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什麼都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不成不打仗士兵就不吃了?

2021-11-02由 轉眼已千年 發表于 歷史

古代打仗的時候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糧草殆盡,因為糧草而扭轉戰事局面的情況非常多,尤其是兩軍對峙的時候,糧草是否充足成為了決定成敗的關鍵。那麼在不打仗期間,糧食問題並不嚴重,為什麼打仗這就成了大問題呢?主要是因為兩種狀態下糧草的運輸和消耗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都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不成不打仗士兵就不吃了?

古代軍隊用的糧草都是朝廷統一徵收發放

,對於職業軍人來說,有兵農合一的募兵制度,糧草的提供又是另一種情況。一個軍區不打仗的時候,除了日常的訓練等,基本上很穩定,營中的糧倉就可以提供補給,消耗也比較小。而且穩定的狀態下,後勤的保障人員也會減少,糧草自然不需要很多。

有些朝代的兵力沒有戰時的多,也就是說平常朝廷不會養很多士兵,只有需要打仗的時候,才會招收士兵,這也減少了很多糧食負擔。尤其是兵農合一的時候,國家會給很多農田去開墾,還會有扶持待遇。這些人在沒戰爭的時候會自己種菜吃,等有戰爭的時候再回歸軍隊,這也減輕了國家的負擔。

為什麼都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不成不打仗士兵就不吃了?

糧草中除了糧食,還有戰馬用的飼料。

有人認為當時到處都是草,應該不成問題,但其實不是,軍事的戰馬需要吃的有料草和料豆。並不是什麼草都能餵馬的,草場裡的青草是很好的,但是秋冬沒有鮮草,只能吃春季下來的。在喂之前,還要除塵,料豆也要用水煮過,這樣馬兒才能更強壯。所以草料也是很大的一筆開銷。非戰時,這些馬都有自己的主人,都是他們自行飼養,等到打仗的時候再徵用。

在打仗的時候,朝廷會加大招募計程車兵數,或者是讓所有兵農合一的農民都回來參軍,這樣人員增加非常多,需要的糧食也就很多,參與的戰馬和後勤的牲畜也就變多了,草料也需要非常多。古代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十個後勤人員才能輔佐一個士兵,因此後勤人員也很多,需要的糧食也要一併供給。

為什麼都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不成不打仗士兵就不吃了?

冷兵器的戰爭裡,士兵們都是真刀真槍的拼搏,重重的盔甲和刀盾對士兵和戰馬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吃飽就上場很不現實,巨大的消耗需要更大的糧食來彌補。但是古代的運輸很慢,運輸途中消耗會很大,運輸的人員也是靠著帶的糧食和牲畜生存,可能到了之後,糧食也就沒剩多少了。

《漢書》中有記載運輸糧草的損耗,漢朝的時候運輸線很長,補給線是戰爭中糧草損失最大的一部分,而且道路危險係數很高,可能會有人半路劫走糧草,於是補給路線的安全也成為糧食不足的一個原因。

為什麼都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不成不打仗士兵就不吃了?

酸奶嘚啵嘚

總的來說,戰爭時候消耗的糧草跟平時是完全不同的,戰爭除了拼士兵和謀略,還是拼國力。要維持戰爭繼續,最重要的就是糧草,例如長平之戰,白起對於這次戰爭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但到最後還是因為糧草的情況逼得兩個國家不得不打仗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