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2021-11-12由 老威觀史 發表于 歷史

1914年8月份的一天,在上海寶山最有名的一位算命婆的家裡,來了一對母女,當母親的小心翼翼地將一個木盒遞給了算命婆,盒子裡的紙上分別寫著徐志摩和張幼儀的生辰八字,算命婆神神叨叨地算了一陣後,倒吸了一口涼氣,嘆道:

“這門親事,不配。”接著神婆就對兩人的生辰八字解釋了起來,男方徐志摩生於1896年,屬猴,命帶玩樂卻有狡猾,而女方張幼儀屬鼠,命帶勤勞富足,卻又膽小怕事,按照生辰來說,兩人恰好相剋,所以這門婚事,還是不結為妙。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還沒等神婆說完,當媽的就不樂意了,她非常中意徐志摩這個女婿,說什麼也要把女兒嫁給他,便急切地問道,有什麼辦法補救麼?一邊說著,還一邊給神婆遞上了一些錢。神婆接了錢後,便說這命是天生註定的,但人是活的,最後,她們硬是把張幼儀的生辰從1900年改成了1898年,屬相從鼠變成了狗,這樣才湊出了一對“天作之合”。

而就是這樣一個“天作之合”,卻斷送了女兒張幼儀一生的幸福。七年之後,徐志摩和張幼儀登報離婚,這一事件也震驚了整個民國,因為他們開創了民國時代離婚的先河,成為了近代中國史上的離婚第一人。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關於徐志摩與張幼儀之間的離婚案件,大多數人認為徐志摩之所以要離婚,完全是因為他移情別戀,在戀上了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後,就拋棄了責任與名譽,甘心做了招罵的“離婚第一人”。而後來,徐志摩也因林徽因而死,在一次看望林徽因的途中,因飛機失事而亡。

不過真實的原因並沒有很多人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實際上徐志摩並不愛張幼儀,真實的情況更為悲情,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個悲劇,跟確切地說,徐志摩從來都沒有愛過張幼儀,也從來沒有對張幼儀產生過一絲的感情。

那張幼儀是個什麼情況呢?小徐志摩三歲的張幼儀拿到今天來說,雖算不上美女,在民國初年的時代,也是端莊秀麗,儀態大方的,而且張幼儀家在寶山也是一個大戶人家,聲望地位都很高。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在上海寶山,張幼儀家是唯一一個擁有兩頂紅色轎子的家庭,其祖上曾在朝中當官,轎子是皇帝御賜的,張幼儀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醫生,張家家教森嚴,重視禮儀道德,同時也眼光開放,鼓勵孩子學習西方先進的知識,張幼儀的兄長們先後出國留學,二哥張君勱是中國現代史上頗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哲學家,民社黨的創立者,四哥張家傲是中國銀行董事長。而當時的徐家則是浙江硤石的鉅富,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坐擁錢莊、綢布號,還有百年老店徐裕豐醬園,這樣看來,徐張兩家的結親,也是門當戶對的。

兩人結婚後,可以說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按理說這日子也應該是過得不錯的,可徐志摩為什麼不喜歡張幼儀呢?甚至結婚七年中,在張幼儀在為他生下了兩個男孩的情況下,徐志摩還是要毅然決然地離婚呢?

一切還要從他們結婚的時候說起了。

1914年,清帝已經退位有兩年了,民國肇建,民主、自由的新思想開始席捲中國,當時的徐志摩只有16歲,正在浙江最好的中學杭州中學堂讀書,他非常崇拜戊戌變法時期的代表人物梁啟超,還寫了篇效仿梁啟超的文章《論小說與群治的關係》,這篇文章文筆老到,見解獨特,在校刊上發表後立馬就引起了轟動。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時任杭州總督府秘書的張嘉璈,也就是張幼儀的四哥,在看到徐志摩的文章後就斷定徐志摩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志氣、有才華的四有好青年,便立即聯絡了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就定下了徐志摩與張幼儀的親事。

親事定下來後,徐申如便告訴徐志摩,老爹給你定了門好親事,邊說還邊把張幼儀的照片遞給了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萌生了自由戀愛的觀念,對父親的指婚自然不屑,而當他把照片拿到眼前的時候,很快就對張幼儀心生厭惡了起來。

照片中的張幼儀穿著傳統的中式長裙,刺繡上裝,盤著頭端坐在凳子上,對於這樣的形象,徐志摩只看了一眼就嫌棄了起來,說道“真是個鄉下的土包子”,說完就扔下了照片,轉身回屋了。

對於父母包辦的婚姻,徐志摩也反抗過,但拗不過父母,這樁婚事最終在雙方家長的意願下,兩人被強扭在了一起,而這樁婚姻,也開啟了張幼儀的悲慘生活。

張幼儀給徐志摩的第一印象就是“土包子”,在此後七年的婚姻生活中,無論張幼儀說什麼,做什麼,這個標籤始終都貼在她的身上,壓得張幼儀喘不過氣來。

到了臨近大婚的日子,張徐兩家也為此張羅了起來,張幼儀的六哥親自去歐洲採購嫁妝,二哥張君勱更是動用自己的人脈,把徐志摩介紹到了梁啟超的門下,對於梁啟超這樣的偶像,徐志摩之前只能遠觀,如今得到了機會直接拜在門下,徐志摩這才放開了一些,就提出了要一個“西式新娘”的要求。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可西式婚紗基本都是白色,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只有喪事才會用白色這樣的色調,沒辦法,大婚那天張幼儀就穿了白紗底紅色面的新式禮服,在揭下蓋頭的那一刻,張幼儀害羞得低下了頭,本以為幸福就此到來,可不想徐志摩的臉卻是凍住了一般,沒有一絲的感情。

而沒有感情的婚姻就註定了不會幸福,真正幸福的婚姻來於兩情相悅,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徐志摩與張幼儀都是大戶人家出身,在這樣的家庭,就註定了他們的婚姻很大機率是父母包辦的了。

徐志摩自第一眼看了張幼儀的照片,給了“土包子”的評價後,在後來的婚姻生活中,對張幼儀便逐漸產生了蔑視,甚至是厭惡的情緒,徐志摩暗暗發誓,要離開這個家。

結婚幾周後,徐志摩就動身前往了北大,在北大期間,徐志摩廣交朋友,結識名流,自由的思想也逐漸在他腦海中成長了起來,這讓他覺得只有離開家的日子才是真正自由的。自從去了北大以後,徐志摩幾個月才回家一次,而每次回了家,徐志摩的心情就變得沉重了起來,甚至對張幼儀說過,他要做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

對於張幼儀來說,徐志摩的話有些匪夷所思,她很難理解徐志摩為什麼在剛結婚的情況下,又要離婚呢?可對於徐志摩來說,他嚮往的是自由的戀愛,兩情相悅的婚姻,而與張幼儀的婚姻就成了他身上的負擔、包袱,他想盡快甩開這個包袱,走向自己所向往的自由的生活。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徐志摩是個浪漫的革命者,面對中國當時四分五裂、積貧積弱的現狀,他很想出去看看,到西方去學習經驗,而對於這個想法,徐志摩的父母表示,要出去可以,但必須先讓他們抱上孫子,不然就不放徐志摩出國。於是徐志摩出國的事情就一直拖到了1918年,直到他與張幼儀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徐積鍇。

任務終於完成了,徐志摩甚至都沒有抱抱剛出生的兒子就匆匆登上了開往美國的輪船,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西學生活。在美國的第一年徐志摩就讀於克拉克大學歷史系,同時選讀社會學、經濟學,只花了10個月就拿到了學位,之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改讀經濟學,徐志摩覺得,先進的制度能給中國帶來轉變。但很快,感嘆資本主義體制的先進,徐志摩很快又對政治學產生了興趣,而到了1919年,“五四”的浪潮襲來後,徐志摩的興趣又從政治學轉到了文學,並拿到了文學碩士學位,隨後又因感嘆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貪婪與物質,又改道去了英國。

徐志摩在美國的兩年間一直苦心學業,與家人的聯絡也很少,只是偶爾會發一封寄往家中的書信,在書信中徐志摩大多提及的是在美國的所見所聞,最多隻是在信尾詢問一下兒子的情況,對於張幼儀,卻從來隻字不提。

而對於張幼儀來說,一位剛結婚的新娘對於新婚的生活總是充滿嚮往的,丈夫不在的兩年裡她只能獨守空房,盡心地照顧著公婆和孩子,尤其是丈夫對她的冷漠,也更讓張幼儀感到了失落。

但是到了1920年的11月,徐志摩突然寄來了一封家書,在信中他一反常態,要張幼儀到英國與他為伴,張幼儀在收到這封信後受寵若驚,一想到能離開這個充滿繁文縟節的家,到英國與丈夫相伴,張幼儀自然是心花怒放。但張幼儀想不到的是,這封信其實是徐志摩迫於壓力寫下來的,壓力來自於兩個人,一個是他的父親徐申如,另一個是張幼儀的二哥張君勱。

知子莫如父,徐申如早就感覺到了徐志摩對張幼儀的薄情,為了維持與張家的婚姻,他便以斷絕對徐志摩的資助為由,不斷地向徐志摩施壓,最後徐志摩迫於壓力,才違心地寫了封要張幼儀到英國團聚的信。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為此,張幼儀也是精心準備了一個月,在1920年底乘上了前往英國的輪船。一路上,張幼儀的心情此起彼伏,有時候對徐志摩充滿了期待,有時候又顯得有些憂鬱,為了討好徐志摩,早在一年前張幼儀就請了家教教習中文、地理等知識,張幼儀希望徐志摩能看到她學識的長進,有一天兩人也能促膝長談。

同船的人知道張幼儀是去英國與丈夫團聚,也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可每當張幼儀回到船艙的時候,又心生疑惑,丈夫是真心要她去,還是出於別的什麼原因呢?一想到這裡,張幼儀的心又由喜轉憂,這一年她才21歲。

上岸的前一天,張幼儀打開了她的行李箱子,裡面全是她在老家置辦的新衣服,三個月的海上顛簸,早已把她顛得腿軟腳軟,可張幼儀卻不斷地試穿著這些新衣服,力圖改變自己在丈夫心中土氣的印象。

船在開到了馬賽後,在黑壓壓的人群中,張幼儀一眼就認出了徐志摩,可見到徐志摩的那一刻,張幼儀的心一下子就涼了,在人群中,只有徐志摩面露不悅,一臉的不耐煩,張幼儀一路上的猜測也有了答案,徐志摩確實是出於長輩的壓力,才違心地要她到了歐洲。

下了輪船,兩人就直奔巴黎的照相館,拍了兩人的第一張合照,也是唯一的一張合照,之後徐志摩就將合照寄回了家,算是完成了任務。

兩人到了英國後,徐志摩也每天自忙自的,從不關心張幼儀。而張幼儀則放下了大家小姐的架子,在家中給徐志摩當起了老媽子,可無論張幼儀做的飯菜是好吃還是不好吃,徐志摩從不評價,每次都是吃完了以後,就匆匆離開了,留下張幼儀獨守空房。

徐志摩雖然交友廣泛,但從不在朋友面前提及張幼儀,張幼儀對於徐志摩來說,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一個透明人、隱形人。

後來徐志摩被劍橋大學錄取後,兩人就搬到了劍橋大學附近的沙士頓,一個只有三戶人家的英國小鎮,徐志摩租下的房子不大,只有兩個臥室和一個客廳。對於結婚剛三四年的夫妻來說,這樣的情況本可以過著愉悅的二人世界,本來是令人充滿期待的,可對於徐志摩和張幼儀來說,這樣狹小的環境卻讓人窒息。

兩人之間也從來沒什麼話題,每天就機械地過著日子,張幼儀張羅著家務,徐志摩每天匆匆回家吃飯、睡覺,然後就各過各的,完全沒有夫妻的樣子。後來徐志摩破天荒地跟張幼儀報備了行蹤,要去理髮店,與此同時郵遞員每天都會送來一封英文信,每當看到信件的時候,徐志摩總是心花怒放,這就讓張幼儀覺得,徐志摩在外面是有人了。

是的,張幼儀女人的直覺沒錯,此時的徐志摩已陷入了與林徽因的熱戀當中,那個時候徐志摩每天都會騎著腳踏車來到林徽因的樓下,兩人一起漫步在康橋的各個角落,而每次與林徽因一起的時光,對於徐志摩來說總是幸福而快樂的。徐志摩一生中最好的文學作品,也大多出於他在康橋的時期。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對於徐志摩來說,林徽因就是他的愛情,他一生中對美的幻想,對愛情的嚮往全在林徽因身上,林徽因也成了徐志摩一生當中唯一一個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人。

雖然丈夫的心跑了,但好歹人還在,而到了1921年7月,張幼儀再次懷孕了,這本來是趕走小三,拉回丈夫最好的時機,可當張幼儀告訴徐志摩她又懷孕的事情後,徐志摩卻一臉不耐煩地要張幼儀去把孩子打掉。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打掉孩子是很難接受的,張幼儀覺得可能在西方來說,打掉孩子是常有的事,或許打掉孩子能讓丈夫開心,能挽回丈夫呢?

但張幼儀其實是想錯了,徐志摩嚮往的是有愛情的婚姻,而不是毫無感情的婚姻,對於徐志摩來說,他與張幼儀的婚姻就是一個包袱,一個負擔,而如今他與張幼儀又有了第二個孩子,這就讓徐志摩在張幼儀身上感到了更大的壓力,自己與張幼儀的婚姻綁得越緊,他離自由就越遠。

對於毫無感覺的女人,男性通常都不會有多少用心,也更不會有多少同情心,同樣的情況如果換了是林徽因,如果徐志摩的婚姻物件是林徽因,如果是林徽因告訴徐志摩懷孕的事情,那徐志摩又會是怎樣的情況呢?他一定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欣喜若狂了。

在張幼儀告知懷孕後,第二天徐志摩就離開了張幼儀,獨留張幼儀在那棟小房子裡獨守了八個月之久。這期間,懷著孩子的張幼儀想過自殺,可想到父母以及硤石老家的大兒子,張幼儀最終忍下了淚水,放下了輕生的念頭。

關鍵時刻還是親人救了張幼儀,她在二哥張君勱的幫助下,乘上了前往法國的火車,住在了張君勱的朋友,當時還在巴黎求學的劉文島夫婦家。在法國的幾個月,張幼儀最終想通了,她曾經跟著劉文島夫婦學習法語,甚至一度想進入法國的學校學習教育學,這樣就算沒有徐志摩,自己也能一個人把孩子帶好。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後來七弟張景秋把張幼儀接到了德國繼續照料,到1922年2月24日的時候,張幼儀在柏林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彼得。在生下孩子的第二天,張幼儀就收到了一封來自徐志摩的信,信的內容很簡單,要求與張幼儀離婚。

第二天,兩人見面後,徐志摩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離婚協議,上面什麼都寫好了,離婚的正書內容、見證人、徐志摩的簽名都已準備好,只要張幼儀在上面簽字,離婚協議就正式生效。

對於如此折磨的婚姻,此時張幼儀也早已沒有了任何期待,既然這樁婚姻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痛苦的,還不如儘早結束吧,最終張幼儀在離婚協議上籤下了名字。

就在張幼儀簽下離婚協議的那一刻,徐志摩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也是張幼儀第一次見到徐志摩的笑容,諷刺的是,卻是在簽訂離婚協議的時候,在張幼儀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後,徐志摩感謝地握住了張幼儀的手,表示了感謝。

張幼儀心中苦澀至極,結婚七年,這還是丈夫第一次主動親近。

民國第一離婚案,是徐志摩的薄情寡義,還是林徽因的小三插足?

就這樣,不顧拋妻棄子的譴責,一代文豪徐志摩終於了了自己的心願,他也成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張幼儀也徹底結束了她這段苦澀的婚姻。

強扭的瓜不甜,離婚對於兩人來說,確實是解脫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