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才華橫溢的南唐大臣韓熙載

2021-11-06由 韓其潭5296 發表于 歷史

韓熙載(902~970),字叔言,濰州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後唐莊宗同光四年(926)進士及第。 五代十國南唐時名臣、文學家。韓熙載才高學粹,精通音律,善書畫,名聞京洛,時稱“韓夫子”,人稱“有元和之風”,謂之“神仙中人”。

公元926年,發生了淄青鎮兵變,在這次兵變中,官至節度副使的韓熙載之父韓光嗣,在後唐明宗的御駕親征下被誅身亡,韓熙載只好投奔南唐。

南唐烈祖皇帝對他較為重視,召他為秘書郎。因而尚欲施展政治抱負的韓熙載,改行從事文學評論和文藝創作。歷任虞部員外、史館修撰、太常博士等職。

在當時,請名人寫墓誌銘蔚成風尚,於是四方載金帛求為文章碑表者絡繹不絕,懇請為文長於碣的韓熙載賜筆。南唐後主即位之後,韓熙載在歷任吏部侍郎、秘書監、兵部尚書等職之後,後主甚至有意讓他出任宰相。然則韓熙載清楚地看到,誤為人主的詞人皇帝根本無力也無意挽救日漸頹廢的國勢。隨著大宋王朝的建立,病入膏育的南唐王朝陷入了窮途末路的境界。

才華橫溢的南唐大臣韓熙載

在這種形勢下,疏於修誠立身,韓熙載既存心避世 ,更是變本加厲,故作放浪形骸、徹夜宴飲狀,於是就有不解內情的同僚開始彈劾他不檢點的生活作風,兩位翰林侍詔顧閎中和周文炬奉詔夜探韓府,於是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誕生了,誕生在一種明哲保身的心態中。元代鄭元祐寫有《顧閎中畫韓熙載夜宴圖》詩一首,形象地描述了其時的情景:“熙載真名士,風流追謝安。每留賓客飲,歌舞雜相歡。卻有丹青士,燈前密細看。誰知宴上景,明日到金鸞。”韓熙載如此消極避世的結果,使後主打消了原有的念頭,而他則實現了自己的初衷。

才華橫溢的南唐大臣韓熙載

後主李煜雖然治國無方,但在藝術的天國裡,有著北國男子、大鵬鳥和馬群長鬃風般的凌勁和剽悍,沒有半點為君時的安靜馴良。工書善畫又長於為文,尤其是詞寫得相當漂亮,僅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便足以笑傲詞壇雄視千載。有道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種氛圍,使得並非等閒之輩的韓熙載如魚得水,遂恣意汪洋於文海,寫就了堪稱宏富的文章。據《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補五代史藝文志》等書著錄,計有《韓熙載集》五卷、《格言》五卷、《格言後述》三卷、《擬議集》十五卷、《定居集》二卷等。韓熙載的生平事蹟,保留在徐鉉《韓公墓誌銘》,馬令《南唐書》卷十三,陸游《南唐書》卷十二,《宋史》卷478及《十國春秋》卷28本傳的記載中。

才華橫溢的南唐大臣韓熙載

有人說,韓熙載與唐朝文學家韓愈出自同一個祖先,這點待考,但韓熙載所在的家族,的確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從曾祖父一輩開始,就在朝廷裡做官,父親韓光嗣更是官至節度副使,位高權重。

韓熙載是進士出身,胸懷大志,卻沒有受到南吳的重用,只被派到地方上擔任小官。937年,南吳大將李昪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建立了南唐,替代南吳。李昪很欣賞韓熙載的才華,讓他輔佐太子李璟。

才華橫溢的南唐大臣韓熙載

公元943年,李昪病逝,李璟即位。李璟很信任韓熙載,對他屢次提拔,任命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充鑄錢使。961年,李璟病逝,李煜(後主)即位,任命韓熙載為中書侍郎、充光政殿學士承旨。自漢朝以後,中書侍郎權位很重,與宰相只有一步之遙。韓熙載因此步入人生的巔峰。

韓熙載從北方來到南方後,在南唐三朝為官,堪稱三朝元老。可是,南唐的三代皇帝,在信任、重用韓熙載的同時,始終對他心存戒心,不願意接受他的正確意見。韓熙載性格放蕩不羈,又喜歡給皇帝挑刺,讓南唐皇帝對他又愛又怕。

比如,李煜為了體現自己的愛民情懷,曾經親自來到大理寺,對關押的囚犯進行復核、赦免。韓熙載覺得這樣做不對。因為複核、赦免在押囚犯,自有司法部門負責處理,不容他人干涉;李煜以皇帝之尊出入監獄場所,此舉大為不當,應該自罰300萬錢,充為軍費。

隨著南唐步入後期階段,外面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內部的權力爭鬥愈加激烈。韓熙載作為一名北方人,被提拔到重要崗位上,掌握大權,很容易成為別人攻擊的物件。韓熙載為了避免父親當年的悲劇,故意在家中過著夜夜笙歌的放蕩生活,以解除李煜對自己的警惕之心。

才華橫溢的南唐大臣韓熙載

顧閎中創作的這幅《韓熙載夜宴圖》,是韓熙載故意用這場豪門夜宴,來表現自己的醉生夢死、不思進取。但整場宴會上,他都沒有表現出心情歡暢的樣子,而是鬱鬱寡歡,有如一名局外人。試想,韓熙載的內心一定是充滿悲涼的,自己對南唐忠心耿耿,別無二心,南唐皇帝卻一直將他視為外人。

公元970年,韓熙載病逝,享年69歲。這時候,李煜才感覺失去了一名有能力、有才華的大臣,深感痛惜,將韓熙載追贈為左僕射、同平章事(宰相),追賜“文靖”諡號。

《韓熙載夜宴圖》的繁華背後,掩藏著南唐的日漸衰敗。君臣不和、爾虞我詐,導致南唐步入覆滅邊緣。971年,在韓熙載病逝的第二年,李煜被迫在北宋的壓力之下,除去了南唐國號。975年,趙匡胤派遣大軍,直接滅了南唐,李煜奉表出降,立國38年的南唐政權至此劃上了句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