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2021-10-22由 讀史超人 發表于 歷史

前言

俗話說得好,過了春節盼端午,過了端午盼中秋……細細數下來,現在一年前前後後的假期也是有很多的,再加上週末雙休,那簡直不要太開心。

可是,古代沒有那麼多節假日,他們怎麼休假呢?聰明的古人才肯定不會一年365天都“上班”的,其實古人是有一套完整的休假體系的。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古代假期制度

休假制度的開始

休假制度與中國其他許多古代制度不同,在中國古代是沒有假日製度的發明者的。

自周武王征服周朝以來,人們在一年中的幾次重要祭祀活動中已經出現了節日的雛形,因為往往在這種祭祀的盛大節日裡,全城上下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出席參加祭祀活動。

除此之外,周代官員還必須代表某些公眾和個人出席,漸漸地,

在一年中祭祀的日子裡,官民雙方都去參加祭祀,在這期間內所有人停止工作,這就最原始的節日來源。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像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從西周開始至春秋戰國再到秦朝,

“法定節假日”

都安排在每年的祭祀活動期間,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了漢代,真正的節日出現了。

據唐代《楚學記》中記載:根據漢代的法律,官員五天之後可以休息一日。

從現在簡單意思上來說,就是漢代官員每隔五天就可以回家休息、洗澡。

注意了,這裡的洗澡真的是一個休息和洗澡,因為當時各級官員都被要求在政府機關工作、吃飯和生活,在沒有得到特別命令的情況下他們是不能回家的。

那就從當時這樣的安排下來看,五天過去,頭髮總髒了吧、衣服也髒了吧、再加上一些個人因素的事務,總得回一趟家不是,所以,總結來說就是古人的衛生以及個人需求導致,才衍生出了休假制度。

至此,休假制度才真正的出現。

休假制度的確立

那麼問題又來了,的確是有了休假這個安排,但是什麼時候才是真正頒佈了法令確定休假制度呢?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秦朝及以前,是沒有法定節假日的,也沒有專門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員必須每天準時上,如有遇到什麼特殊情況要離開,需事先請假,在皇帝或有關行政部門批准後才可離開。

秦朝官員請假,稱為

“綏貴”

,在當時主要分為兩大類情況:一是因身體有病迫不得已需要回家調養的;二是官員年邁沒有能力任職的時候回老家頤養天年。

休假制度真正初顯規模是在漢代,並且也是分為了兩大種類,第一種是例假,第二種是季節性節日。

按照當時漢代的制度來說的話,每個政府官員每五天都可以休息一天,這就是所謂的“休息和洗澡”。當時,朝廷要求各級官員集中辦公、吃住,沒有特別的命令,他們是不能回家的,只有到了“安息浴”,才能洗澡換衣、回家團圓、走親訪友。

據漢代《霍光傳》記載:“光照之時,不可沐浴,但潔常入”。《漢律》說:“五日之內,官必洗澡,是休息的時候了”。北魏楊宣志《洛陽嘉蘭集·寶光寺》記載:“晴天與晴天,京城文人應休息,並號召友人來寺院參觀”。《開學經》第20卷中:“休假也叫休息和洗澡”。

由此可以發現,我國的休假制度歷史悠久最早在漢代就有明確的規定了。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同時,漢代官員也享受到了各種各樣的節日,如冬至、夏至和春節,此外,在特殊情況下,

官員也可以休假,休假可分為給予和被給予兩種情況。

被給予:我被告知不用回家就可以休假,給予:由於生病才准予休假。根據漢代的制度,如果官員被要求休假三個月,他可以延長休假而不被撤職,在葬禮上,年長者可為其休3年,較短者則為36天。

休假制度最豐富的兩個朝代

隨著漢代休假制度的正式確立後,我國的休假制度也在不斷地“繁榮”,有兩個朝代是我國曆史上假期最多的朝代:唐朝、宋朝。

輪休制應該是我國休假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了。以往的休假起源於祭祀活動,所以往往是整個官吏集體休假的日子,有急事的人,在衙門找不到申訴的地方,這就很容易耽誤正事。

衍生出了正式的輪換制度後,就可以完美地維持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日常運作,所以這一輪換制度得到了廣泛的讚譽,成為後續歷朝歷代都採用的制度。

從漢代開始,商務型節日的內容在魏晉時期也有所擴大,例如這一時期出現了因為需要回家探親而休息的假,被稱為“探親假”。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唐代,中國古代的休假制度發生了一個比較大的調整變化,即由五日休假改為十日休假。

這樣一來感覺假期縮短了,事實上,是由於其他新假期的引入,導致每年的假期總共的天數有所增加。例如,在唐代,皇帝的生日被增加為一個公共假日,這被稱為千秋節,還有前皇帝去世和后皇帝去世的日子也是假日。

此外,唐朝還開創了旅遊度假的先例,在每年的第五個月會有為期15天的帶薪旅遊假期,供官員旅遊放鬆,同樣,每年9月還有一次“衣假”,持續時間也是為期15天,名義上就是允許官員回家準備冬裝。

有這麼多的假期問題來了,唐代的時候延續了漢代以後的其他節日,所以一年有很多天的假期,為防止官吏休假,不再請假,唐朝還設計了請假、免假制度。

逾期休假者,每次罰款一個月工資,像這樣的關於節假日的處罰措施,代表了唐代古代節日製度發展到繁榮之後所顯露的弊端。

總結出來就是:沒有節假日時,官員普遍工作效率低下,在節假日過多的時候,工作效率也很輕易降低。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過度放假在宋代達到了頂峰,據後來學者計算,

在宋代全盛時期,每年約有共120天的假日,您可能不知道我們現在每年的假期包括法定假日和週末休息日才只有115天。

如果說唐朝的休假名稱花樣多,那宋朝的化名更是五花八門,宋朝一年中最重要的三個傳統節日:春節、寒食、冬至,宋朝就規定每個節日都必須要有7天的長假,此外,還有不少其他的節日要放為期三天的小長假。

節日太多了,人就會狂野,很容易犯錯,就因為這個

包青天曾經多次反對過多放假,他還向當時的宋帝宋仁宗上書,說“每逢放假七天,有許多事情要做,怕做不完,所以以後請只放五天假”。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休假制度的發展

“星期制”傳入中國

說到這個制度,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文化,隨著事件和文化的發展,這一制度後來傳播到古希臘和羅馬。在兩河流域,最早是古巴比倫人用來記錄時間的,星期制:一月分成四周,是七天,古埃及人把這個帶到了埃及。

羅馬人每週都以他們的神話人物命名,公元321年3月7日,羅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決定了一週中的第一個正式日子,他正式宣佈了一週七制,週日休息,此後,這一制度被傳播到世界各國,並被世界各國所採用。

在古代中國,開始是沒有“七天一週”的說法的,基本上是觀察日出日落的作息時間,嚴格來講的話,星期是由西方基督教帶到中國的,清朝的時候,港口開放才在中國廣泛傳播並予以使用。

“偷得浮生半日閒”,古代假期最全指南,看看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明清後期假期逐漸減少

假期逐漸減少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顯現出了休假制度的弊端了,所以在明清時期,為了防止再出現這種官員懈怠的情況,頒佈了新的法律條例:《大清律例》,這裡面就特別強調減少法定假日來增強官員的積極性。

也是受到了一部分西方的影響,義大利一位政治家就這麼說道:“國家,如果是真正的自由的,那就不應該迫使人民去追求專制制度下的政府的法律,這些用在節日上娛樂百姓倒有極大的作用,少些假日可以讓百姓讓政府官員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那些沒有意義的問題,也沒時間來痛苦自己在一個不夠自由的國家。”

結語

現在大概就能明白,古人也是有假期的,怪不得那些文人墨客總是有那麼多的時間寄情于山水,同時還能事業有成……

不同時代,社會發展不同,所以假期制度也截然不同,千百年來,一直沒有停止對休假制的變遷改革,從無到有,再一步步的修改完美

,說到底,假期就是給大家用來用來休息的日子,所以大家假期期間要好好休息哦。

參考文獻:

1。《假寧令》

2。《史記 百萬君傳》

頂部