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故鄉行-走四方

2021-11-02由 紅河布儂 發表于 歷史

(三)走四方 ­

­

清晨一睜眼,就是大年初一了,時間就是如此,無論我們醒著還是睡著,都在不停地流逝。 ­

其實,春節怎麼過母親早有規劃,大年初一她要帶我們參觀縣城的新貌。出門行走的線路也有講究:東南西北四面都要走到,求得四方神靈保佑,當然也預示著新的一年視野更開闊,而且先朝東方走。 ­

縣城的東頭是舊城,座落著縣城一小、黨校,北邊的文筆山下是縣中,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南邊是縣府部門,西邊也有一些商業部門,大部分是農田。值得一提的是,東邊有座山,山腳下有兩眼泉:一雌一雄,一清一濁,是九曲河的源頭,在《辭海》裡有記載,名叫“鴛鴦湖”,屬縣城一景。早期水源豐富,建了水庫養著魚,地下水清而涼。湖畔有個幹部學校,初中時有個女同學的父親是那裡的幹部,到她家玩兒時,要走一條小路,路邊種著兩排高大的沙梨樹,開花時滿樹的雪白滿樹的清香。晚春時節,風一吹,白色花瓣雪花般紛紛揚揚……夏天,可以在水庫的河面上劃竹排,水面波光鱗鱗,就這麼一直閃耀在成長的歲月裡。只可惜,縣城的人們環保意識不強,加之後來幹校的位置建了個巢絲廠,泉眼漸漸乾涸,河水也嚴重汙染,再也找不到清澈的九曲河了,小時與我們一起在河中嬉戲的蝦們的子孫後代幾近滅絕,陪伴我們成長的九曲河只能在記憶中尋找。

故鄉行-走四方

穿龍巖

“鴛鴦湖”的右邊剛好是兩座山的坳口,縣城較早的路沿著山腰蛇般彎彎曲曲往坳口延伸,一直爬往山外……大學期間,因我在宿舍裡描繪縣城八大景,宿友們在大三那個暑假和我回家,崎嶇的山路把她們折騰得七葷八素,大巴好不容易爬到這個坳口,看到山腳下的縣城把她們給樂壞了,哪知從坳口到山腳繞了二十多分鐘,這段黎明前的“黑暗”一定讓她們記憶深刻,終身難忘。 ­

小城因為有九曲河自東向西貫穿而過而顯得很有靈性,河畔茂盛的竹叢讓水更秀美,因為建房,竹子被砍掉很多。發展一定要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嗎? ­

所幸,當地政府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已經努力做一定的整治和改善,在河兩岸築起了石欄,路邊種上柳樹,氣溫偏低,枝頭的嫩牙尚未吐露,但風中搖曳的枝條並新樓映在水中,倒也別有一番景緻。我現旅居的城市一年四季植物都是綠的,季節並不分明。 ­這個冬天,行走在地處雲貴高原南麓的故鄉的河堤路我終於找到了南方冬天的味道。

故鄉行-走四方

九曲河新貌

其實,母親主要是想讓我們看看新城,感受家鄉的變化。縣城西邊的那片田野已被政府徵用,建了很多新樓和設施,高中一同學也瞅準了商機,開發一商住樓,據說掙了不少錢,年前在南寧見了他一面,身體已經開始橫向發展,如若在大街上遇上是不敢認的,只有提及往事時眼睛閃爍出的光彩似曾相識。也要感謝他為家鄉發展作出的努力,這片新城讓小城具有了強烈的時代氣息。

小城屬於喀斯特地貌,山高多溶洞水在地下流,冬天地下水非常冷。人們過年戶外遊玩方式就是登高或爬溶洞,小時,我們都會呼朋引伴從大年初一爬到初三,未開發過的溶洞在黑暗中神秘而美麗,在手電筒或火把的照耀下,古老的巖壁和石筍閃爍著鑽石的光芒,後來我們知道這是溶岩石筍是很珍貴,歷經上萬年才長那麼幾毫米。未開發過的溶洞也是很危險的,有一年有幾個夥伴就因為火把熄了,在裡邊折騰了兩三個小時還出不來,最後還是大人給尋回的。 ­

故鄉行-走四方

雛燕歸巢

今天最後一個景點也是新開發的,西邊兩座山腰間有一塊相對平緩的地帶,政府在那立了個英雄紀念碑,邊上一舊景點“雷峰古寺”重新修繕,並最近的兩座小山峰一起成一個景點,因為築了臺階,登到山頂不花太長時間,山腰上並築有涼亭供腳力差些的人休息片刻。 ­母親在紀念碑前留了個影,在那些烈士裡也長眠著她的叔叔,也是我的舅公。 ­

站在峰頂極目四望,我感到驕傲:在群山連綿的懷抱中的縣城越來越美麗!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祝福小城越發展越好!

故鄉行-走四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