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2021年海南省新版海南省儋州市各鄉鎮地名的來歷

2021-11-15由 傳統文化閱讀 發表于 歷史

儋州:

西漢元封元年置儋耳郡,因當地人“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 為飾,即儋耳也”。儋耳即長耳之意,故名。唐武德五年改置儋州。宋曾置昌化軍。明洪武二年(1369)複名儋州。

那大鎮

那大墟:

清初有那恁村和南大村(一稱大同村),各成集市。後兩市合併稱那大市。

力崖村:

明末清初建村,村子地勢不平多陡崖,村民奮力挖山崖填地造屋,故名。

屋基村:

宋代建村,村右有一小山丘,按“左青龍,右白虎”之風水學說,小山丘中藏右白虎,則這裡是最好的建宅地,故名。

武后村:

民國14年建村, 以地處山坡後窪地名窩後村,建國後改武后村。

洛基墟:

清初形成集市,地處群山之中凹地,鄉民趕集稱“落下去”,諧音“落基墟”,簡作洛基墟。

檳榔村:

因村中有三株檳榔,故名。

新州鎮

新州墟:

因舊儋縣縣城中和鎮被焚,縣署遷墩教坡,即此。俗稱舊縣治中和鎮為老州,新縣署駐地則稱新州。建國初儋縣仍駐此,稱新州鎮,1958年縣政府遷往那大鎮。

榮上村:

原名山井營盤村,明初建村。清末,村民有感於村中讀書人少,取“榮華富貴、讀書上進”之意,易名榮上村。

藤根村:

唐初建村,原名騰蛟村。後因村周多藤改名藤根村。

新英墟:

明代稱新英浦,民國曾為儋縣治所。

藍田村:

清初村民從福建遷此,地多種植藍根,制染料,故名。

黃玉村:

1953年自中和鎮黃江村分遷於此,因地處北門江入海口南側,每當洪水期,江水受漲潮海水的楠託,水位提高,村莊為江水繞抱,水色渾濁,呈淡黃,望似四周繞著一條黃色玉帶,故名。

攀步村:

宋末元初,因亂回民蒲氏祖先自占城遷此定居海岸邊,故名番浦村;後因“番浦”與“攀步”儋州話音同,故名。

南岸村:

因地處新英灣南岸,故名。

敦教村:

宋末,先民從福建莆田遷至今新英港東岸的沙墩上聚居,故名墩居村。後因此地鄰近驛道,過路官兵常仗勢欺民,遂遷今址,因居與教儋州方言諧音,改名敦教村。

西邊村:

地處原儋州州城中和鎮之西,故名。

中和鎮

中和墟:

中和墟古為儋州州治,稱州城。清代俗稱中和裡,民國設中和鎮,為儋縣治。

高第村:

清初居求水地,田地勢低窪,常水浸。後遷居高處,名高地村。時有縣官出巡經此,改高地為高第。

水井村:

宋代建村,因上村地下水源豐富,任何地方挖井均有水,故名。

五里村:

又名卷屋村,明崇禎十年建村。村子到中和鎮有五里路,故名。

七里村:

村子到中和鎮有七里路,故名。

白馬井鎮

白馬井墟:

東漢末伏波將軍馬援坐馬趴沙得泉後鑿井,稱白馬井,後成聚落名並形成墟集。

馬口井村:

相傳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所騎的白馬在此刨沙得泉,後人為紀念他,在泉湧處砌石成井,名:白馬湧泉,村名故名。

寨基村:

相傳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曾帶兵在此安營紮寨,故名。

福村:

宋代符姓村民由福建莆田遷此,時稱符村,後多姓雜居,諧音雅化福村。

松鳴墟:

清代客家人於此經商形成墟集,周圍多松樹,風吹樹搖,稱松鳴墟。

新地村:

明末村民從大陸遷 來,相對舊地而名新地。

排浦鎮

排浦墟:

清代中葉福賢村人遷居此地,稱臨高府。因建造木排捕魚,船停近村水邊,名排浦。後多田頭村人於此經商,形成墟集,稱排浦墟,又名田頭墟。

昌王村:

清朝中期建村,初名明瓦村。清同治十二年改名昌榮村。後一縣官路過此地,村民請他賜名,縣官把昌榮村改為昌王村。

打臘村:

宋代建村。村基落成時值農曆臘八節,村民祭祀天社,村名打臘。

海頭鎮

海頭墟:

古時海頭港內有小島,港因水中有礁石高出海面宛如人頭稱海頭。原有集市稱海頭墟,後在另處形成墟集,稱海頭新墟。

那歷村:

北宋元佑二年建村,村子有河流環繞,形狀似小島,周圍小村分散,後因海盜搶劫而挪遷在一起,故名那歷村。那為挪之簡化。

七柏榔村:

清康熙年間,七坊村有符、古、吳、何、歐五姓到七地山開荒種植七百棵檳榔樹,長勢茂盛,隨後王姓從七坊村遷來此地居住,以七百棵檳榔樹命村名七柏榔村。

歌康村:

明代建村,村民常以唱歌驅邪賀安康,故名。

光村鎮

光村墟:

宋代為永昌市,因械鬥墟市毀。清末商戶再在光村附近形成光村墟。

光村:

東晉時先民從福建莆田移居本地東邊鹽地,因海水漲潮出入不便,遷居此地。此地林木稀少,是光禿坡地,故取名光村。後改村名光榮村。1950年恢復村名光村

沙表頭村:

唐乾符四年建村,村民從澄邁金江遷來。村地在海邊沙咀,形似“犁頭”,土音諧“表頭 ”,故名。

峨蔓鎮

峨蔓墟:

清初形成集市。境內有山嶺山高多藤蔓,名峨蔓嶺。墟因嶺得名。

多美村:

因村四周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故名。

盛隆村:

清康熙三十九年建村,時糧豐人旺,故名。

鹽丁村:

村子靠海產鹽,人丁興旺發達,故名。

靈山村:

明朝建村,先祖李氏初到時,看到遠處是大海,近處是山丘,蒼海茫茫而山色青翠,觸景生情而隨口吟道:“靈山多秀色。”,村名故名。

木棠鎮

木棠墟:

地多海棠樹,稱木棠,清代形成集市,稱木棠墟。

梁屋村:

元泰定二年建村,村民從峨蔓龍門村遷此,多梁姓,故名。

蘭訓墟:

原稱東榮墟,民國31年以近蘭訓村,改名蘭訓墟。“蘭訓”有蘭花順春而開意。

大域村:

又叫大祿域。片村名,包含大域、小域、良棉、良坡等村。宋末村民從大陸遷居此地,祈求福祿,名祿域村,後村莊擴大,稱大域。

松林墟:

因境內有松林嶺得名。

白朗村:

村中有白氏宗祠,原名白朗祠,簡作白朗。村名從之。

鐵匠村:

原名北岸李村,明初建村。村民以打鐵做鐵匠為生,故名。

王五鎮

王五墟:

清初有王、黃、伍3姓居此,種地、打鐵,還開飲食店,名打鐵村。後形成墟集,稱王伍墟,簡作王五墟。

徐浦村:

明末建村,黃、陳、鄭、李、羊、鍾六姓祖先原想到王五居住,但王、伍兩家已捷足先登,他們只好在此定居,因而屢念:遲來一步,因徐與遲音諧,故名徐步村。村東有一條徐浦河,通新英灣,後人據此改“步”為“浦”,得名徐浦村。

妙山村:

清初福建鍾姓人遷此,地林木茂密風景好,稱好山村,後又改妙山村。

東成鎮

東成墟:

因靠近東成村得名。

平地村:

漢代建村。因地勢平坦,故名。

里仁圩:

1933年有一陳氏村民在此置居,後號召附近各地村民遷此立圩,取孔子“里仁為美”之意,取名里仁圩。

高榮村:

清代儋州海鹽進士王師旦路過此地,隨行地師稱此乃“盡頭龍”,乃“生人高上,世代榮華”之地,故名。

長坡墟:

明末形成集市,因近長坡村得名。

長坡村:

明萬曆年間建村,因地勢坡長地闊,故名。

田表村:

明洪武十三年李姓村民從三都青欖村遷來,後羊姓人遷入。因田陌縱橫似表格狀,故名田表。

和慶鎮

和慶墟:

原名橋頭圩,昔在橋頭集市得名。1950年改名和慶圩。民國時設清平鄉,建國初設和慶鄉。

木排村:

原有圩集,民國3年稱南隆市。此處翻田插秧都要乘木排下深腳田,故名。

蘭洋鎮

蘭洋墟:

清初形成集市,時地乾旱,村民求雨,祈藍天海洋送雨,得名藍洋,俗成蘭洋。

水南村:

清中葉建村於河邊低地,故名。

頭竹村:

清宣統年間建村,因村四周長滿籬竹頭,便命村名:竹頭。村民多講臨高話,臨高話稱竹頭為頭竹,頭竹村故名。

加老村:

相傳始建於清同治五年,鍾氏自香港油麻地、廖氏自廣東博羅縣遷此,後陸續有其他姓氏村民遷入聚居。那些後來者被謂之:新客,早先遷此者則被謂之老客,取新客加入老客之意,故名。

那存村:

清初建村時黎民祈望有田(那)耕,以存更多糧食,故名。

鹿母灣村:

相傳古時村邊有鹿吃禾苗,後鹿被雷擊,化作鹿形石塊居河中,故名。

大成鎮

大成墟:

清末有集市,俗稱老墟。1950年後墟集發展擴大稱新墟,1950年命名為大成墟。

調南村:

漢建武十七年馬援將軍來瓊,於此設調南憮黎局,因官員多從北方調來,故名。清道光二十三年調南市被燒 ,僅存村落。

可運村:

原名可文村,早先移民大都厚文薄武,故名。後因與其他村民發生械鬥而散村,後重返故址,便取轉運興村之意易名為可運村。

富克墟:

因墟近富克村(原名西方村)而得名。

白魚塘村:

清末村民從別頭村(中間村)遷此,在村邊地塘捕一白色大魚,以為吉祥,故名白魚塘。

雅星鎮

雅星墟:

明末建村時象徵星光照耀人間而得名雅星村,建國後在雅星老村北邊始建圩集,故名。

廟陀村:

明代建村。山崗上有古廟,山崗俗稱陀,村名廟陀。

南豐鎮

南豐墟:

始建於明初,時稱南通。民國初年改南豐墟。

油麻村:

清末黎族人搭寮居此,時多種油麻,故名。

附:

洋浦

三都墟:

明正德七年在儋州西部置立麻都、薛館都、曾劉都,簡稱三都。1930年建圩,故名三都圩。

漾月村:

該村前原有一個天然池塘,終年積水,每當月照塘中,水光月影相映呈現絢麗顏色,得名“顏塘”。塘裡波光盪漾,明月倒映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故有“顏塘漾月”之景觀,為古儋州八景之一。漾月故名。

2021年海南省新版海南省儋州市各鄉鎮地名的來歷

儋州美景

2021年海南省新版海南省儋州市各鄉鎮地名的來歷

儋州美景

2021年海南省新版海南省儋州市各鄉鎮地名的來歷

儋州美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