》在西班牙上映,馬科斯成了記者們追逐的物件,每天都有幾批記者到家裡來採訪他。2013年馬科斯在接受英國BBC廣播公司的採訪時告訴記者,他恨他的父親。在問到與動物一起生活的場景時,馬科斯說:“我用咕嚕聲、嚎叫聲和幾乎被遺忘的話語與動物交談,我不知道那是什麼語言,但我可以和他們交談!”他確信動物真的理解他,他也理解它們,這也就是他熱愛荒野生活的主要原因。“社會上人們可以說一套,做一套,而動物們不會那樣做,它們淳樸、誠實。”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馬科斯承認他對社會感到失望。他甚至想再次回到山上,但他知道,狼群已不再將他視為自己人了。正如西班牙《國家報》指出,馬科斯在動物世界形成的世界觀,不適用於社會上人與人的交往,所以,他對現實生活的失望也就不足為奇了,但這並不是糟糕透頂,至少一個被狼養大的人仍然在生活中努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與狼共舞容易,融入社會艱難:馬科斯·潘託哈的驚人故事

退休後的馬科斯

如今,已經退休的馬科斯經常參與幫助和保護動物的公益活動,有時他也被邀請去學校,向孩子們講述他一生中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

吳宏明編譯自俄ucrazy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