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什麼是工業革命?中國錯過的兩次工業革命,歐美工業革命怎麼回事

2021-10-22由 一起讀通鑑 發表于 歷史

什麼是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在近代史上,是指從農業和手工業經濟向工業和機械製造主導的經濟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始於 18 世紀的英國,並從那裡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儘管法國作家較早地使用了工業革命一詞,但它首先由英國經濟歷史學家阿諾德普及。

湯因比 (1852-83) 描述英國 1760 年至 1840 年的經濟發展。自湯因比時代以來,該術語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

工業革命:-日期:- 1733–1913

帝國主義起了作用;英國大量利用其殖民地的原材料來領導工業革命。

1811 年至 1813 年間,一群名為 Luddites 的工人正在砸碎裝置,以抗議機器對他們生計的威脅。

重要的發明包括紡織業的紡紗機和動力織機以及蒸汽機。

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徵是技術、社會經濟和文化。技術變化包括以下內容:

(1) 使用新的基礎材料,主要是鋼鐵,

(2) 新能源的使用,包括燃料和動力,如煤、蒸汽

發動機、電力、石油和內燃機

什麼是工業革命?中國錯過的兩次工業革命,歐美工業革命怎麼回事

什麼是工業革命?中國錯過的兩次工業革命,歐美工業革命怎麼回事

引擎,

(3) 新機器的發明,如紡紗機

珍妮和動力織布機允許以較少的人力消耗增加產量,

(4) 一種被稱為工廠制度的新的工作組織,它增加了分工和職能的專業化,

(5) 交通和通訊的重要發展,包括蒸汽機車、輪船、汽車、飛機、電報和無線電,以及

(6) 科學在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這些技術變革使得自然資源的使用和大眾的大量使用成為可能

製成品的生產。

非工業領域也有許多新的發展,包括:

(1) 農業改良使得為更多非農業人口提供食物成為可能,

(2) 經濟變化導致財富分配更廣泛,面對工業生產上升,土地作為財富來源的減少,以及國際貿易的增加

貿易,

(3) 反映經濟實力轉移的政治變化,以及適應工業化社會需要的新國家政策,

(4) 全面的社會變革,包括城市的發展、工人階級運動的發展以及新的權威模式的出現,以及

(5) 廣泛秩序的文化轉型。工人獲得了新的獨特技能,他們與任務的關係發生了變化;而不是手工工作的工匠

工具,他們成為機器操作員,受制於工廠紀律。最後,心理上發生了變化:對利用資源和掌握自然能力的信心增強了。

第一次工業革命

在 1760 年至 1830 年期間,工業革命主要限於英國。英國人意識到自己的先機,禁止出口機械、熟練工人和製造技術。英國的壟斷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特別是因為一些英國人在國外看到了有利可圖的工業機會,而歐洲大陸的商人則試圖將英國的專業知識吸引到他們的國家。兩個英國人,威廉和約翰

Cockerill 透過在列日(約 1807 年)開發機械車間將工業革命帶到了比利時,比利時成為歐洲大陸第一個實現經濟轉型的國家。與其英國先驅一樣,比利時工業革命以鐵、煤和紡織品為中心。

(工業革命地圖描繪了工業革命在 19 世紀在歐洲的傳播。)

什麼是工業革命?中國錯過的兩次工業革命,歐美工業革命怎麼回事

與英國或比利時相比,法國的工業化速度較慢,也較不徹底。在英國確立其工業領導地位的同時,法國正沉浸在革命中,不確定的政治局勢阻礙了對工業創新的大量投資。到 1848 年,法國已成為工業強國,儘管在第二帝國統治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它仍然落後於英國。

其他歐洲國家遠遠落後。他們的資產階級缺乏英國、法國和比利時同行的財富、權力和機會。其他國家的政治狀況也阻礙了工業擴張。例如,儘管擁有豐富的煤和鐵資源,德國直到 1870 年實現民族團結之後才開始工業擴張。一旦開始,德國‘

其工業生產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到世紀之交,該國的鋼鐵產量已超過英國,併成為化學工業的世界領導者。 19 世紀和 20 世紀美國工業力量的崛起也遠遠超過了歐洲的努力。日本也以驚人的成功加入了工業革命。

東歐國家在 20 世紀初就落後了。直到五年計劃,蘇聯才成為一個主要的工業強國,將英國用了一個半世紀的工業化縮進了幾十年。 20 世紀中葉見證了工業革命蔓延到中國和印度等迄今為止尚未實現工業化的地區。

第二次工業革命

儘管與“舊”工業革命有相當大的重疊,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19 世紀後期和 20 世紀發生了“新”工業革命。在基礎材料方面,現代工業開始開發許多前所未有的天然和合成資源:輕金屬、新型合金、塑膠等合成產品,以及新能源。與這些相結合的是機器、工具和計算機的發展,從而催生了自動化工廠。儘管部分工業部門在 19 世紀上半葉幾乎完全機械化,但與流水線不同的自動化操作在 20 世紀下半葉首次取得重大意義。

什麼是工業革命?中國錯過的兩次工業革命,歐美工業革命怎麼回事

(工業革命:工廠工人 1912 年歲左右,波士頓美國羊毛公司的女性工作機器。)

生產資料的所有制也發生了變化。以 19 世紀中葉工業革命為特徵的生產資料寡頭所有權讓位於透過個人和保險公司等機構購買普通股的更廣泛的所有權分配。 20世紀上半葉,歐洲許多國家將其經濟的基礎部門社會化。在那段時期,政治理論也發生了變化:政府不再採用主導古典工業革命經濟和社會思想的自由放任思想,而是普遍進入社會和經濟領域,以滿足其更復雜的工業領域的需求。社會。從 1980 年代開始,這種趨勢在美國和英國發生了逆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