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2021-04-17由 史趣 發表于 歷史

在人類歷史上,至少有兩次核事故值得一說。一次是發生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事故,一次是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事故。

這兩次事故都以影響嚴重而著稱。根據國際核事故分級,兩次事故都被認定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福島核事故過去了10年,有關核廢水處理的討論至今甚囂塵上;切爾諾貝利事故過去了30多年,荒廢的切爾諾貝利則靜謐如鬼城。

這兩起事故雖然都是工業事故,但一旦和核能聯絡起來,便有了特別的意義,甚至在關鍵時刻影響了時局。

切爾諾貝利事故就是其中的代表。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1986年4月26日凌晨 1 點,蘇聯境內的普里皮亞季市,4。3萬人正在熟睡。突然,一聲巨響,整個夜空絢麗多彩。很多人驚醒,3 公里外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事後看來,這也是當時核電時代以來最大的事故。至此,潘多拉的魔盒被開啟,一系列連鎖反應接踵而至。

對於爆炸,一開始人們認為只是普通的火災。核電站的消防隊員直接投入了戰鬥。他們沒有穿任何的防護服,但還沒幹多久就頭暈噁心起來,很多人紛紛倒地。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與此同時,政府組織的少先隊、共青團團員也積極行動起來,投入“滅火”,其結果可想而知。據瞭解,第一個倒在核輻射現場的孩子年僅15歲。

對於這次事故,蘇聯缺少應有的重視。事故發生後的3個小時,戈爾巴喬夫才知道,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一場火災。注意,這僅是一場火災。

蘇聯科學院院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德羅夫院士也信誓旦旦地說,反應爐絕對安全,甚至可以裝置在紅場。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然而,未採取特殊防護措施的救火還在繼續,直到第一張輻射汙染圖繪製完成,此時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30多個小時。

資料顯示,半徑30公里範圍內都要撤離。蘇聯人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便倉促疏散群眾。居民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打包收拾行李。

4月28日晚上9點,蘇聯國家電視臺終於播出了核電廠事故的宣告。此時,事故已經無法隱瞞。因為核爆炸釋放出的輻射物質在風的作用下,已經到達波羅的海上空。瑞典率先測知了這一點,並得到了蘇聯方面的證實。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然而,蘇聯的宣告也僅限於事故調查處理本身,對事故的原因、注意事項隻字未提。事實上,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至今眾說紛紜,解釋已有100多種,僅公認的就有“操作失誤說”和“結構問題說”兩種。由此可見,蘇聯在核安全方面的認識有多麼的不足。

無論怎樣,蘇聯在這次事故上刻意隱瞞是實錘了。事故現場倉皇而死寂,然而蘇聯的各種慶祝活動卻照舊舉行。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三天後就是五一勞動節。基輔的盛大遊行照常進行,被矇在鼓裡的民眾無比高興參加了各種慶祝活動。事實上,基輔已經被核電站的輻射粉塵汙染了。

在歐洲,輻射塵埃從烏克蘭飄過俄羅斯、白俄羅斯,到達土耳其、希臘、英國等國,整個歐洲籠罩在輻射的陰雲下。當然,影響最嚴重的是白俄羅斯。有報告稱,輻射塵有60%落在白俄羅斯。

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在西方社會的帶動下,蘇聯境內綠色運動高漲,社會討論和公眾參與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人們對蘇聯政府更加不滿起來。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事故造成了鉅額損失,也給蘇聯帶來沉重負擔。同時,事故連同克蘭糧食危機、油價下跌以及貨幣改革失敗等不利因素,一起將蘇聯推向不可逆轉的深淵。

到了1991年,也就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的第五年,蘇聯則最終解體為15個國家。

很多人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說成是蘇聯解體的間接原因,就連戈爾巴喬夫自己都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可能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

切爾諾貝利事故:石棺封印了一個時代

這種觀點雖然尚有討論餘地,但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上蘇聯措施的失當卻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的切爾諾貝利被炸燬的四號反應堆被鋼筋混凝土的石棺徹底封閉起來。石棺封印的豈止是一座反應堆,還有那個特殊的時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