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2021-10-25由 永不消逝的電波 發表于 歷史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作 者 | 張海剛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革命與建設時期無數先烈的偉大犧牲。

他們光輝的事蹟始終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他們英雄的壯舉將世世代代為人民銘記。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1970年10月28日凌晨5時許,某部7名戰士在執行某工程施工任務時,突遇塌方,他們被上百噸的混凝土掩埋,光榮犧牲。

為了悼念烈士英靈、緬懷烈士功績、激發愛國情懷,該部積極尋訪烈士親人,追尋先輩們的光輝事蹟。

為尋找線索,該部聯絡了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媒體平臺和多位退伍老兵,僅用三天時間,便查證了7名烈士的家庭住址,並採取雲影片直播的方式對5名湖南籍、2名湖北籍烈士開展了一次尋親走訪活動。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透過尋訪,烈士的後輩們找到了周啟九烈士的弟弟周啟斌、劉運壽烈士的弟弟劉雲喜、唐玉生烈士的弟弟唐國生、歐名富烈士的姐姐歐名桂、欒伯順烈士的姐姐欒伯秀、王洪海烈士的妹妹王翠勤,比較遺憾的是劉光球烈士已無親人在世。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據周啟九烈士的弟弟周啟斌介紹,哥哥犧牲後,所在部隊領導當月就到家中看望慰問其父母,並送回了烈士證書和部分遺物。

次年他又接過了哥哥的鋼槍,到哥哥生前部隊繼續服役。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歐名富烈士的姐姐歐名桂回憶,上個世紀90年代,她隨父母先後兩次去過烈士陵園掃墓。後來,因其父母年老體弱,加上交通、通訊不便等原因,就再也沒去了,漸漸地也和部隊失去了聯絡。

家中的畫像成了思念的寄託,歐名桂時常對著畫像傾訴,講到動情之處還常常落淚。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我們紀念烈士,不僅僅是單純地表達情感,而是傳遞我們的價值觀,表明我們尊重生命,以此來教育後人。”

一位年近七旬的尋訪老兵表示。

在幾天的尋訪中,筆者有幸與多名烈士的親人、戰友接觸,瞭解了在世親人的生活處境,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軍人的家國情懷。

雖然受訪者身份與烈士的關係各異,但大家對犧牲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經常會想起,始終難忘記。

深切緬懷銘記烈士們的事蹟,以最崇敬的心祭奠他們的英魂。

面對“老班長”,官兵們有話要講: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胡 昊:

走進烈士陵園,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輩們的年齡,竟然都只有20歲左右。在這個年紀,我才剛剛入伍,而他們已經奮戰在國防建設的一線,他們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小,也沒有因為剛入伍沒幾年而退縮,反而有一股奮勇拼搏、不怕犧牲的血性膽氣。

我要以先輩為榜樣,學習他們英勇頑強、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以神聖使命為己任,做一顆永不生鏽的革命螺絲釘。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薛文瑞:烈士永生,浩氣長存!

從他們面前走過,我接受了人生的洗禮,昇華了精神世界。透過近距離聆聽先烈們的光輝事蹟,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前輩們的英雄氣概,深切地體會到老工兵們的擔當奉獻。

我將繼承你們的遺志,努力幹好本職工作,無愧於你們義無反顧的英勇獻身,無愧於新時代對於我們的重託!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楚志強:“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這是我在烈士陵園,面對“老班長”最深的感受。

老班長,請你們放心,我定不負你們的犧牲奉獻,我必將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好樣子”。

跨越半個世紀的追尋

紮根山溝,默默奉獻,是先烈的精神傳承;牢記使命,鐵心向黨,是我輩的錚錚誓言。

青山不老,山河不會忘卻你們的奉獻;薪火相傳,我們將繼續未竟的事業。

請先輩們放心,我們一定不負你們的事業,繼續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

編 審 |

於 濤

主 編 |

陳 一

編 輯 |

李岐運 周振華 李倩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