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2021-11-02由 人物與觀點 發表于 歷史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崇禎心力交瘁

1644年,大明王朝在過完第276個生日之後,終於走到了盡頭。雖然明史專家孟森認為大明王朝“實亡於萬曆”,黃仁宇甚至做了精準判斷:明亡於萬曆15年。但直到1644年,大明王朝才迎來了最終滅亡。

此前發生的諸多鬧劇皆預示了滅亡之象,可直到最後一刻,作為帝國主宰的崇禎依然有機會扭轉這一切,但最後都化作一聲“諸臣誤我”的憤慨。

吳三桂的要價

1644年正月,崇禎像往常一樣上朝,登基17年來,他沒有一日不上朝。《野史無文·烈皇帝遺事》 載:崇禎“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可即使如此,大明國力還是江河日下。雖是新年,但皇帝的臉上沒有絲毫喜色,因為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了。

稱帝之後,李自成發出討明檄文,儼然天下之主,之後揮師北上。大軍壓境,崇禎唯有發動軍隊勤王方可延續國運。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李自成

當時大明手裡還掌握兩支軍隊,分別是左良玉的20萬大軍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左良玉能征善戰,但驕縱蠻橫,聽調不聽宣。此前崇禎強令孫傳庭出潼關,最終驍勇善戰的“秦兵”全軍覆沒。

當下唯有調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護衛京師,為此,崇禎召見吳三桂父親吳襄,商議勤王之事。(蔣臣《無他技堂遺稿》)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關寧鐵騎

崇禎表明了自己的意願,希望關寧鐵騎入關,吳襄答道:“臣父子世守此土。惟以不能恢剿負國。萬死不足贖罪。豈敢更言棄地。”

崇禎回答:“非棄也。凡事須權緩急。此時寇急於邊。卿但度卿子果能辦賊否耳。”襄對曰。但恐逆闖不親來。來則保為陛下盡殲之……”

吳襄表明忠心的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陛下不憂臣子不能殺賊。臣但憂餉不繼耳。”說白了,吳襄想要3萬軍隊所需之餉。

吳襄的回答讓崇禎看到了一絲希望,欣然問道:“卿言兵至三萬費餉幾何?”而吳襄之後的回答則完全斷絕了崇禎的幻想,對曰:“少亦須百萬。必不得已亦須湊至七十萬乃可。”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軍餉

70萬,對於曾經富庶的大明朝來說不值一提,但此時的國庫只有7萬兩白銀。

崇禎沒有再說什麼,就連關寧兵冒領軍餉一事也沒有追究。不是因為寬容,而是因為絕望,史載“上佇思良久深然其語”。

重燃希望:南遷

勤王之事作罷,崇禎想起南遷。

事實上,遷都之事,自明朝建立之初就爭論不休,幾乎每一個皇帝都想過遷都。朱元璋定都南京,但歷史上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多為短命王朝,所以朱元璋想遷都西安。可建國之初百廢待興,遷都之事耗資巨大,因此也就不了了之。

朱棣靖難之後定都北京,使京師“孤懸絕北”,將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放大數倍,前有蒙古,後有女真。從經濟角度來說也是極不划算,“江南之民命竭於輸挽,大府之金錢靡於河道,皆郡燕之為害也。”最基本的物資運輸便需耗費大量財政支出。(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朱棣遷都北京

遷都之事在早期還是一個能夠討論的話題,在北京保衛戰之後成為了一個禁區,發展到現在成為一種政治正確。

任何膽敢言遷都者無異於叛國,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崇禎深知這一點,因此最好由某大臣提出,經內閣審議之後決定,此等萬全之策才不會折損皇帝的顏面。

其實崇禎一直在謀劃遷都,但他初次提出遷都便遭到陳演、光時亨等人反對,崇禎不願意背此罵名,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

但崇禎沒有放棄,之後便與左中允李明睿商議南遷。崇禎言辭急切::“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平寇志》卷八)。李明睿說:“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繁華的南京城

崇禎和李明睿就遷都問題進行了初步交流,並且草擬遷都事宜,但如何將草議變為決策,還需要由內閣商討,經朝堂公開。崇禎看中了內閣首輔陳演,私下陳演說:“此事要先生一擔。(《清史編年 第一卷 順治朝》)。

就在大明王朝相互推諉之時,李自成已經佔領豫北,遷都之事刻不容緩。二月底,崇禎決定在朝廷上討論此事,

希望群臣共請而後行,使自己不承擔逃亡之名。

關鍵時刻,陳演變卦,閉口不語,南遷之事隨即陷入僵局。李明睿等人提出折中方案,史載“守庶子李明睿與左都御李邦華複議南遷,並請先以太子居南京,“號召東南,共圖滅賊”。(《清史編年 第一卷 順治朝》)。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崇禎皇帝

對於崇禎來說,殉國不是最可怕的,他最擔心的是南遷之後,自己將會和唐玄宗一樣變成有名無實的太上皇。他嚴詞拒絕,說道:“如事不可知,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朕志決矣!(《清史編年 第一卷 順治朝》)。同時不許太子南下,罷免陳演。

之後,言官隨即大肆攻擊南遷之說,國家社稷已經不重要了,保住自己在北方的家產才是最重要的。

南遷之事未遂人願,崇禎距離死亡日期又近了一步。

最後的機會

公元1644年3月15日,李自成攻破居庸關,兵臨城下,輝煌的北京城就在眼前,而自己將會擁有一切。看著高大的城牆,李自成想起了自己的老家,相比較於眼前這個陌生的城市,他更想要回到陝西。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闖王李自成

一千年前的楚霸王說過一句話“富貴不歸故里,如錦衣夜行,誰人知之者?”李自成沒什麼文化,但同意項羽的觀點。

在他潛意識中依然存在著樸素的小民思想:皇帝是好的,只是被大臣矇騙。在《登極詔》中他寫道:“諮爾明朝,久席泰寧,濅弛綱紀,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李自成怒斥群臣 ,但對崇禎皇帝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他也不希望背上弒君之名,更願意讓崇禎“如杞如宋,享祀永延”。

他只想得到崇禎皇帝的認可,做個西北王衣錦還鄉,他甚至願意替朝廷徵繳八旗。如果皇帝再賞賜他一些銀兩,那就再好不過了,他認為崇禎皇帝肯定會答應,因為皇帝總是很有錢的。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李自成

史載:“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小腆紀年附考》卷四)

李自成的條件並不苛刻,但崇禎皇帝有著更深的顧慮,封地許王固可解眼前之急,但也意味著將祖宗之土讓給他人,而崇禎不願意背此罵名,

為了獲取支援,崇禎向內閣首輔魏德藻求助,希望他能夠主動開口,但魏德藻沒有表態。魏德藻之所以成為首輔,憑藉的便是察言觀色。

他非常清楚崇禎的心思,此等大事,一旦有紕漏,自己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崇禎皇帝

大臣都記得陳新甲,在那次議和事件中崇禎表現出了自己的苛刻寡恩,一旦事情敗露皇帝會毫不留情地把自己當做替罪羊。

事實上他們都做好了效力新朝的準備,不願意再為明朝出力,皇帝與臣子已經完全對立。

兩百年前明太祖廢除宰相,從此乾綱獨斷,大權獨攬,但朱元璋加強皇權的同時也埋下了亡國的禍根。宰相被廢,從制度層面來說,諸臣失去了法定保護,成為皇權的附屬物,而與此同時失去的還有對於國家的忠誠感。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朱元璋

由此造成了兩個嚴重後果:君臣離心,白熱化黨爭。許多有識之士希望加以改變,萬曆年間首輔申時行曾試圖彌合官員黨爭,進而消除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的對立,但他失敗了。

之後皇帝和大臣成為了兩個陣營,君臣離心離德。再加上崇禎馭下過嚴,性格嚴苛,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願意為他分憂。

由此便不難解釋為何宋亡之時,文天祥等人拼死護國。但明朝養士三百餘年,背信棄義之人如同過江之鯽。社稷傾覆,諸多大臣卻在自作打算。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崇禎

大臣冷眼旁觀,而崇禎也不願擔負責任,就這樣雙方陷入了僵持。

而李自成的耐心是有限的。3月19日。李自成下令攻城。

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崇禎已經完全陷入癲狂,獨自一人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之後,崇禎命人將兒子送出,將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全部殺掉。

這3條措施能避免明朝滅亡,崇禎為什麼沒有做?

崇禎皇帝殉國

做完這一切,崇禎帝在景山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他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

最後,崇禎沒有等到吳三桂,沒有遷都,也沒有給李自成封王,大明享國276年。

如何評價崇禎呢?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亡國之君,即位17年勤勞刻苦。但他的悲劇在於空有治國熱情,卻無治國方略,而嚴苛的性格更是放大了這個矛盾。他不願意放棄任何東西,土地,權力,最主要是對臣子的信任。

若在萬曆之前,體制尚未僵化,國家不會衰落至此。但在萬曆之後,國家積弊已久,君臣離心,再加上數十年的天災,國家的滅亡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

“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孟森所言便是如此。

而談遷的《國榷》,或許是對崇禎最中肯的評價。

“(崇禎)聰於始,愎於終,視舉朝無一人足任者”“非淫虐,非昏懦,而卒與桀、紂、秦、隋、平、獻、恭、昭並日而語也,可勝痛哉!”

閱讀更多深度文章,關注頭條號“人物與觀點”,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轉發,評論,點贊,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更多文章:

李定國

張無忌

參考文獻:

李文海等:《清史編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版

徐鼒:《小腆紀年附考》中華書局2010版

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談遷:《國榷》 古籍出版社1958版

孟森:《明史講義》 中華書局2009版

蔣臣《無他技堂遺稿》

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